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署导游词(精选7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精选 7篇)
直隶 督署 游 篇总 导 词 1
从雍正二年(1724 年)李维钧首任直隶总督起,到宣统三年(1911 年)张镇芳署理直隶
总督止,187 年中共 生直隶 督产 总 75 人,99 任次,有的只任数月,任职 5年以上的只有方
观承、周元理、李鸿章、袁世凯等 10 余人。其中李鸿章任期最长,他 3次受命,先后达
28 年之久。 种平均不到两年一任次的 繁更替,原因除有的 督病故、革 或降 外,这 频 总 职 调
也是清朝中央驾驭地方大吏的一种手段,因为朝廷唯恐地方官久居一地,结党营私,难以
控制,认为适当调换可免于此弊。
直隶总督署的前身可追溯至元代,元代为顺天路总管府所在地,明代为保定府署与大
宁都司署、参将署,雍正七年(1729 年),原来的直隶巡抚升任直隶总督,仍驻节保定,于
是在原基础上重建了总督衙署。清朝灭亡之后,这里先后为直隶督军署、直鲁豫巡阅使
署、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共保定市委等机关所在地。直隶总督署严格按照清制修建,东西
广约 130 米,南北深约 220 米,占地总面积 30000 平方米。以更道相隔,衙署分为东、
中、西三路,主体建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即中路包括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
“上房等,并配有左右耳房、厢房等,三开间的黑色大门上方,悬挂雍正皇帝手书 直隶总
”督部院 匾额,封闭式的格局和威严的气氛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其它辅助建筑等如
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这些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北
方衙署建筑群。
在中国近代史上,直隶总督署曾与不少重要事件直接相关。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保定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中心。同年10 月,英、法、德、意四国
“侵略军进犯保定,总督署被占领。留守总督署的廷雍等清室官员遵照直隶总督李鸿章 以
”礼相待的指令,命直隶守军撤离省城,任侵略军烧杀抢掠,然而,侵略者却在总督署大
“ ”堂以纵容 拳匪 杀洋人、烧教堂的罪名嫁祸于人,将廷雍、沈家本等清室官员加以审讯,
并处以极刑,枭首示众。外国侵略者端坐于总督署大堂审判中国官员,这在中华民族和直
隶总督署的历史上都是奇耻大辱,也是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
李鸿章在任内,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
约》、《马关条约》、《中俄条约》、《辛丑条约》,指挥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海战,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1900 年,英、法、德、意四国 人侵保定,直隶 督李 章在外地联军 总 鸿 训
“ ”令以礼相待,侵略军大肆烧杀抢掠。11 月6日,以英少将盖司礼为首的侵略军将校端坐
在总督署大堂正中,将直隶护理总督廷雍等人五花大绑,在大堂跪审,并推出斩杀。这是
“ ”在保定直隶总督署历史上的惟一一次 庭审 ,留下了耻辱的一页。李鸿章的得力干将袁世
凯,督直十余年,靠编练新军起家,后成为窃国大盗。历经沧桑的直隶总督署,承载了74
位总督的功过是非,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成为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缩影,可
“ ”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直隶 督署 游 篇总 导 词 2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始建筑建
于元朝,明初的时候是保定府衙,明朝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
署。1730 年即清雍正八年 大 模的 建后正式建立 督署, 雍正、乾隆、嘉 、经过 规 扩 总历经 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
师而得名。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制度,地处京师附近的北直
“ ”隶被改为 直隶省 。
“ ”明代临时性的军事官职 总督 ,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
日趋成熟后,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总督作为朝廷派出的
命官,并逐 形成官制从明代开始清代定鼎北京以后, 督、巡 的 置 一步走向制度渐总 抚 设 进
化,清初有一段曾经是督抚并存。后来,总督由临时派遣转为定制,由专管军务发展到综
理军民要政,实际已成为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直隶总督的权力很大,一般为正二品官员,凡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统管全省官吏
任免、节制、诉讼审判、外交处理、题奏咨请、省例定制、岁计审核等军民要政,涉及政
治、经济、军事方方面面,代表清政府管理一方,又向朝廷负责。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
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东西宽134.米,南
北纵深约 224 米,占地面积广,其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至今保存完好,有大门、
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进院落,配以左右厢房耳房,均为小式硬山建筑。东路
的东花厅、外签押房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
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
的炮台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如今虽大多不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
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
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 59 人66 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直到 1912
年清朝末代皇帝溥 退位才 止。民国年 是直系 曹 的大本 。抗日 争和解放仪废间 军阀 锟 营战 战
“ ”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之
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后来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房子建筑和布局都还是很有研究价值。这是我对保定直隶
总督署的简单概括。好的,心动不如行动,接下来让我们仔细欣赏,今天就让我为您开启
一天神奇之旅吧。
(裕华路)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已经到达保定直隶总督署的著名景点 裕华路。您可
以先在这个裕华路处先拍拍照什么的,是不是特别惬意舒适呢?然后您可以继续细听我的
讲解。您知道吗?裕华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正定县三处皆有以此命名的道路。
意为祝福繁华富裕之意。裕华路作为石家庄形象的第一窗口,裕华路沿线的建筑与绿化颇
为考究:位于裕华路河北工会大厦西面的景观绿化带几经加宽,绿油油的草坪上点缀着各
种绿色乔木和灌木;同 ,裕 路与建 大街交口 南角的中国 行 地成 了开放式街时 华 设 东银 绿 为
旁游园,园内有小广场、甬路里面种有皂角、国槐、白皮松等乔木,还穿插种植了樱花、
紫薇、紫竹和各类草花共 20 “ ”余个品种。根据石家庄市绿随路建,有路皆绿 的原则,我
“们综观全景,裕华路实施了2+2”模式乔木种植,除此之外,在裕华主干道两侧、居民区
“ ” “附近建设街旁游园,满足群众休闲、健身、观赏等需求,实现了由公园找绿 到出门见
”绿的转变。所以说,您可来了一个好地方,感兴趣的游客朋友记得把裕华路的照片拍下
来以便将来留念,也可以考虑录制个小视频发朋友圈跟朋友分享呀。
(仪门)
亲爱的游客朋友,如您所见,现在您已经到达仪门处。此时此刻,您是不是和我怀着
一样激动又好奇的心情呢?现在就让我为您讲解一下仪门吧。请您看向总督署的黑色三开
间大门,坐北朝南,仪门位于1“米高的台阶上,仪门上方正中悬一匾额,上书 直隶总督
”部院 。仪门外还有一组封闭性的院落,由东西班房、东西辕门、鼓亭、乐亭、照壁、旗
杆等组成。仪门前对称的两根旗杆由民国年间直鲁豫巡阅使曹银初建,复建于 1994 年,
各高33.6 米,为全国古建旗杆之最。而且院内有数十株粗大的桧柏,冬季,数百只猫头
“ ”鹰栖息其上, 古柏群鹰称为衙内一景。这里的观光视野绝对是一级棒哦。所以说,仪门
可真的是一个好地方,您手里要是拿着相机,赶快拍个照吧,把这一刻记录下来,也好让
您家人朋友欣赏这一美景。
(“ ”公生明 戒后坊)
——“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前方正是我保定直隶总督署著名景点 公生明 戒后坊。您
晓得吗?“ ”一进入大门,你就能看见,公生明 的牌匾,也是表明,作为当官的应当廉洁公
明为人民。直隶总督署的正门为三开间小式硬山建筑,黑色大门上方,悬挂雍正皇帝手
“ ”书 直隶总督部院 的匾额,虽然没有什么华丽装饰,但是威严的气氛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
感觉,同时也体现出省级署衙和县级署衙的等级规格之分。进入大门后,沿甬道往北即是
仪门,为三开间门厅。仪门两侧各有一便门,称东便门、西便门。仪门是总督迎送宾客的
地方,一般与总督品位相当或比总督还大的文武官员来署,宾客从仪门而入,品位低下的
官员来见总督,只能走仪门两侧的东西便门,文官走东便门,武官走西便门。黄庭坚书写
的官场箴(zhēn) ““规仪门和大堂之间有一座戒石坊,为四柱三顶的木制牌坊。南面书有 公
””生明 三个红底金字;“北面书有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官场箴规: 尔俸尔禄、民膏民
”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总督升堂理事,抬眼能见此箴,以示儆(jǐng)戒。从戒石坊
继续向北便是总督署大堂,大堂是总督署的中心建筑,面阔五间,长 22 米,进深10 米,
堂前有抱厦三间和宽阔的月台,总督大堂一般不直接用来审理各类案件,大堂及前面的月
台是总督举行隆重庆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场所。如承接谕旨、拜发奏折以及对皇帝、太
“后、皇后生辰吉礼的朝贺等。所以说,您可来了一个好地方,这个这么有历史文化的公
” “ ”生明 戒后坊真是值得一来呢,而且 公生明 戒后坊也是个观光打卡的好地方,您要记得
拍照留恋啊。
直隶 督署 游 篇总 导 词 3
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
“ ”制度,地处京师附近的北直隶被改为 直隶省 。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
区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明代临时性的
“ ”军事官职 总督 ,逐渐成为清代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乾隆年间督抚制度日趋成熟后,直隶
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
直隶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利已大大超
过直隶省范围。因直隶地处京歌,拱卫京师,稍有动乱,便会危及朝廷,故直隶总督一衔
非重臣莫属。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直隶总督署导游词(精选7篇)直隶督署游篇总导词1 从雍正二年(1724年)李维钧首任直隶总督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止,187年中共生直隶督产总75人,99任次,有的只任数月,任职5年以上的只有方观承、周元理、李鸿章、袁世凯等10余人。其中李鸿章任期最长,他3次受命,先后达28年之久。种平均不到两年一任次的繁更替,原因除有的督病故、革或降外,这频总职调也是清朝中央驾驭地方大吏的一种手段,因为朝廷唯恐地方官久居一地,结党营私,难以控制,认为适当调换可免于此弊。 直隶总督署的前身可追溯至元代,元代为顺天路总管府所在地,明代为保定府署与大宁都司署、参将署,雍正七年(1729...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8 页
大小:44.4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