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多篇1403

免费
通过这种双向管理,目前,该司法所现请假外出矫正人员 12 人,均能按时打电话和书面
汇报思想,没有不遵守规定的情形发生。
心理疏导与网络监管
全方位掌控心态变化
去年下半年,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到司法所反映:自己监管的重孙子黄某最近一直在家打
游戏,不为家里做事情。了解这一情况后,司法所工作人员罗虎在该所的心理疏导室对黄
“ ”某进行 如何体现自我价值,对家庭怎么做才是尽到责任,怎么融入社会 专题心理疏导,
通过细致的交流,得到了黄某的高度认同。半个月以后,黄某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再
也没有沉溺于游戏,不仅在县城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在家也成了孝顺长辈
的乖孩子。
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存在阴影、性格存在缺陷等问题,司法所于 20xx 年3“月成立了 社
”区矫正心理疏导工作室 。工作室每月对辖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心理教育辅导;同时,对
社区矫正对象不同成长轨迹、心理状况和社会危害程度逐人进行科学评估,筛选重点人员
制定特殊矫正方案进行矫治,使矫正对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
观,对回归社会的人员,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关注心态变化。心理疏导工作室成立以来,
已经为 30 余名矫正对象进行过心理辅导,从中筛查出需重点关注对象 7名,开展个案心
理辅导 14 人次,组织心理健康集中辅导 6 次。
为了随时随地了解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着力化解社区矫正人员汇报难、管理难等问题,
有效杜绝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形的发生,该所建立手机网络平台,重点向社区矫正人
员发放集中学习、公益劳动及相关警示信息,社区矫正人员通过短信形式向司法所汇报思
想,实现了灵活高效的良性互动。利用网络的作用,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天通过查看矫正对
象的 qq 说说、qq 日志、qq 动态等,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如其在qq 上发现思想有反复或
行为可能冲动时,及时发表评论进行引导,并通过电话了解具体情况,提供法律层面的支
持和帮助,将可能发生重新犯罪的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
学习帮扶相结合
矫正人员树立致富心
为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和学习,从 20xx 年1“ ”月开始,司法所 立了 角 ,建设 读书
立集中学习基地。矫正对象在按正常程序报到后,司法所除每个月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8
小时的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农村科普、农村生活、文化艺
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外,矫正人员平时还必须自觉学习感兴趣的1—2 门实用技术,
掌握谋生的本领。
“在大
第四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经验交流
完善方法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经验交流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放在社区,由专门的
国家机关在相关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决或决定确定的期
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
执行活动。多年工作的实践促使我们思考,就是在现有监管条件下,借助贯彻落实《社区
矫正实施办法》的有利时机,通过我们对矫正工作的认识理念上深化,工作制度建设和监
管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实践创新,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监管安全工作水平,是摆在从
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需要加以思考和探索问题。本文就如何完善监管手段,采取行之有效
的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质量谈点肤浅认识和体会。
一、更新工作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完善监管方式手段,预防和减少矫正人员再犯新罪
一是在工作的理念上,要确立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矫治管控效益,是贯彻
“ ”落实 首要标准 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行政系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点任务,这对
“ ”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 平安、法治 建设工作,最在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
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预防和减少矫正人员重新犯罪,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和现实意
义。与此同时,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确保组织机构、人员队
伍、财力物力的到位。还应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得到规范化
运行和发展。重视构建良好的工作机制,发挥社区矫正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
合力。
二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实施分类管理。确立新进矫正人员和严管级对象为监管安全工
作的重点。对法院新判决和监狱释放的矫正人员(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和假释),司法所必
“ ”须做到 四个一 :告知《社区服刑人员须知》一次性应当遵守规定和要求;进行一次训诫
谈话;走访一次家庭;制定一份切合其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个性矫正方案。通过排
查核对狠抓重点对象分类、分级处遇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分门别类,因人施矫、区
别对待。将暴力犯罪、盗窃等财产性罪犯、假释犯、监外执行犯以及经常请假外出对象列
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监管措施,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防止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强
化矫正人员外出请销假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假期间,是发生脱管和失控的空白期,
也是发生再犯罪现象高发期。所以司法所要严格执行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规定显得非常重
要,为此对重点对象要控制其外出的时间和范围,可以尝试矫正人员提供必要的担保人
(包括试行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对再犯罪风险较大、又未落实好监督措施的矫正对
象,不予批假。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对象除请假外出看病一般不予准假外出。对不请假外
出的应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在月度考核和季度考评中予以扣分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
予必要的行政惩处。各司法所必须督促外出矫正对象自觉履行请销假手续,对擅自批假造
成矫正对象外出期间脱管或重新犯罪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必要的行政责任。
摘要:
展开>>
收起<<
通过这种双向管理,目前,该司法所现请假外出矫正人员12人,均能按时打电话和书面汇报思想,没有不遵守规定的情形发生。心理疏导与网络监管全方位掌控心态变化去年下半年,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到司法所反映:自己监管的重孙子黄某最近一直在家打游戏,不为家里做事情。了解这一情况后,司法所工作人员罗虎在该所的心理疏导室对黄“”某进行如何体现自我价值,对家庭怎么做才是尽到责任,怎么融入社会专题心理疏导,通过细致的交流,得到了黄某的高度认同。半个月以后,黄某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再也没有沉溺于游戏,不仅在县城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在家也成了孝顺长辈的乖孩子。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存在阴影、性格存在缺陷等问题...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9.2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