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导游词介绍(精选3篇)71

VIP专免
江苏扬州导游词介绍(精选 3 篇)
江苏扬州导游词介绍 篇 1
我是扬州何园的"小翰林",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何园!
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
街 77 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造于 1883 年,也就是
清光绪九年,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
因为建筑手法独特多样,艺术风格上南北兼容、中西合璧,成为
扬州园林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
其实,何园最早不叫何园,而叫寄啸山庄,因为园主人姓
何,人们都习惯叫它何园。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
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
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
老师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
系。何园主人何芷舠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暗地里也捎带着经营
盐业,拥有巨额财富。何芷舠四十九岁那年,从湖北汉黄德道台
任上辞官归隐扬州,投入巨资良材,打造了这座宅园一体、居游
合一的大型私家园林。
何园占地面积 14000 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7000 多平方米,
建筑部分占全园面积的 50%。这样的建筑密度,对于园林来说是
太大了,但人们置身园中,不但没有拥挤感,反觉得处处收放有
1
度,疏密有致,小中见大,层次分明。这种效果,靠的正是造园
者在建筑布局上的匠心独运,平中造奇。
何园整体区划上包含住宅、后花园和小花园几大部分,是私
家园林的完整形态,它的各个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环环相扣、互
相渗透,组成一个内外有别、居游两便、天人合一、中西合璧的
人居空间,中国私家园林的审美需求和实用功能在这里达到了完
美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现、当代一批著名的古建园林专家都对何园
备加推崇,称赞它独特的造园手法,是"江南园林中的孤例"。国
内影视界也把何园当作拍摄取景的天然基地,《红楼梦》、《青
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续集、《上错花轿嫁对郎》、《苍天
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都在这里摄取了大量亭园风光的美妙镜
头。
通过以上简介,相信大家对何园已经有了初步印象,下面,
就让我们一道来细细品赏这座中国名园的江南孤例。
历史上何园的正门是开在花园巷的南门,现在作为主要入口
的东门,是园林对外开放时兴建的。进门后首先参观的是何家后
花园的东园部分。迎面月洞门上镌刻的"寄啸山庄"门额,是当年
园主人亲自题写的园名。"寄啸"两个字,分别取自东晋大诗人陶
渊明《归去来辞》中句子:"依南窗以寄敖,登东皋以舒啸。"表
达的是诗人寄情山水田园、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志节情怀。
何园主人与陶渊明有着辞官归隐的相似经历,寓意不言自明。
2
扬州无山,但园林中不可无山,所以扬州园林中常常采用平
地叠石的手段来造山,"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的说法就
是这样来的。东园最壮丽的景观,是右边一座长达 60 多米的贴壁
山,它就象嵌在墙上一样,沿着墙面走向一路攀缘,状若游龙腾
蛟,搅动万千气象,把原本封闭压抑的高墙深院,变成了一座抱
拥天地自然山川的"城市山林"。东园贴壁山是江南园林中享有盛
名的登楼贴壁山,也叫扬派贴壁山。贴壁山的山腰里,藏着一条
高低盘旋、曲折迂回的石阶小路,一直通往翰林公子读书楼。通
过它,我们可以真切领悟扬州叠石艺术的精髓。
转过玲珑剔透的石屏风,首先敞开山门迎客的是牡丹厅。它
的特色和名称,来自东墙歇山顶尖上的一幅砖雕山花。山花题材
取自传统的《凤吹牡丹》,乍看上去好像没有新意。但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它在创意、布局、章法、刀法各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
的特点,整幅作品大拙中见大巧,细密中藏神奇,是一件精品。
牡丹厅周围有牡丹池。牡丹是何园园花,园子里见缝插针广
植牡丹、芍药,品种繁多,每年 4·18 日至 5·18 日,是一年一
度的"扬州'烟花三月'旅游节",何园"游名园,赏名花"主题游园
活动也缤纷开幕,届时一片姹红嫣紫摇曳春光,把何园妆扮成了
一个雍容华贵五彩世界。
牡丹厅北的一座厅堂,在构造装饰上比牡丹厅更精致、更华
丽,它就是东园建筑群中最具创意的构撰——桴海轩,也叫船
厅。因为厅的造型像一艘船,厅周围的地上用鹅卵石、瓦片铺成
波光粼粼的水面,厅正前方一条方石板甬道像是登船的跳板,厅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江苏扬州导游词介绍(精选3篇)江苏扬州导游词介绍篇1我是扬州何园的"小翰林",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何园!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造于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因为建筑手法独特多样,艺术风格上南北兼容、中西合璧,成为扬州园林的经典代表,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名园。其实,何园最早不叫何园,而叫寄啸山庄,因为园主人姓何,人们都习惯叫它何园。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进退与共;与光绪皇帝另一位更有名气的老师翁同龢...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8 页
大小:43.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