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通识课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VIP专免
台湾大学通识课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李成智
在台湾考察期间,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
察,重点考察了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
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
知名度,且排名在前 10 位。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
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中山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现将了解的情
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
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的
一个概念。它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 1945 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
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的。它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
展。由于产生了大学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行发展。与专业
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宗
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
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
作用。通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
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使学生的感情和理
智都得到发展,从而有助于造就自由人。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
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指出的是,通识教育
1
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的,决不存在相互对立的状态。通识教育决不是可有可
无的。
美国近代以来就在大学阶实施通识教育。通常,美国大学
一、二年级开展的是通识教育。1978年,哈佛大学公布的公共基
础课方案,规定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和
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数学和科学五个学术领域的课程;二年
级用来学习其它领域的选修课。高等学校三、四年级才开始学习
专业基础课。不过,美国大学研究生比例较大,专业教育在研究
生阶段完成。战后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其通识教育也是在大学
阶段实施。
随着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知识总量快速增加,大学
趋向于实行文、理、工相互渗透及课程综合化。另外,各种社会
问题日益明显,加强人文道德教育的呼声日高。因此,西欧的
英、法、德等国大学阶段也开始加强通识教育。例如,法国有人
主张,将原来在大学第一阶段按专业分别开设专业基础课的作
法,改变为第一阶段不分专业,每个学生统一学习四个方面的课
程:态度、人格和方法论方面训练;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经济和人文科学;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外语能力。
台湾的大学大体延续了 1949 年以前在大陆时期各大学的办学
传统。但由于当时的"大学重建"和"迁址"实际上是新建大学,学
校规模不可能与大陆的大学同日而语,因此台湾的大学规模大都
很小,系科也不齐全。甚至有的很著名的大学在"恢复"初期,只
2
有一个学科。因此,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十分明显。另一方面,
在台湾经济大发展时期,高科技、电子行业获得迅速发展。科技
与经济的需要,使专科性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于台湾各地。这
些学校大都以某一应用很强的学科为根本。台湾大学在这样一个
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专业、重应用的特点和办学思想。正
如台湾教育专业所指出的:"台湾高等教育随着成长导向的发展轨
迹,已产生了’大学变小,学院变细,专校变窄’的困境,这些
困境包括:一、高教工具化:配合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二、
高教世俗化:被外界的不良社会风气所带领;三、高教职业化:
视高校为职业训练所。也因此培养出一批批的单视野的受教者,
包括考试人、生物人、有钱的穷人、文明的野蛮人、破碎的人、
有IQ 没有EQ 人及识字的文盲等。"
由于台湾教育家意识到台湾大学教育的弊端,始于20世纪 80
年代初倡导通识教育。1981 年虞兆中博士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开
始推行通识教育。他指出:"尽管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但是我
相信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即使变,也变得较少,变得不快,如果
一个人具有这些基本的东西,他就具有高度调整自己的能力,足
以应付这个变迁日亟的社会。通才教育就是要教授学生这些基本
的东西。"虞兆中认为,通才教育有"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
分。其中"人格教育"部分,期望在比较广泛的知识基础上,了解
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可能的文化,藉以在"承先启后的使命
感"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之下,建立其奉献的精神。在他的倡
导下,台湾大学于 1982 成立"通才教育工作小组";1983 年开
设"社会科学大意"与"自然科学大意"两门课程;1984 年就"文学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台湾大学通识课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考察报告李成智在台湾考察期间,对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重点考察了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并与负责这方面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座谈。这两所大学在台湾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且排名在前10位。两所大学都属综合性大学,交通大学专业侧重于工程技术,中山大学专业侧重于文理。现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有关资料汇集如下。一、 台湾大学通识教育的缘起"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称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上区别于(或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它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22 页
大小:53.5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