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学习汇报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VIP免费
学术会议学习汇报
尊敬的医院领导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8 月 12 日,我有幸在临沂沂景假日酒店参加了临沂市人民医
院健康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学术会议。这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太多
的思考。下面,我汇报的是《科研设计与 SCI/SSCI 论文写作》
《科研设计与 SCI/SSCI 论文写作》是由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副研究员崔乃雪讲述,分别从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讲
述。
研究设计的主要类型:以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为主进行
分类
研究设计类型分为:调查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干预性研究
1、观察性研究:
特点
(1)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措施
(2)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3)调查性研究简单易行,可以为干预性研究提供研究的基础和
线索
▪分类
(1)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
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1
•应用
•描述特点时间疾病或健康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
•发现病因限速
•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方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用于疾病监测
•其他,如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等
(2)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以确诊的患有某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
不患该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
疾病发生之前对某可疑因素的暴露情况。属于从“果”到
“因”的研究。一般不能确证因果关系(回顾性观察,无法
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队列研究:是将某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其不同
暴
露水平分组,然后追踪观察其各自的结局,通过比较各组之
间结局的差异,进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
及关联大小的研究方法。属于由“因”到“果”的研究。
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研究对象
▪设对照组(如何分组?如何设对照组?)
▪确定观察指标和工具
▪统计方法
2
▪研究流程
1.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工作中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它是总体的代表,需从样
本的研究结果推论总体。
▪常用的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①单纯随机抽样 ①方便抽样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②配额抽样
③分层抽样 ③目的抽样
④ 整群抽样 ④网络抽样
2.样本含量估计
在抽样研究中,正确地决定样本大小至关重
▪样本含量太少,缺乏统计效能,所得的指标不够稳定(可信
区间
宽),结论也缺乏充分的根据
▪样本含量太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难度,不易做到对研究
条件的严格控制,还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根据设计类型,选择合适公式计算恰当样本量
3.设对照组和随机分组
设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提高结果的精确性。
不是每个
研究课题都要设对照组,但大多数研究需要设对照组。
▪进行随机分组
3
标签: #学习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术会议学习汇报尊敬的医院领导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8月12日,我有幸在临沂沂景假日酒店参加了临沂市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学术会议。这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下面,我汇报的是《科研设计与SCI/SSCI论文写作》《科研设计与SCI/SSCI论文写作》是由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副研究员崔乃雪讲述,分别从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讲述。研究设计的主要类型:以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为主进行分类研究设计类型分为:调查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干预性研究1、观察性研究:特点(1)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措施(2)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3)调查性研究简单易行,可以为干预性研究提供研究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6贝壳
属性:6 页
大小:39.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