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通用3篇)

VIP专免
3.0
2024-10-07
999+
43.7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通用 3 篇)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 篇 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
关会议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
绕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乡人民政府的安排,
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全乡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
础。
二、基本原则
(一)按帮扶对象所原则。采取“技术性帮扶、微小产业扶
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帮扶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广
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
颈,围绕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落实帮扶重点,从产业
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扶贫生态移民等方面
入手,明确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
(三)建立一个帮扶台账。摸清贫困户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
的生产发展项目等情况的基础上,要逐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建立帮扶对象台帐,把贫困户急需而自己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及
时向民政部门汇报。
1
(四)整合一批帮扶项目。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
风,真抓实干,发挥部门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
息、协调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
任务的落实。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支持扶贫
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计划执行人: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篇二: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__—20__年)》、《绍兴镇
20__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__村实际,紧
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
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
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 基本情况
__村位于镇驻地北 15 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 4.9 平方
公里,耕地面积 496 亩,其中稻田面积 436 亩,旱地面积 60 亩。
苗族聚居,村驻地__寨,海拔 910 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
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
组,207 户,922 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__年
__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0 元,20__年全村粮食产量 261 吨,人均
占有粮食 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
419 人,贫困户 107 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2
__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
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
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
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
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
准,全还有贫困人口 419 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
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
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
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
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 0.52 亩,且大部分为25 度
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
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__群众
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
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
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
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
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
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
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
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
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
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
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
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
3
标签: #个人
摘要:
展开>>
收起<<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通用3篇)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绕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乡人民政府的安排,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二、基本原则(一)按帮扶对象所原则。采取“技术性帮扶、微小产业扶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二)帮扶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颈,围绕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落实帮扶重点,从...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