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

VIP专免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 5 篇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
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
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白鹿洞书
院的导游词范文 5 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 5 篇(一)
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
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
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
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
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
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
院,因 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南宋淳
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
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
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
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
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
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
1
享海外。清末宣统二年,清廷废白鹿洞书院名称,改称江西省高
等林业学堂。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民国
七年(1918),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
整,但终又日益颓坏。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一度占用书院院舍。
抗战时期,又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抗战
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
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啊,各级
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在庐
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过程中是联合国专家考察下塌
首选第一站。
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 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理
学家朱熹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都在此讲过学。
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
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白鹿洞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有棂星
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
筑。其中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
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
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与四周坡屋
面、硬山造带有民间风格的建筑和谐、协调。在礼圣殿的石墙
2
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礼圣殿东侧的朱子祠是为纪念朱
熹而建。朱子祠后有一石洞,内有一头石雕的白鹿。据《白鹿洞
志》记载:“初,鹿洞有名无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
1534 年),知府王溱乃辟讲修堂后山,为之筑台于上。知府何岩
凿石鹿于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现有的石洞
和石鹿,则是明代嘉靖年间修凿的。
在朱子祠之东厢,设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余
块,这是建国后为保存文物古迹而新建的。在这些古代碑刻中,
有朱烹的手书真迹,也有署为紫霞真人的明代状元罗洪先的《游
白鹿洞歌》。这些名迹,笔锋庄重遒劲,运笔娇若游龙;它既是弥
足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在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即“御书
阁”。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赐给书院匾额及古书后,由南康知府周
灿请建的。阁前有桂树两株,相传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说是清代
建造“御书阁”时种植的。这里古树浓荫,阳光穿过树隙在地面
上洒下斑驳的小光圈,风吹树动,光影摇晃,有如微波荡漾的湖
水,显得环境清幽,风景宜人 。
在棂星门西北隅,不仅有曲径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还
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诸胜迹。在
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
得名。“鹿眠场”,相传唐代李渤饲养的白鹿就睡在这里。而钓
矶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书“钓台”二字。据说当年朱熹常在此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南唐李氏朝廷,...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6贝壳
属性:12 页
大小:46.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