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资格面试《赤壁》教学设计_教师资格面试教案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20xx 江西教师资格面试《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教学设计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赤壁》这篇课文,这
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你们提
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通过背景补充、品词析句、对比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以古讽
今的表达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忧虑国运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背景补充、品词析句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以古
讽今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忧虑国运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品词析句法、对比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正确认读并解释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正确解释全词大意。2.请学生跟着配乐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三)深入研读
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概括一下,这首诗的结构是怎样的?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并明
“ ”确: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但很可能会有学生回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一旦
出现这种回答,教师须追问:前两句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么?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诗
的创作背景思考追问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出示创作背景如下: 第一,杜牧出生于中唐后
期,生活于晚唐。当时唐政治昏庸,盛世繁荣已是大势已去,并且还在持续走下坡路。杜
牧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生不逢时,自身被排挤,皇帝昏庸。于是杜牧只能无奈地看着
国家一天天衰败下去;第二,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
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当时朝廷中的朋党
之争、藩镇割据和皇帝的昏庸,却使杜牧长期备受打击和排挤,有志难伸。
3.教师引导学生回到上题追问中:前两句真的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么? 教师点拨并明确:战
“ ”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此处 认前朝 暗示应以史为
鉴,流露出对现实的危机感。
4. “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全诗语言最后的落脚点是 二乔,全诗情感的落脚点也在两
位女性身上么? “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适时予以点拨:须探究 二乔的代表意义。总结学生
回答并明确: 第一,从意义上讲,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
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
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
“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 铜雀春深锁二
” “ ”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 东风不与周郎便 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
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第二,从语言上讲,此句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
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5.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继续思考:赤壁之战是历史上
“ ” “ ”著名的占尽 天时、地利、人和 而取胜的战役,而杜牧此处却强调了东风 极富偶然性的
作用,结合背景谈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教师总结时应明确:杜牧身处晚唐,那时国力已
处于衰落状态,皇帝昏庸,朝廷里很多像杜牧一样有才学,对政治军事和社会形势有清醒
认识的人遭到打击和排挤,根本没有当年
“ ”协助周瑜实现志向的东风 ,自己空有一身学识却没有机会加以利用,空有一腔爱国之情
却得不到抒发。只能看着国家像自己所料想的一般日益走向没落却无能为力。
(四)拓展延伸
请学生独立思考:结合《泊秦淮》和《江南春》,谈谈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师引导学
生结合具体文本从内容、表现手法、情感等角度思考。总结学生答案,点拨如下:
从语言上讲,杜牧的诗风是洗练工丽的,没有很难懂的字眼,却独具匠心,不艰涩也不矫
情,音韵使用更是使全诗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从表现手法上讲,杜牧善于巧用叙事和描
写,叙事简洁但细节突出,风景的描写灵动,画面感强,但往往叙事中暗藏了思想活动
(自将磨洗认前朝),描写中铺垫了情感基调(烟笼寒水月笼沙),实写中寄托了思想,虚写
又在瑰丽浪漫的想象中赋予了深刻地现实意义(隔江犹唱后庭花;多少楼台烟雨中;铜雀春
深锁二乔),不着痕迹地虚实结合,借史讽今点到即止,耐人寻味。
从情感表达上讲,一方面,杜牧有志难伸,对统治阶级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国运有清醒
地思考和深刻地忧虑。杜牧的情感一直是两者混杂,抑郁又复杂,但两者相较,后者占比
更高。杜牧点到即止的结尾,也许正表达了他已料想到了国家的结局但却不愿看到的复杂
心情。
(五)小结与作业
小结:总结这首诗的大意、情感及表现手法。作业:
利用网络查找杜牧其它的绝句,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以史讽今的诗歌,每人找一首最喜欢
的,下节课分享。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江西教师资格面试《赤壁》教学设计《赤壁》教学设计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赤壁》这篇课文,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你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通过背景补充、品词析句、对比阅读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以古讽今的表达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忧虑国运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背景补充、品词析句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全文虚实结合、以古讽今的表达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忧虑国运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8.9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