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关于县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 XX 年度工作要点和主席会议安排,政协科
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于 XX 年 7-8 月,深入到县职
中、农广校、民族技工学校进行走访座谈,就我县职业教育的现
状、设施配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生源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
业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
情况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中)。该校隶属
于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中等学历教育、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
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
82.2 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 2.04 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 188
人,其中在职 141 人,专任教师 115 人。XX 年春季学期有 30 个教
学班,在籍学生 2835 人。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旅
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 16 个专业,累计为社会输送
XX0 余名各类技能人才。XX 年以来,先后被省相关单位确定或评
为“512 工程合格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
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州广播电视大
学咸丰分校,学校可进行专科和本科函授教育。 (二)湖北
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该校隶属于农
业局管理,现有 10 个教学班,在籍学生 675 人。现有教职工 34
人。农广校还没有自己的教学场所,暂租借县委党校教学。开设
有北大青鸟 aptech 计算机软件应用、电子应用、平面设计、电子
商务、文秘等专业。XX 年与巴东农广校联合办学,XX 年学校与北
大青鸟集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并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联办实习
1
基地。XX 年届毕业生已分别安置到珠海伟大集团和苏州成方电子
有限公司就业。XX 年以来,先后被确定为“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
训咸丰工作站”、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品牌基地、县
退耕还林农村技能培训学校、县库区移民培训学校。学校设立有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三)民族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技
工学校)。该校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于 XX 年 3 月
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新成立的民
办全日制中等民族技工学校,学校占地 20 余亩,总建筑面积 1XX
余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实习区、运动区相对独立,教学条
件优越。现有教职工 26 人,其中,专任教师 16 人,实习指导老
师 4 人。在籍学生 429人。开设有电气自动化、文秘与办公自动
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现代物流等 12 个专业。教学用
计算机达 200 余台,模具、数控设备和场地价值达 80 万元,汽车
维修设备、机电、电器、电焊、氩弧焊、车、钻等设备齐全。学
校已与富士康、比亚迪等多家“世界五百强”集团签订了《校企
业合作人才培训协议书》,实行“订单式”办学。经县政府批准
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扶贫开发办确定为“雨露计划培训
基地”。 二、主要成绩 (一)领导重视,职业教育快速
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工作纳
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进行谋划。一方面坚持以公办教育
为主,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县委、政府主要
领导多次到职中现场办公,解决征地和扩校问题,对职中的发展
提出了明确意见;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民办职业教育,技工学校在
筹建过程中,县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解决建校过程中的征地和建
2
设问题。XX 年 4 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
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国发〔XX〕16 号文件,鄂政发〔XX〕37 号
文件要求,城市“三税”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
20%。近三年来,职中多渠道争取投入 4462 万元,改善办学条
件。三所职业学校都落实了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仅职中就发放
各项资助金 800 多万元。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县职
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1234(二)整合资源,职教规模不断扩
大。XX 年,县政府将原二中、职业高中、农机学校整合为咸丰县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XX 年将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人中专合并到职
校,扩大了办学规模,完善了职教职能。XX 年秋,县编委发文认
定县内13 所初中学校为该校分校。XX 年春季,全县职业教育共开
设 52 个教学班、30 个专业,在籍学生达到 3939人。几年来,全
县各类职校共为社会输送各类技能人才 51500 余人。 (三)
创新机制,职教办学形式多样。一是走政府、部门、民办职业教
育之路。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原则,
按照“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支持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独资或以股
份形式合资办学;二是走校企联办劳动就业市场对接之路。充分
发挥职校理论教学的优势,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后,由企业提供实
习场所和实习设备,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留厂就业。托宽了
就业渠道,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实行“订单式教学”;
三是走强校联办之路。县职中与恩施州职校、农广校与巴东农广
校联合办校,实现了强校联合,资源共享的目标,走出了一
条“优势互补、工学结合、带薪实习”的路子,为我县发展职业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县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县政协常委会XX年度工作要点和主席会议安排,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于XX年7-8月,深入到县职中、农广校、民族技工学校进行走访座谈,就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设施配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生源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中)。该校隶属于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中等学历教育、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82.2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0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88人,其中在职141人,专任教师115人。XX年春季学期有3...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8 页
大小:43.3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