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
通。
③通 展示活 ,培养学生与大自然 行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 境的 任感。过 动 进 对话 环 责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 ”二、漫话 感受自然
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试着把自己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印象最深刻的那段经历从记忆中
调出来,与学生交流。2.明确主题(立意)。
“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 温情 二字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学生对
于自然,往往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常因为过
于笼统而显得模糊不清。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
感受。一方面,让他们的感受变得明晰、具体,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表达的中心(主题)。
—— —— ——示例:西湖 秀丽,桂林 神奇,西藏 五彩缤纷等。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
料)。教师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回忆,通过回忆,在心中置新体验曾经走进自然亲近自
然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引导他们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把当时的情景
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并仔细揣摩,想想自己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表现自然带给自己的
那种感受。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尽量帮助他们把粗略的感
受变得更细腻更具体更全面,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准备从桂林的山和
水的角度来表现它的神奇,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从山的色彩、形态、气势以及水色、水质、
水的光泽等多角度去认真思考,力求把感受表现得更形象更丰满。
“ ”三、共话 感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