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通用12篇)

免费
20xx 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通用 12 篇)
20xx 年村 脱 攻 工作 篇级 贫 坚 总结 1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
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
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
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
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
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
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目
前,全县已全面完成 78 个贫困村、34332 个贫困户、106781 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
息化系统完善工作。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
年-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 1+3”扶贫品牌。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
“划1+3”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坚持产业
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
样板。启动实施了年 13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 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
“ ” “ ” “ ”级 三个一 、 三边三化 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 六到农家 工
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全县 20 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
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
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 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 3200 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
自筹资金 2400 多万元;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 1200 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村
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 “ ” “。二是扎实推进 雨露计划 培训。启动实施了国家 雨
”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 1300 人,人平补助标准 1500 元;正在实施 6000 人的农
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 1.5 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
“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 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
”家庭的目标。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自
发搬迁,协助安置;改造危房,灵活安置;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
态移民。启动实施了 295 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 1.5 万元;启动实施了 62 户的
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 3000 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
盖房任务。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
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 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
施运作。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
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稳步实施 22 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
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 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
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
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
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 个乡镇派驻了11 个农村工作队,向78 个贫困村派出了 137 家
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 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
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
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
“ ”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 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 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
“ ”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 特色产业主阵地 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
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截止目前,全县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 家,新增销售过 5000 万元企业14 家,税收过100 万元的企业达到
20 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3295 户,注册各类企业277
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213 家;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 万亩,特色产业经
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大力推进 11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 个文化小
镇、26 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以22 “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 绿满__” “和 三边三
”化 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 6个、绿色示范村 3个、市级生态乡镇1
个、生态村 10 个;“中国好空气__ ” “森呼吸 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 农家
”乐500 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 206 万人
次, 旅游 合收入实现 综18.2 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
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组织对
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
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 4.5 亿
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900 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 4900 万元,落实信贷资金
1.11 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 10.13 亿元,社会扶贫资金 15.84 亿元。截止目前,全县
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
项保险参保率 97.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
育毛入学率90.8%;有合格卫生室的行政村达100%,有合格乡村医生的行政村达87.5%;农
“ ”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达100%,有合格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达100%;财政支出民生占比达
87%;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幸福感日益增强。
(六)扎实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善年度片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建设,规
划投资总额 116.14 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9% “。开年以来,我县 十项重
”点工作 共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约 5.83 亿元,完成通村公路100 公里;新建农村集中和分散
式饮水工程 400 多处;建立互助式养老服务点34 个,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 3所;实施农村电
力保障项目 8个,改造农村危房1017 户,新建特色产业基地45 个,实施教育、卫计、文化、
信息化等项目建设 65 个,农村互联网覆盖率 92.8%。
(七)“ ”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坚持以 六项改革为重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
准扶贫相结合。在片区攻坚上突出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
我县以年 13 个整村推进重点村、7个老区重点村建设为平台,认真开展扶贫搬迁、小额信
贷、雨露计划、互助资金、产业扶贫、资源整合等专项扶贫试点;大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向最贫困区域和最困难人群倾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投向78 个省定重点贫困
村、10.84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
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区域整体脱贫致富;“ ”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统筹和四化协
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财政专
项扶贫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扶贫、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旅游
扶贫共建示范区的新思路。
(八)“ ” “ ”扎实编制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县 十三五 国民经济与社会
“ ” “ ”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编制了全县 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文本。十三五 期间,我县计
划争取 政 扶 目 金投入财专项 贫项 资总额为 28250 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 9750 万
元,老区重点村建设项目 1750 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试点项目 1500 “万元,国家 雨露
”计划试点项目 1500 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试点项目 1750 万元,产业扶贫到户试点项
目3000 万元,片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500 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 3000 万元,
贫困村信息化及扶贫政策业务培训项目 1000 万元,老区连片开发、中央彩票公益金、科
技扶贫、扶贫救灾、扶贫公路建设等其他竞争性扶贫项目 2500 万元。
二、当前推 精准扶 工作存在的困 和进 贫 难 问题
(一)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扶贫任务很重。截止目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新一轮
建档立卡认定的省级贫困村 78 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 24.9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84
万,占农村常住人口的 36.13%。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慢,还有
相当多的农村扶贫对象没有享受扶贫政策,没有脱贫致富,迫切期望得到更多的关心支
持。党中央提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短短的6年期限内,我县要让新一轮重新认
定的78 个贫困村、10.84 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让全县 40 万人实现不
“ ”含水分的全面小康,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二)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开发难度大。尽管全县减贫增收的效果显著,特别是城中
村、路边村、示范村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反过来看,在全县的偏
远山村还有很多农民吃不上水、看不起病、住不上房。据调查,在我县 10.84 万贫困人口
中,有 50%左右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边远山头村。要实现全县全面整体脱贫,不仅对基础设
施的投入需求大、产业布局难、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更给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带来
了极大困难。
(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致富障碍多。全县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畅的边
远山头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如在交通方
“ ”面,现在 村村通 工程只通到村部,村与村之间、组与组、湾与湾之间有很多还没有公
“路,村级断头路、联村公路不畅在全县各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更不用说实现 户户通公
”路 的目标。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特产运不出去,山下的肥料等农资运不进来,极大地
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通用12篇)20xx年村脱攻工作篇级贫坚总结1 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作者:shokzz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19 页
大小:65.4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