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0篇)
免费
抓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精选 30 篇)
抓 村振 工作个人工作 篇乡 兴 总结 1
根据培训班安排,6月8日至 11 日,第三 学 赴浙江先后考察了杭州桐 荻浦组 员 庐县
村、环溪村,建德市齐平村、戴家村,淳安县下姜村,富阳区东梓关村、龙门古镇,湖州
安吉县横山坞村、碧门村、余村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入户调研、研讨交流等方式,对所
到村庄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市场运作形式等进行深入了解,基本达到了开阔
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经验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
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浙江各地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在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
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客观来讲,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
同浙江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经过深入思考,我们与浙江最大的差距还主要体现在
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这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规划引领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的市县(区)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
置,依托高水平设计团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
“际,发挥自身优势,不贪大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做到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
”一韵 。桐庐县荻浦村邀请浙江省美院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孝义文化成为贯穿古村落建设
的主题。富阳区东梓关村委托绿城设计团队(GAD) “ ”打造的 杭派民居 ,成为山水相映、入
乡随俗、就地取材、低碳环保的诗画江南样板。
在规划体系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全面制定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规
划体系,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
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有私搭乱建等行为,很少有
“ ”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安吉县余村以 竹海景区 定位纳入天
荒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坚持一张规划管到底,
关停污染企业,加快旧村改造,实现了村民建房、村庄发展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了有效实践。
(二)“产业融合业态新。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都力求创新求异,按照 宜工则工、宜
” “ ”农则农、宜游则游 原则,突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结合,跳出了 景点体验 这种
传统模式,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建德市齐平村采取引进
农业企业、集中流转土地、统建大棚出租的方式,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推出铁皮石斛
文化养生健康旅游路线,带动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近 3000 万元,实现了从经济薄弱
“ ” “ ”村到 铁皮石斛特色村 的华丽转身。安吉县碧门村以 产居相融悠然碧门 为定位,利用现
有的竹制品产业,突出文创引领,搭建电商平台,培育网店 30 余家,电商销售年交易总
额近 1亿元,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淳安县下姜村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精
“品民宿,打造 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旅游休闲清凉度假基地、
” “ ”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基地 , 下姜逐梦 荣膺千岛湖旅游新十景。建德市戴家村依托下山移
民新村,建立民宿接待中心,对村民进行规范化培训,遵循统一管理、个性化服务的经营
模式,年接待游客近10 万人次。
(三)精细管理环境美。浙江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优越。本次考察所到之处,映入眼帘
的都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更难能可贵的是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高度自觉,无论是
考察沿线还是所到村庄,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道路两旁,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
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安吉县余村早在20xx 年就率
“ ”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行 定点投放、定时收集 ,每天早上垃圾清运车到村里收集垃
“圾,村民自觉分类倾倒,在收集过程中均做到 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
” “ ” ——村容更整洁 。桐庐县环溪村探索 中国式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和不
可堆肥两类,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黄色、蓝色垃圾箱,每家每户统一配发分类垃圾桶,
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环溪村采用
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实施自动化控制运行,生活污水经过节水池、无动力厌氧池、三格人
工湿地、沉砂池,最后的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与村庄美化、环境绿化得
到有机结合。
(四)文化增色底蕴深。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浙江各地
“ ”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当地政府把地域
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不遗余力的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桐庐县荻浦村作为千年
“ ”历史的 孝义第一村 ,在建设发展中打造古风荻浦的品牌文化,重点挖掘古孝义文化、古
戏曲、古造纸、古树木四大特色古文化。深澳村着力加强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坚持修旧如
旧,不搞大拆大建,擦亮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品牌。环溪村以周敦颐后裔族据地为依托,
传承爱莲文化,弘扬廉政文化。
富阳区龙门古镇充分利用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优势,依托古镇千
年文化积淀和山水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建设影视基地,打造运动休闲产业。特别是
浙江各地在民居保护和文化展示中既突出原真性,又实现差异性,既在外部改造上展示地
方风格和特色,又在内部装修上融合现代生活方式,做到了简约而不简陋,乡土而不老
土,实现了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有机统一。如荻浦村把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
色的猪栏茶吧、牛栏咖啡屋;横山坞村十二间房民宿利用旧厂房打造充满后工业主题气息
的艺术民宿,成为民宿界网红。
(五)“ ”多元参与机制优。纵观浙江各地乡村建设,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的推
进,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
运作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之中,是浙江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政府主导,就是在规
划编制、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桐
庐县、安吉县都充分发挥政府财务投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实行以奖代
补,主导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整治、产业培育、改水改厕、下山移
民、农居改造等建设项目。
农民主体,就是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把重大决策、规划蓝图交给群众民主
决策,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农村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主体作用。社会参与,就是引入
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新机制。建德市齐平村和戴
家村、安吉县碧门村无不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经营、旅游开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最大化。市场运作,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公司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等
方式建设村庄、经营村庄,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安吉县横山坞村以村级开发 6%
留用地入股新建商业楼宇、标准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0 余万元。
二、启示和思考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工作大提升。浙江之行,让我们深刻
认识到,正确理念的引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只有摒弃陈旧观念,厘清错误认识,才
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轻装前行。
(一)克服妄自菲薄的思想,勇于作为。浙江经济基础好、自然禀赋好,乡村建设起点
高、起步早,与之相比我们确有不少差距。但是作为主城区,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优越,
山水特色、人文优势明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应该更有
信心。
(二)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主动作为。不能把上级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作为实施乡村
“ ”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要摒弃 等、靠、要 的错误思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有限资金,
主动谋划、创新推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尤其是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
(三)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序作为。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乡
村建设也不是简单的城市化,推倒旧居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区。要将精致设计、精致建
设、精致管理贯穿乡村建设的始终,有序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三、工作建议
从这次外出学习考察的情况和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探索与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战
略作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农村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政策要求严、利益关系多、
推进标准高,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实际,系统设计,协同推进。为
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邀请国内一流规划编制团队,高起点编制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
规划,进一步细化确定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和建设时序。编制规划要避免走过场、
“ ”撑场面的形式主义,注重与其它各类规划融合,努力实现 多规合一 ,形成城乡一体、相
辅相成、互促共进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思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
和权威性。对于重点村庄,建议试行农村住房建设带图审批制度,提高现有《农宅户型设
计标准图册》使用效果,严控建筑风貌。
(二)“ ”坚持示范带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撒胡椒面 ,一哄而上。要结合全区乡
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城区周边、景区附近、公路沿线、江河沿岸村庄规划建
设。加强与本地高校合作,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
“ ”追求固定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打造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 ,从而以点
带面,形成重点示范、梯次开花、竞相发展的乡村振兴生动局面。
(三)加强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良好、人
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加强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
创意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要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资金的
引导作用,借力社会资本,运用市场机制,把各村所具备的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的优势转
化为发展的显势,盘活存量资产,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美丽乡村
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展开>>
收起<<
抓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0篇)抓村振工作个人工作篇乡兴总结1 根据培训班安排,6月8日至11日,第三学赴浙江先后考察了杭州桐荻浦组员庐县村、环溪村,建德市齐平村、戴家村,淳安县下姜村,富阳区东梓关村、龙门古镇,湖州安吉县横山坞村、碧门村、余村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入户调研、研讨交流等方式,对所到村庄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市场运作形式等进行深入了解,基本达到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经验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 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浙江各地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处皆...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个人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55 页
大小:115.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