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

VIP专免
3.0
2024-10-25
999+
48.42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
一、考前的生理调整。
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作息。若是早晨睡不着,可以早点起
床,运动、吃早点。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人一天的
最佳记忆时间,为早上 5 点---7 点,晚上 7 点---9 点,充分利用
好这两个时段,解决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中午一定要午睡,午睡以 30 分钟为宜,这样既能使大脑休
息,又能很快清醒。午后应以做练习为主,可以集中时间做套
题,做题应注意文理结合,难易结合。通过做题可以稳定心态,
树立自信心,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到临考时就不会有
异样的感觉。
二、考前焦虑、烦躁的情绪调整。
1、 有氧运动。
早晨若睡不着觉,可以起床适当地跳跳绳、散散步、踢踢
毽、跑跑步、骑骑车等,无论做什么运动,都要挺胸抬头、精神
抖擞,显得非常自信,以次获得一天的好心情。有氧运动有一个
规律,即;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在 120 个左右。
2、 洗热水澡。
有条件的考生每晚睡前最好洗个热水澡,一则可以消除疲
劳,二则人的身体泡在温热的水中,是最放松的状态,有一种安
全和温暖的感觉,可以净化心灵,更有助于睡眠,有利于第二天
的学习。
3、 适当的听音乐。
1
如果学习感到累、什么也记不住时,不妨听听古典音乐。比
如:古琴曲、古筝曲、扬琴曲等,悠扬、舒缓的、空灵的音乐,
可以稳定情绪,音乐以听不懂为好,因为不需要记忆,最好是在
休息时间听。但注意不要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尤其是不能听
摇滚和流行歌曲。
4、 找人倾诉、聊天。
要找能理解你的,同时又能给予你指导的乐观之人(如:同
伴、老师、父母等),说出你内心的焦虑与烦躁,合理的宣泄一下
自己的不良情绪,给自己的心理来一个清扫。切忌不要压在心里
得不到宣泄,会直接影响中考成绩的。
第一次学习在记忆最强时,即 24 小时记忆整合时;
第二次温习是在一星期之后;
第三次温习是在 3 个月之后;
第四次温习是在 6个月之后。
第一、要制订好学习计划。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
的学习时间。平时,同学们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
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上学后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
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
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
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时最好
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上午要集中精力听好老师讲课;下午较为疲
劳。应以复习旧课或做些动手的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
2
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或写作文。这样坚持下去,
同学们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第二,要安排好自习课时间。自习课如何安排?不少学都是把
完成作业作为自习的唯一任务,几乎把所有的自习时间都用到做
作业上了。这样安排是不妥当的。因为在还没有真正弄懂所学知
识时就急于做作业,这样不但速度慢,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差
错。所以,在动手做作业之前,同学们应安排一定时间来复习所
学过的知识。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知识理解透彻了,
思路开阔了,作业做起来就会又快又好,此外,做完作业后,还
要安排一定时间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新课的内容,明确重点和
难点,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听好课,提高学习效率。123456
安排自习课时,还要注意文科、理科的交叉,动口与动手的
搭配,而不要一口气学习同一类的科目或者长时间背书和长时间
做练习,这样容易使人疲劳,会降低时间的利用率。
第三,学会牢牢抓住今天。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同学们还
要学会"牢牢抓住今天"这一诀窍。许多同学有爱把今天的事拖到
明天去办的习惯,这是很不好的。须知,要想赢得时间,就必须
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时间空白度过。明天还没到来,昨日
已过去,只有今天才有主动权。如果放弃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
明天,也就会一事无成。因此,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做起,安排好
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时光。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一、考前的生理调整。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作息。若是早晨睡不着,可以早点起床,运动、吃早点。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人一天的最佳记忆时间,为早上5点---7点,晚上7点---9点,充分利用好这两个时段,解决需要记忆的东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午一定要午睡,午睡以30分钟为宜,这样既能使大脑休息,又能很快清醒。午后应以做练习为主,可以集中时间做套题,做题应注意文理结合,难易结合。通过做题可以稳定心态,树立自信心,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到临考时就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二、考前焦虑、烦躁的情绪调整。1、有氧运动。早晨若睡不着觉,可以起床适当地跳跳绳、散散步、踢踢毽、跑跑步...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