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

VIP免费
3.0 littered 2024-10-01 999+ 45.41KB 10 页 6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
一、编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背景与结构的教材
教材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是教师教
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
教学方式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方式,决定
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民族高校
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由于生源地域文化与基础知识背景的不
同,不光要选择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教材,同时更需要编订
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钱穆说:“一民族文
字文学之成绩,每与其民族之文化造诣,如影随形,不啻一体之
两面。……欲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独特与优美,莫如以中国民
族之文字与文学为之证。”[1]强调了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承
载作用。尽管目前已有的各类版本的《中国文学史》逐步将文化
与历史渗透到文学发展的历程当中,但对于反映民族习俗、民族
文化、民族历史的文学现象并没有明确而又形象的突显。事实
上,不同时代、时期的文学史都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印迹。如古代
神话中黄帝与蚩尤之间战争的记述,正是中国民族文化起始;《诗
经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
明》这五篇诗史记述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屈原的《离骚》带有浓
厚的古代南方的历史文化与地域风情;中国各民族自古代就有演唱
民歌的习俗,汉代的乐府民歌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均来自于民间,
并将南北的地域文化与民族习俗融合在一起,从而透显出真率诚
挚的情感;唐代的边塞诗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塞风光,以及由民族
1
战争而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从而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
客观真实的展现;代更是一个多民族融的时代,在
329 年的历史程中,其始西夏
,并最终被蒙古族建立元朝所取代,代的诗文均对
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尽的记述;元朝建立,实现了
的大统一,内地和边各民族之间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强,
民族统一国的发展,民族文学在期也呈现繁荣的景
象,生了许多少数民族散曲家、诗词人马九
贯云石就是其中的代;明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期,
民族关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奉行“文化多元”的
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族文人李贽汉文化
融的结晶———红楼梦》,都是民族融合背景下的
。由上可见,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强文学时代感的重要因
,文学史的演正是随着民族性和民族心理的形成与成
程;从作性风与时代、民族风之间的关,时代
与民族风性是于作性之中的。正如有学
那样:“文学的民族特点与作家创性之间的关体与
性与性的对统一关。离开整个民族特点、民族风
论作,作就成为一些孤立的、零星的文学现
象,无助于说明它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到民族心理和文
学传统制约的本。每一时代的文性中都渗透着一
定的民族识和民族心理最终必然会折射到文学作中。屈
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昌龄李贺李商隐范仲淹
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曹雪芹罗贯中这些耳熟
2
的经他们不是时代民族风的展现,民族
、民族心理、民族观念、民族文化、民族经的特点均能在
历代作的作连贯性的印记。之,在统一的民族并
社会中,文学作与民族关终处在一种互动
中。正是由于民族间的往,文学反映的内容范畴扩大了,文学
的地域民族特征加强了,风加多样化了,情感类也更为
了,文学自为了适民族融合的需要而不断创建新
域与表达方式的要。由于各种客观主观的原因,民族高校也
和其他综合性校一选用“权威”教材(现在比较通用的是袁行
的《中国文学史》)而这教材不适合民族民族学
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为了能有针对性地导学生学习,
应该写立足于民族民族学生实的、适合民族学
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从而民族文学到课
中,使学生树立多民族的文化与文学,以此去认识中国
精深的民族文化,并担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重
强记忆理解,重学生基本培养
目前,包括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高校已经实现了面向国各个省市、各民族的生,由于
地域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也随之呈现
出不同的差异性,尤其是来自于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础
在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因,语言基础是民族校学生的
备工具。如汉语言的基础不,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
临许多困难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而古代文学
3

标签: #教学

摘要: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一、编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背景与结构的教材教材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民族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由于生源地域文化与基础知识背景的不同,不光要选择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教材,同时更需要编订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钱穆说:“一民族文字文学之成绩,每与其民族之文化造诣,如影随形,不啻一体之两面。……欲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独特与优美,莫如以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为之证。”[1]...

展开>> 收起<<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究.docx

共10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0 页 大小:45.4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0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