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免费
河南景点导游词怎么写?跟着小编来观赏一下人家的
范文吧,说不定对你有帮助呢。
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各位朋侪,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各人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
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
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
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仰望和祭把诸葛亮的中央。据清
康熙《龙岗志》纪录,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停修
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范围,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
200 余亩,殿房 150 多间,检联 70 多副,碑刻 300 余块,是我国
怀念诸葛亮最大的古修建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根本上是元明
的布局风格,其木构修建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
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
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恼人,优美的天然风光与到处颂
扬的人文景观交相照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曾经离开了武侯祠的人口,各人
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 9 米,面阔 13.5 米,三门四柱,遍
体充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
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各人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
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
为了怀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逝世”,正是由于刘
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帮手
1
刘备,兵马终身,全心全意,逝世尔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
成绩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行动上,这个优点可真的
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向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
《武候庙记》歌颂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
之,真卧龙也。”各人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
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
棵,各人猜一猜,1700 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载的卧龙岗,到场了刘备的政治团体,后官拜蜀汉丞相,爵
封武乡侯,逝世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
为“武侯祠”。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庙门。
庙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雕刻的“武侯
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老师所题。过了庙门,即进入武侯祠的
第一进院落,天井宽阔,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天然。院中
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绝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
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
去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法《六韬》
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盘算,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
韬武略的。
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
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达举豪杰奋
兴”。这副对联赞美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可以或许
资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
2
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入,给人以启
迪。-->请看这副:“立身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
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
指的是品级、品位。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
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逝世后用木像
就使得司马懿丧胆崎岖潦倒。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
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梁父吟》,《梁父吟》写的是
齐相曼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副对联充
实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
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
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
人比为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正好似卧虎
藏龙;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大梦谁先觉,终身我自
知,“草庐对”纵论天上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
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他的前后《出师表》是何等的壮怀猛烈,感
人泪下!他以全心全意、逝世尔后已的精力,呕心沥血,帮手两代
君主创建了蜀汉伟业。
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
出仕,也才有了波涛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役风云历史。只管
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幻化,世事沧桑,但诸葛台甫垂宇宙,三国
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宝贵精力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
念。此时此刻,站在武侯祠里,惦记孔明终身伟业,怎不使我们
神游往古,浮想联翩?想现在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头,苦读史
3
摘要:
展开>>
收起<<
河南景点导游词怎么写?跟着小编来观赏一下人家的范文吧,说不定对你有帮助呢。 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 各位朋侪,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各人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仰望和祭把诸葛亮的中央。据清康熙《龙岗志》纪录,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停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范围,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怀念诸葛亮最大的古修建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根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修建多为明、清重建或增...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2 页
大小:56.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