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审判方式改革

VIP免费
3.0 honghong 2024-10-21 999+ 43.87KB 10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审判方式改革
一、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概念 模式,又可称为“模型”,是指某
一系统结构状态或过程、状态经过简化抽象所形成的样式。⑴也
有学者提出模式是对某类事物或行为特征的概括或抽象,即模式
通过提示该事物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来说明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差
异。⑵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又称民事诉讼结构。当前法学界比较
认同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称之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种类
型。但学界对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基本模式的含义却存在不
同的或模糊的认识。特别是对当今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事诉
讼体制的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以原苏联为代表的民事诉讼体制
的基本模式划分的归类并非一致,于是有学者提出在明确民事诉讼
基本模式基本含义的前提下,进一步理清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划
分根据是必要的,如果不明确模式的划分根据就不能够正确地加
以归类,并导致连锁错误。⑶ 人们根据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这一
工具对三大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以原苏联为代表的民事
诉讼体制)进行分类。根据一部分学者的观点,“英美法系国家
多采用当事人主义,大陆法系多采用职权主义。”并认为这种观
点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通常的观点。⑷还有一种观点即张卫平
学者于 1993 年在一篇题为《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种民事
诉讼基本模式的分析》指出: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其
民事诉讼体制的基本模式都是当事人主义,而原苏联东欧各国都
可纳入职权主义模式。⑸有学者指出,两种观点分歧的根本原因
在于对作为两种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基
1
本含义如何理解,即各自对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有自己的定
义。 所谓当事人主义在英美法系中被称为“adversary
system”,大陆法系就直接称为当事人主义。由于法律体系形成
和法律文件传统的差异,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当事人主义在理
解和具体表现上略有不同。但一般认为,当事人主义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基本含义:(1)、民事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诉讼中各种附
带程序和子程序,例如财产保全程序、先予执行程序等)的启动
与继续依赖于当事人、法院或法官不能主动依职权启动和推进民
事诉讼程序;(2)、法院或法官裁判所依赖的资料只能依赖
于当事人,作为法院判的对象的主张能来于当事人,法院
或法官不能在当事人指明的范围主动收集证据、诉讼
点必须限于当事人方的主张。按照大陆法系诉讼理的一般认
识还当事人当在民事诉讼程序启动诉讼终了和诉讼对象的
定等方面拥有主导权的原理称为“分权主义”(disposition
smarime)。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继续有主导权的法理称为“当事
人进行主义”。作为法院判的对象的主张当事人的制,
资料只能来于当事人的法理称为“辩论主义”。分权主
义和辩论主义是当事人主义的核心和基 作为当事人主义
的对物的职权主义诉讼基本模式,在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理
中,于职权主义一般认识是“认法院在民事诉讼中有主导
权的原则总称为:职权主义”。具体为:(1)、法院对程序
的进行、开始及诉讼对象的定有主导权;(2)、诉讼资料
收集及诉讼点的确定一般由法院主动进行,并认为对程序
进行主导称为“职权进行主义”;对程序开始终了及诉讼对象
2
定,诉讼资料收集及诉讼点等方的主导权称为“职权
探知主义(disposition maxine)。者认为,不管是英美法
系,还是大陆法系中,对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理解主要围绕
以下两方确定:(1)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进行、推动由
行,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依赖于当事人,一种是由法院主
导进行;(2)法院裁判所依赖的资料收集及诉讼点确定的
。一种是由当事人收集证资料,在自己诉讼主张范围内
定诉讼点;一种是由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同确定诉讼
方当事人的诉讼点。这些活动的进行如果是依赖于当事人
成的,称为当事人主义,由法院依职权进行的,称为职权主义。
在当今两大法系原苏联为代表的民事诉讼体制中,由于相互取
长补短,不对自己的诉讼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市场济条
件下,对外开放及济贸易往来等,加上国家对经济生活领域
干预,两大法系的诉讼结构或模式已相互吸收或部分融合,不
具有对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但是要把握好民事诉讼的
体结构,建立具体的体现民事诉讼的正、效率、自由等价值
内容及达到公平、理地解民事纠纷的的诉讼制
发挥当事人的积极作用,并使其诉讼权利得分保
法院的中裁判者的身份得以体现,探讨民事诉讼基本模式非常
必要,也是进审判方式改革的必要前提。 、我国民事
诉讼制发展及结构分析 中人民和国成立后,直《中
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行)》颁布的三多年,我国制
些调整民事诉讼的基本规范。如《中人民和国诉讼程
序通草案)》,最人民法院《于各人民法院民事
3
摘要: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审判方式改革一、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概念模式,又可称为“模型”,是指某一系统结构状态或过程、状态经过简化抽象所形成的样式。⑴也有学者提出模式是对某类事物或行为特征的概括或抽象,即模式通过提示该事物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来说明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差异。⑵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又称民事诉讼结构。当前法学界比较认同的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称之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种类型。但学界对于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基本模式的含义却存在不同的或模糊的认识。特别是对当今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事诉讼体制的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以原苏联为代表的民事诉讼体制的基本模式划分的归类并非一致,于是有学者提出在明确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基本含...

展开>> 收起<<
民事诉讼基本模式与审判方式改革.docx

共1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honghon...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6贝壳 属性:10 页 大小:43.8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2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