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师基质》有感

VIP专免
3.0
2024-10-22
999+
40.16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读《名师基质》有感
做“真”的老师
——读《名师基质》有感
启东市王鲍小学 **
“有一种坚守,有一种主张。”书中处处渗透着这位教育专
家智慧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教育情怀。百年大计,百年树人,这
是教师的事业,慢工细活,坚持教育初心,教师的内在力量,名
师成长共同特质等等。细读品味此书,你定能从中找到答案。它
寻找着老师应有的基质,破译着老师成长的密码,总结着老师成
长的规律,推动着更多老师更快地成长。我想做一个这样的老
师,做一个心中有着地平线的老师,永葆着教师的教育青春。
主持人汪涵在一个采访中说的这段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身
为主持人的他始终在思考着怎样做一个好的主持人,怎样提升自
己。同样,作为教师,找准教师的定位,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做
一个内心丰盛的人,也是我应该并且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在
《名师基质》中,在教育大家的指引下,我找到了答案——我们
应该用“真”做老师。
一、求真知
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首要的就是教师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立
足于三尺讲台,虽然说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授业,但更应该
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
幼苗提供最优质的养分,让其茁壮成长。教师完成这些积累肯定
不是在学校工作的八小时,而是八小时之外的付出和收获。这就
1
从根本上要求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我们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
有着极强的专业素养。一个拥有高专业素养的教师能用自己的人
格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
堂。专业学习让我们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但是世界那么大,
新知识像浪潮般向我们涌来,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成
为一个个永不知疲倦的终身学习者。学生在学习、成长的同时,
作为传授知识的我们更应该不断追求真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
养,多读书,读好书,汲取专业知识,努力钻研专业技能,与学
生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齐头并进,这样教师才能在教授学生更多
的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内在的力量才能支撑我们走的
更远,就如小鸡破壳的力量使它获得生命一样,因此,我们要在
追求真知道路上永不止步,做一名求真知的教师,做一名“好学
之师”。
二、干真事
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工作要求,始终不忘自己的身份才能脚
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教师的我们,始终要记着我们
的第一身份:小学老师,我们的责任;教好小学生,我们的岗
位。因此,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做好一个小学老师应该做的事,
应该心无旁骛并全力以赴干一件真事——教好书。潜心教书、悉
心研究、安心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学生容
易接受的方式,实现巴班斯基说的“教学最优化”。同时,珍惜
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前准备充分、在课中成长、在课后总结,
在每节课中进步一点点,并且抓住任何能提高自己的机会,卯足
2
劲一股气往前冲,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和学生、和家长相处,让
这三股力量往一个方向使劲,争取最大的成功。一个始终干真事
的老师才会迅速成长,才能在日复一日看似枯燥无味的教学中找
到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急功近利,不搞弄虚作假的套路,
自然的让教学在课堂悄悄成长,让能力在课堂上不断积累,回归
教学的本身,体现教师最真的本质。
三、动真情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热爱孩子”,可见,爱是好老师
的第一素养。全国特级教师吴非在他的文中这样写道:“教育要
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
虹,有梦。”而这样有琴有树有虹有梦人生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爱
的灌溉。教师动情,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
火花。用情感染学生,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被爱包
围,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一定
要用爱、真情搭建起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发自内心地
用爱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怀孩子的点点滴
滴。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我们欣赏的地方,当然也不可避免有些不
足,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学会用爱去包容,让每个孩子在爱的
鼓励下发挥长处、完善不足,从而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
在爱的视线下,我们更容易看到学生身上闪光的地方,更容易让
自己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爱是相互的,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关
怀之后,必然也会用真情回馈,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
学的开展,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所以,我们要努力学
3
摘要:
展开>>
收起<<
读《名师基质》有感做“真”的老师——读《名师基质》有感启东市王鲍小学**“有一种坚守,有一种主张。”书中处处渗透着这位教育专家智慧的教育思想、崇高的教育情怀。百年大计,百年树人,这是教师的事业,慢工细活,坚持教育初心,教师的内在力量,名师成长共同特质等等。细读品味此书,你定能从中找到答案。它寻找着老师应有的基质,破译着老师成长的密码,总结着老师成长的规律,推动着更多老师更快地成长。我想做一个这样的老师,做一个心中有着地平线的老师,永葆着教师的教育青春。主持人汪涵在一个采访中说的这段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身为主持人的他始终在思考着怎样做一个好的主持人,怎样提升自己。同样,作为教师,找准教师的定位,...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