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性学习心得体会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合作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新课标的出台到实施已经几年了,作为在教育第一线的美
术教师来说,心境可谓是瞬息万变,通过参加各级的培训学习,
使自己对新一轮的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
必须转变思想,教师不仅成为教育的执行者、落实者还要成为教
育的研究者。
美术教育有人把他比喻成“t”型结构,“—”横线代表教育
功能,“|”竖线代表学科主体,他的标准应该是等长的,但长期
以来都是竖线过长,过于强调学科技能技法的知识而忽略了教育
功能的作用出现了失衡现象。以至于有这样一个关于美术的教育
故事:
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的孩子上绘画课,都是画苹果,
中国的老师在黑板上师范,再让孩子照着画;日本的老师带去一
个真苹果要求孩子去写生;美国的老师则带去一筐苹果,给每个
孩子发一个,然后大家高高兴兴做关于苹果的游戏、谈论苹果的
话题,直到快乐地把苹果吃掉,最后才画苹果,结果是中国的孩
子都把苹果大致差不多地画出来,日本的孩子还可以,美国的孩
子则可想而知,都画得一塌糊涂,结论是怎样呢?中国说,美国
的孩子太弱智,老师也太不负责任,美国人说,中国孩子虽然都
画像了苹果,但只是照抄老师的苹而已,美国孩子虽然画不象,
都是从创造苹果开始呀。
我觉得新课标就是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扭转“t”字结
构失衡的状态。现在美术教学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
1
变革给课堂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活力,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探究
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特征,他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
用的。在合作学习中有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渗透,合作学
习不能孤立地进行新的教学理念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本质之一就是
交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发生教学,如何实现这种交往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学习、
自由组合等形式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对班级学习方式
的补充和改进。下面我针对合作学习
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中,为了讲清一个知识,教师往往掰
开了、揉碎了,使劲全身解数,但是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其实主
要的原因:由于儿童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又没有
引导他们深层次的参与(如一些情感体验等)到课堂中去,另一
方面由于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有差异、教师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适
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合作性学习恰恰从这两方面改变了学生的
这种学习态度。例如,在上《下雨中》一课在进行创作表现时我
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有的小组喜欢用拓印的方法表现雨;有
的小组擅长用撕纸的形式表现;有的小组喜欢选择以前学过的刮
画法来表现,还有的小组喜欢用表演的形式展现立体的对雨的感
受。有时候,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这组同学自己设计的
情节、动作、语言、道具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学生在小组合作
中,广泛地参与、高涨的热情,通过讨论、表演,在活动中获得
2
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组内的合作中,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小
组的共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不能将见到的有趣的
事情叙述的很生动,但他们能在画面上表现的活灵活现。相反,
有的同学虽然某件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他们在纸上画却感到
无能为力,这就是学生间的差异,我觉得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
优势互补,可根据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分工合作,使每位同
学都可以得到成功的悦,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合作学习是现代
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是每节课必用的形似,如何使
合作学习更有时效性呢?体会有四个方面:
(一) 恰当地选准合作内容和时机
这是指在教师备课中,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安排合作时
机,如在《拓印——动物》一课什么是拓印?直接讲知识,学生
理解有限,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发给每个同学一个小纸袋,让学
生猜里面是什么?学生用手摸感觉是硬币,那么如何在不撕坏纸
袋的情况下用最简便的方法知道里面的面值图案?这时分组进行
讨论,讨论结果选择蒙上一层纸用铅笔均匀的涂抹,就会得到硬
币的图案、面值,这个原就是拓印,使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小组
的合作中得以突破。
(二) 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小组学生相互依赖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同一组学生彼此依赖的氛
围,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使学生都能参与即使画得差一点的或平
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尽其所能,能为集体做出贡献。比如设立一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合作性学习心得体会从新课标的出台到实施已经几年了,作为在教育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心境可谓是瞬息万变,通过参加各级的培训学习,使自己对新一轮的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教师不仅成为教育的执行者、落实者还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美术教育有人把他比喻成“t”型结构,“—”横线代表教育功能,“|”竖线代表学科主体,他的标准应该是等长的,但长期以来都是竖线过长,过于强调学科技能技法的知识而忽略了教育功能的作用出现了失衡现象。以至于有这样一个关于美术的教育故事: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的孩子上绘画课,都是画苹果,中国的老师在黑板上师范,再让孩子照着画;日本的老师带去一个真苹果要求...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39.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