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们怎样做教师心得体会

VIP专免
新时期我们怎样做教师心得体会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
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的理念;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
为每个学校的口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基本成为
教育界的共识。可同时,“不会做教师了!”也成为许多教师共同
的困惑。是啊,高比例的学生厌学、马加爵事件、青少年道德滑
坡、“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
指挥棒的格格不入……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责,对教师角色越来
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
师?”每每看到家长、学生对教师压制学生个性甚至伤害学生等教
育失范行为批评以致控诉、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委屈和在家长要应
试与学生要素质的矛盾要求下困惑彷徨时,“该如何当好一名教
师”的问题日夜萦绕于怀。
按照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对当前基
础教育的观察思考,笔者认为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应从下列几方
面去做。
首先,摒弃功利心,找准教育的“真目的”。
任何一所中小学,要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有好地位,教学
质量好坏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就当前的情况看,最直接的标准便
是各类统考的分数。由此引发社会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便
是看所教学生知识掌握的好坏,家长还看教师平时作业布置多
少、对学习抓得是否紧……这便是各民办学校及高收费学校“紧
抓教学质量”(实际上单指知识学习)的原因。因为只有学生考试
1
成绩好了,家长才会选择这所学校,学校才会保住生源。而且,
家、校还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理由:如果小学放松了学习,学
生如何面对中考、高考?如果考不到好学校,学生便失去了接受好
教育的机会;就是将来步入社会,还是要参加各种考试考核才能赢
得竞争呀!目前,教学评估的功利主义色彩也十分浓厚:各类检查
评比、竞赛课公开课、教育科研课题、各种大小活动……在浓厚
功利心作用下,“水分”大得惊人;许多老师也一边学习着新课改
理论,一边仍以应试为目标,,大作业量、占课拖堂、对学生拔
高要求、方法简单粗暴……用极浓厚的功利心实施着“虐待
性”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才能
显效的工程,怎能简化为用分数或其他简单方式来考评教育短期
内的突出效果
面对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这样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
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
么?我们到底首先该教给学生什么?--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在离
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
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著名学者费孝通在谈到“德育的遗
憾”时回忆:“潘光旦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每个人为
目的,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世界,成为完
人。”余秋雨在谈到人的素质时认为,文化知识只是人文素质中
的一小部分,要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他还要有对事物整体判断
2
的能力、感性知觉能力和证伪能力,以及一颗善良的心。从这些
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叶圣陶曾经
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那么,培养儿童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笔
者认为,应当是对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以及做人的起码准
则。作为教师,需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追求理想的精神,在浮
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了教育
的真正目的,并把它内化为自已工作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遵循学
生的成长规律,淡出”功利心”,不唯利、不唯上,不追风赶
潮,保持正常的心态,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其次,走出误区,找准教师的“真位置”。
当今,我们虽然高谈着人文关怀、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但
由于几千年师道尊严的影响,每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
方式方法上,都深深地打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所受教育的烙印,加
上过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思维时不时对新理念进行着干扰歪
曲,因而在教育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为自己错误的
定位,常表现为:12345
一、神圣化。
教师潜意识里仍固守着在学生及家长面前绝对权威的地位,
容不得学生、家长说“不”字。否则,轻则恼怒,重则“给小鞋
穿”,这种现象当今仍普遍存在。可是,我们应当认识到,鼓励
学生及家长表述自己的意见,善待“顶嘴”、“狡辩”、“顶
撞”,可以促进师生交往,这不仅是尊重问题,而且是促进师生
交往良性循环的大问题。一个伟人说:“争论是两个心思的捷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时期我们怎样做教师心得体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学习最多的理念;教育为学生服务,已成为每个学校的口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已基本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可同时,“不会做教师了!”也成为许多教师共同的困惑。是啊,高比例的学生厌学、马加爵事件、青少年道德滑坡、“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指挥棒的格格不入……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责,对教师角色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确实使我们困惑:“新时期,该怎样当老师?”每每看到家长、学生对教师压制学生个性甚至伤害学生等教育失范行为批评以致控诉、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委屈和在家长要应试与学生要...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6贝壳
属性:13 页
大小:42.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