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
VIP免费
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
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
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
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
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
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
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
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
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
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
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1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
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
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
哈……”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查
查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
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
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
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
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
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
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
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
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
2
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
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
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
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
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
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
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
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妈妈,苹果我们总吃,今晚
你怎么还摆一大盘呢?”“这你不懂了吧,这叫作‘平平安安’这
桌上的瓜果可都有说法”。
“年夜饭这么有讲究?”我缠着奶奶给我说道说道。
原来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
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
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看晚会,谈笑畅叙。
4、放爆竹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二、调查时间春节期间三、调查方式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四、调查内容1、除尘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爷爷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5 页
大小:39.8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