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VIP专免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我们经常习惯地把小学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二年级为低段
(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阶段(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段(高年
级)。有时同一位教师把他(她)放在不同段的年级中作班主任结果
大不一样,在低段,他(她)会把班级管理得很有秩序,而让他(她)在
高段,却管不住学生,让班主任感到工作很头疼。其原因主要是:学
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变化,而班主任的管理办法没有跟着变
化。那么,如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变化进行有效管理呢?
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生变化。
一般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十二、三岁了。生理学上把 12
~18 岁这阶段称为青春发育期。但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
少年的发育期也随之提前。一到六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就发现学
生个子长高了许多,男生的嗓音变粗了,女生的第二性特征也很明
显。随着身体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观念开始形成,他(她)们觉得自己长
大了,不愿过低年级时的依赖生活,逐步想独立活动。不管在家还
是在学校,再不想让家长和老师干涉。
(2)一到高年级,他们原有的正向思维方式也开始向逆向思维方
式发展,独立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力求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很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3)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他(她)们原有的所作所为不再像低年级
时表现得单纯幼稚。
1
(4)低年级时的那种外露、浅显、不自觉情感慢慢没有了, 耳目
开始会包装自己的喜怒哀乐。
(5)学会了“听其言,观其行”评价老师。因为他们已具备了一
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时的他们热爱教师是以教师的广博的知识,模范的行为,崇
高的品质和敬业的精神为标准,但在低年级时,他(她)们把老师视
为心中的“神”。我们常常听到小学生对家长说:“我们的老师
说……”。看来,教师的话在他们的心中认为“言之有理”。面对
这样的变化情况,那班主任的具体做法如下:
2.班级管理的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民主管理。由于高年级学生
身心日渐成熟,力求被尊重,重视的意识增强,因此,我们顺着他们
的心理要求向教育家魏书生那样,班级事务和学生反复商量。学期
初,与他(她)们商讨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班规班纪,探讨实施措施,
在实施中和学生一起查漏补缺。学期结束,再和他们一起总结。
这样一来,因为学生得到尊重,贯彻执行制度的积极性相应提
高,效果也很好。记得有一年,我接了一个班,这班学生纪律散漫,
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感冒”。每到劳动和打扫卫生使我头
痛。根据分组轮流的办法,每次不是有的同学不到位,就是出工不
出力。因此,每次任务完成的不好,值日卫生不够清洁。针对这一
情况,我立即召开班会,摆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各自拿出意见,提
出解决办法。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由于原来指定分组的办法改为
自由组合小组。值日要选出组长进行逐日轮值,如:哪组完成得不
2
好,被学校扣分,第二天补值,直到不扣为止。劳动每组选出领头人
并进行督促检查,将劳动任务承包到人,直到干完干好为止,哪组干
不好,继续重干。组合时如有的同学没有小组要,则自己一个人干,
但一定要将任务完成好。决议通过,马上组合,果然以前值日和劳
动表现不好的同学没人要。如果让他自己干,任务一定完不成,也
完成的不好。怎么办?于是我们再商量,看他(她)是否愿意加入某
小组,然后再做某组组员的思想工作,同意接收他们。由于制度是
大家制定的,结果贯彻很顺利,因此,我班的卫生搞得很好,劳动再
没发生过偷懒现象。那些被称为的“懒虫”也害怕起来,怕下次再
无人要变得积极了。
(2)要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小学高年级学生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讲事实,摆道
理,讲究艺术。所以,训斥和批评导致他们对着干。语言的唠叨,废
话太多,离题远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逆反心理。记得之前教过的
一届学生,四五年级的时候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到了六年级下
学期,性情突然大变,天天无事生非,打假、欺负弱小。我后来找了
家长,家长反应也是这样。第二天,我到校找他谈话,开始他表现得
气势汹汹,后来经我给他讲事实,摆道理,慢慢稳定了情绪,说明了
事情的真相。下课后,突然这位同学将他兜里的一块糖递给了我。
从他那眼神里看出非常感谢我。从此,他又变得跟从前一样。
(3)要以身作则,不要说大话、空话、漂亮话。高年级学生不但
会“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甚至仿效老师的做法。因此,老师
在这阶段对学生的管理中,一定要重视身教。比如在每次劳动中,
3
标签: #班级
摘要:
展开>>
收起<<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浅谈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我们经常习惯地把小学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二年级为低段(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阶段(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段(高年级)。有时同一位教师把他(她)放在不同段的年级中作班主任结果大不一样,在低段,他(她)会把班级管理得很有秩序,而让他(她)在高段,却管不住学生,让班主任感到工作很头疼。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变化,而班主任的管理办法没有跟着变化。那么,如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变化进行有效管理呢?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生变化。一般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十二、三岁了。生理学上把12~18岁这阶段称为青春发育期。但现在由于生...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6贝壳
属性:5 页
大小:40.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