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免费
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
的人力资源,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近日,县委办
与县政协办公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
研,基本摸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
题,并对如何发展劳务经济作了一些思考。
一、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我县农村劳动力共有 25.3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58.8%。目
前,全县农村年劳务输出总数约 10 万人(次)左右,占农村劳动
力资源总量的 30%。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
东、山西、新疆、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选铁、建筑、肉食
加工和餐饮业,或在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服装企业打工,其
中,从务工行业来看,从事选铁行业的人数占 31%;从事建筑业
的人数占 12%。从务工时间来看,常年在外务工的占 73.8%,季节
工占 26.2%。从性别、年龄结构来看,男性占 60%,女性占 40%;
16—45 岁者占 86.4%,46 岁以上者占 13.6%。我县外出务工农民
人均年收入 5000 元,全年总收入约为 4.25 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
为。近年来,县、乡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当做帮民致富的一项重
要工作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完善服
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视发展劳务经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
在选铁行业上,我县已形成了一支有 3 万多人的劳务队伍,遍布
1
全国各地,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农民群众也把劳务输出作为增
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自发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逐
年增加。XX 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 5 万人次,XX 年达到 8 万人
次,XX 年达到 10 万人次。
(二)劳务输出逐步增量提质。随着全国劳务大市场的逐步
形成和农民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县劳务输出得到有序健康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28.6 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或有一定
专业特长的占 24%。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农民平均年龄比较年
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教育的群体,他们也不断由体力型
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本省内的近距
离输出,不断向北京、广东、江浙等地延伸。
(三)就地转移空间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
的加大,引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
动力就地转移。据统计,仅濮城工业园区的玻璃制品、塑编等企
业就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千人。
(四)回乡创业人员不断涌现。我县农民外出务工获得的收
入,除用于必需的生活费支出外,大部分资金带回了家乡,为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批“打工能
人”通过外出务工,逐渐成长为懂技术、有资产、懂经营、善管
理的人才,他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选择了回乡创业。截止
到XX年6月底,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创办“回归型”企业 13 个,
2
引进各类技术 40 多项、资金1 亿元左右,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
发展。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绩,但调查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与农民外出务工的要
求相比,与市场对用工的需要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任
务相比,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输出机制不够顺畅,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保障、共
青团、妇联、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
制,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多方互动的有机结合。在这
种情况下,我县农民工绝大多数采取投亲靠友和熟人帮带的方式
外出务工,而通过有关组织输出的很少。据了解,全县在外务工
人员经过正当中介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仅占 1.5%。123
(二)信息渠道不畅通,职业介绍机构服务不规范。绝大多
数外出务工的农民没有获取劳务信息的正常渠道,无法了解外地
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有些村民盲目到外地去闯,很难找到活
干。有的外出打工,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花了一些冤枉钱。少
部分职业介绍机构既没经劳动保障部门许可,也没到工商部门办
理登记,他们利用中介服务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而劳动保
障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尽管免费提供服务,介绍的企业应该
说也比较可靠,但是务工的农民很少问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认
为用人单位的招工条件比较高,自认为不符合条件。此外,还有
3
标签: #劳动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充分利用好我县的人力资源,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近日,县委办与县政协办公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劳务经济作了一些思考。一、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我县农村劳动力共有25.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8.8%。目前,全县农村年劳务输出总数约10万人(次)左右,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新疆、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选铁、建筑、肉食加工和餐饮业,或在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服...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7 页
大小:41.9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