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VIP免费
3.0 shokzz 2024-10-05 999+ 40.58KB 6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录
1、引言
2、针刺伤定义
3、针刺伤后被血液感染的影响
4、针刺伤主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规范操作
(2)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淡薄
(3)个人因素
(4)其他因素
5、防护措施
(1)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2)提高医护人员保护意识,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合理收集用后针头,减少和避免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4)严格规范物品的使用
(5)严格规范实习生的带教流程
6、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7、小结
8、参考文献
1、引言
目前已证实有有很多种疾病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
的发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针刺
伤是当今医护人员工作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威胁着医
1
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给暴露者带来了很大精神压力,护理人员针
刺伤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医护工作者,为推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
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降低针刺伤的伤害,为此进行
以下的一些阐述与论述。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医院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处理经过,为
医护人员职业伤害降到最低,其次是助产士及后勤人员,22%发生
针刺伤,拔针分离针头,处理医疗垃圾。针刺伤医院临床工作中
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并完成规范操作,减
少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针刺伤:传染病:护理
由于服务对象的原因,目前医院针刺伤是职业病发生的原因
之一,针刺伤的防护非常重要,医护人员都要加强重视,针刺伤
将会感染艾滋病,梅毒的发生。所以自我防护非常重要。
2、针刺伤的定义:
针刺伤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的损伤,它是由一些注射的针头,
或者是各类的缝合针或者是各类的穿刺针等比较锐利的医疗器具
所引起的,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美国 CDC 对针刺伤研
究得:针刺伤发生般只需 0.004ml 血液就足以使伤者感
HIV
3、针刺伤后被血液感染的影响
针刺伤被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丙
肝、艾滋病,乙肝,梅毒。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最常见,危害
最大,是一般不会被重视,往往发生针刺伤时才会得以重
2
视,护理人员应对针刺伤有一定的了解,提高防范意识,减少疾
病的发生,预防和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应对医护人员高度重
视。
针刺伤被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影响因素
针头的染 最主要传播是也未严格无菌操作
针刺的深浅 针刺越深,带血液就越多,传播就越
针刺是血液 注血液,传播疾病
针头的类针头类型不,传播程度
4、针刺伤主要发生原因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规范程
临床线的护士,每天重的工作,每天完成大
血、液等工作,由于接触注射器、针头锐利器,所以
了针刺伤,工作中最普遍是拔针,处理针头过程中因为
防范意识下降,导致了被针刺伤的与缺乏岗前培训和严格
的规范密切相关,临床工作显示,护龄短年轻护士及实习护士,
由于经少操作不熟练状态不稳拔针发生针刺伤。
2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较淡薄
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意识,我国目前教育体系还没
设置职业防护,导致在校学不能充识到职业防护重要
,对职医务人员开展深度,广度都不够没客观反馈资料
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有关医院的纠纷诉讼必然日益
多,因护理对象是者,不慎卷入其中,面护士
3

标签: #护理

摘要: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目录1、引言2、针刺伤定义3、针刺伤后被血液感染的影响4、针刺伤主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缺乏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规范操作(2)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淡薄(3)个人因素(4)其他因素5、防护措施(1)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2)提高医护人员保护意识,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合理收集用后针头,减少和避免意外针刺伤的发生(4)严格规范物品的使用(5)严格规范实习生的带教流程6、发生针刺伤的处理7、小结8、参考文献1、引言目前已证实有有很多种疾病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针刺伤是当今医护人员工作面临的严...

展开>> 收起<<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共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6贝壳 属性:6 页 大小:40.5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0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