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报告(通用21篇)

免费
实习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报告(通用 21 篇)
教 个人工作 划 告 篇实习 师 计 报 1
一、指导思想
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能进一
步了解小学教育,巩固专业知识--熟悉学科教学常规;锻炼和提高备课、上课、听课、评
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能力和水平;熟悉班主任工作,学习了
解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沟通和相处、管理班级,学习与家长沟通;学习优秀教师和班
主任的教学、工作的经验、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相应方面的水平;积累相关经验;吸取教
训,避免今后走上正式工作岗位后再犯同样错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不
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加强研究能力,提高科学表达水平。
为了使我的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实习时间锻炼和提高自己各
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该计划。
二、实习准备
在暑假期间做好如下准备:
写好实习计划,对整个实习过程的内容与要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写好个人情况简介,便于实习学校对自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准备好第一次上台与班上学生见面时自我介绍的演讲;
“ ”写好班主任 就职 演讲初稿;
写好对实习的期许;
大量阅读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类书籍,研读《教育实习指南》,加强理论知识;
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熟读小学数学教材,初步开发课程资源,为从事教学做好心
理准备;
研读《教育研究方法》,熟悉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三、了解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一)了解学校基本情况
实习一开始或是实习前就要通过听学校领导或指导老师的介绍、参观校园、阅读《学
校学期工作计划》、访问学校网站等途径了解学校基本情况。了解的学校基本情况包括:
学校教师人数及结构、学生人数、班级数、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本学期工作
目标内容措施及各月活动安排等。
(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1.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
(1)班级的基本构成
通过询问原班主任、查看学生学籍档案或通过调查问卷掌握班级总人数,男女生人数
比例,座次表,不同层次学生的名单及在班级中的比例,学生家庭住址,家庭结构,家长
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及由此反映的家庭道德、智力、生活环境等信息。
(2)学生干部的基本情况
通过询问原班主任、与班队干部、学生交流及平时的观察了解班干部的构成情况、工
作情况(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及其学习情况、特长、兴趣等。
(3)班风状况与舆论倾向
通过询问原班主任和原任课教师,与班队干部、学生交流及平时的观察等手段了解班
级学习气氛情况;是否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学生发现、报告好人好事与坏人坏事的人次;
班级是否及时表扬先进、批评后进。
(4)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通过询问原班主任与原任课教师,与班队干部、学生交流及平时的观察等手段了解班
级班级中的正式群体(班委会、中队、值日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和非正式群体(以
学生之间好感和喜怒哀乐为基础,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以外的心理需要,出于相同的兴趣爱
好,或一致的利益,或相近的态度倾向而结成的朋友、同伴等带有鲜明情绪色彩关系的群
体)的情况,看是否形成非正式群体,将所有了解的情况记录、整理出来。从而掌握班级
中都有哪些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如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首领是谁,为之
后的行动(鼓励、支持积极的,努力争取无害型的,教育改造消极型的)做准备。
2.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3.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
通过去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
通过查阅学籍档案、询问原班主任、与学生交谈及平时的观察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成长
经历、健康情况;
通过查阅学籍档案、学生介绍(自我介绍、同学介绍(同桌及班队干部)、填写简历)、
询问原班主任)、平时的观察(观察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了解学生兴趣爱好;观察学生人际
关系,可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包括喜爱的音乐、影视作
品)、心理状况、个性气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自立能力、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在
集体中的地位、进取心、自觉心。
4.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学生整体学习情况
通过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如学生的成绩单、操行评语、学籍
卡、体格检查表、班级日志以及学生的作文、日记和作业等。了解学生以往学习成绩,学
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个别差异(优中差生情况),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喜爱的
学科、老师、书籍)。
(2)学生学科学习情况
①原有知识基础
通过请原班主任、学科任课教师作介绍,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的教材,分析课内外作业
和考试检验(必要时可做一次摸底测试)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②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和建议
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③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的老师。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自
己的教学能更好地指向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学生在满足感中获得收获。
④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P59)
四、教学工作
(一)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在所教科目、班级确定后,根据前面提到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
析并形成文字;参考《教育实习指南》P28-29 提供的方法和要求,结合实习学校学期工作
计划,写出计划的其它内容。
(二)听课
根据《教育实习指南》P35 及P119-125 提供的听课的步骤、内容、方法、要求,实施
听课,做好听课记录与总结。
听课分听指导老师的课与其他老师的课,二者要求有所不同:听指导老师的课的要求
高一些,具体见《教育实习指南》P35。写好听课记录后可填写《教育实习指南》P36 的表
4-5,帮助分析。
(三)评课
在听课活动结束后,根据《教育实习指南》P125-132 提供的内容、方法(形式)、要求
进行评课。
(四)备课(撰写教案)
备课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参考《教育实习指
南》P55-78 提供的备课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及《教育实习教案本》上的内容和要求撰写
摘要:
展开>>
收起<<
实习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报告(通用21篇)教个人工作划告篇实习师计报1 一、指导思想 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能进一步了解小学教育,巩固专业知识--熟悉学科教学常规;锻炼和提高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能力和水平;熟悉班主任工作,学习了解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沟通和相处、管理班级,学习与家长沟通;学习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教学、工作的经验、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相应方面的水平;积累相关经验;吸取教训,避免今后走上正式工作岗位后再犯同样错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加强研究能力,提高科学表...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个人文档
价格:免费
属性:45 页
大小:73.8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