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免费
法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法治实践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成
就,但是十年**,使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都陷入了低谷。在改革
开放以后,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也都走上了正轨,尤其是
我国已经建成了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这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
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中国
的法治建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
治之争的过程中。首先,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是自上而下建构而
成。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重点受到关注的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合理
性,而社会事实以及规则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
视。使得很多法律规范要么因其与百姓的现实生活无关而被无
视,要么因其与社会风俗、生活惯例不同而没有得到人们的自觉
有效的遵守。其次,西方权利话语的力量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被
人为放大,而传统的道德因素却被排斥在法院门外,导致了像
《秋菊打官司》中主人公秋菊那一类人的彷徨和无助,而原本为
传统道德所不容的“恶人”却能逍遥法外。形式法治在法治实践
中暴露的问题,凡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法治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指导我国法
学实践的基础理论面临的难题。目前中国的改革进程已步入深水
区,面对着快速发展和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如何能够保证
1
我们的立法既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
问题,又能够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给百姓合理的预期;如何能够在
司法实践中既排除了其它干扰,保持形式法治的纯洁性实现程序
正义,而又不以牺牲传统道德、社会习俗为代价。面对诸多难
题,笔者认为仅仅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对法律的逻辑分析的研究
方法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结合法社会学的实证调查、自然法
学的价值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才能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理论
界面临的困境。而作为分析实证主义的一种新的修正形式的制度
法学在法学领域能很好的融合道德和事实,通过制度事实理论,
能够综合的运用分析实证的研究方法、社会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及
解释学的方法。因此,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如果能被我国法
学理论界认真研究、借鉴和吸收,或许能很好的指导我国的法治
实践。除此之外,本人因在读书、上课,参加学术沙龙、读书会
的过程中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启发,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认真阅读
了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的《制度法论》,并对制度法学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因而也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制度法论的材料。这也
是选择本题的背景原因之一。
1.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以实践哲学为基础的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在
吸收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精华的同时,对法学展开解释
学的、社会实证的研究,并把这几种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
了对法学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也对中国的法学理论界自觉的开启
一个研究具有本土特色的法学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现实意义:在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实现从
人治向法治,传统之治向规则之治的转变,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
挑战。而在向法治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现代精神与地方传
统、法律的程序正义与国人的实质正义之间的关系则是问题的关
键。而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在坚持法律实证主义立场的同
时,实现了道德、规则和事实三者之间的沟通。对我国的法治建
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笔者在将近一年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针对本文的论题做了长
时间的资料搜集工作,资料搜集的范围也广泛的涉及到了中外着
作、网络期刊等各种形式的资料。仅就本人能力范围之内搜集到
的资料而言,目前中外法学界对制度法学的制度事实理论的研究
还相当的薄弱。而对于制度法学的理论,学界的普遍态度还是认
为其是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我目前接触到
的资料来看,有关制度法学的理论,以麦考密克本人的作品居
多。而爱丁堡大学也曾专门针对麦考密克的制度法学理论召开过
研讨会,会后还曾以一本书的形式发表了研讨会的研究成果。但
是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不能得到这手宝贵资料,对于研究制度法
学的理论来说实为憾事。
就国内发表过的有关制度法学理论的文章数量来看,也只有
几篇,研究者较少。笔者收集到的制度法学的学术期刊论文共 7
篇,但是只有唐仲清的《对‘制度事实’的法哲学思考》、陈金
钊的《法律事实的定位与制度性事实--评制度法论》、温博的
3
标签: #范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法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法治实践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成就,但是十年**,使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都陷入了低谷。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也都走上了正轨,尤其是我国已经建成了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这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争的过程中。首先,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是自上而下建构而成。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重点受到关注的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合理性,而社会事实以及规则与事实之间...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免费
属性:10 页
大小:43.4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