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前黄安村:对大学生村干部“量才使用”

VIP专免
山西前黄安村:对大学生村干部“量才使用”
平定县前黄安村是山西省最东部的一个偏远山村,全村 435
户,1300 口人,是典型纯农业村。XX 年 8 月,大学生王增光到该
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在村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王增光同志坚
定了信心,找准了定位,发挥了专长,得到了群众认可。该村的
做法是:
精心呵护,让大学生村干部待得住。XX 年 8 月,王增光同志
来到前黄安村。他是山西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学的是农业资
源与环境专业,十分符合该村发展需要。该村党支部书记深知,
大学生村干部能否待得住,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这是上
级组织对村支“两委”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村支“两委”就
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进行了具体研究,决定从关心生活入
手,让他尽快适应农村,在前黄安村住下来。村委会给他腾出一
间办公室,安排好了住宿,又为他专门请了一名大师傅,尽可能
给他提供可口饭菜。正值夏天,又为他准备了电风扇、蚊香等防
暑用品。村支部书记还把家里电脑搬来给王增光同志使用,开通
了互联网,配置了 u 盘,安装了电话,方便了他的工作和学习,
让他待的舒心,待的安心。
帮带结合,让大学生村干部扎下根。大学生村干部有知识、
素质高,对工作热情很高,但对农村环境不熟悉,情况不了解,
想在村里干出点名堂还需要历练。王增光来的时候,正是雨季造
林时节,村支部书记专门安排他和村支“两委”成员带领群众上
山栽树。为尽快帮助王增光同志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的全面手,村
1
支“两委”成员领着他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到
村畜牧基地,了解养殖业发展情况;到农户家中,了解贫困村民
生活状况;专门安排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给他讲解前黄安村
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实践经验,加深了
他对村情民俗的认识和了解。在多次生产劳动和集体活动中,王
增光的表现都得到了村民认可,一些村民开始向他了解果树栽
培、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知识。这让王增光同志感觉到在前黄安
村有了用武之地,进一步坚定了干事创业的决心。
搭建平台,让大学生村干部干得好。针对王增光同志的专业
特长,村支“两委”研究后,决定让他负责党建、文化、产业结
构调整等工作。今年9月,全县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启动后,支部决定让他全面负责学习计划的制定和任务落
实,通过他带动全体党员干部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落实到行
动中,使活动取得实效。接受工作后,他干得有板有眼、有声有
色,在他的负责下,党员学得很起劲,形成了学习科学发展观、
寻找致富新思路的好风气。科技文化传播上,村支“两委”发挥
他的专长,安排他定期授课,让农民掌握和了解农业科技知识。
他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讲解测土配方、合理
施肥、选育优良品种等农业知识。他还负责了村民农函大的培训
工作,除自己授课外,积极邀请省、市、县农林部门的专家、技
术人员到村培训指导。培训中,他边教、边学、边思考,编制了
核桃、苹果、红枣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及养殖业、手工艺等培
训资料,制定了教学计划,为村里培养出了一批有技术、懂经
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产业结构调整中,王增光运用他所学专
2
业知识,以及对农业科技理论的了解,提出了做大、做强农产品
品牌的思路。XX 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
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并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成为为数不多的身
兼三职的大学生村干部。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山西前黄安村:对大学生村干部“量才使用”平定县前黄安村是山西省最东部的一个偏远山村,全村435户,1300口人,是典型纯农业村。XX年8月,大学生王增光到该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在村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王增光同志坚定了信心,找准了定位,发挥了专长,得到了群众认可。该村的做法是:精心呵,让大学生村干部待得住。XX年8月,王增光同志来到前黄安村。他是山西农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学的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十分符合该村发展需要。该村党支部书记深知,大学生村干部能否待得住,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这是上级组织对村支“两委”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村支“两委”就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进行了具体研究,决定从关...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6贝壳
属性:3 页
大小:38.7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