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方案【新版多篇】

VIP专免
3.0 2024-08-19 999+ 41.94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前言】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方案【新版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
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清明 墓活 方案 篇一节扫 动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日,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
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苏集中学政教处、团总支特举办此次清明节祭祀活动,希望借扫
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时间:
20xx 44日。
三、活动地点:
四九烈士陵园。
四、活 象:动对
苏集中学学生会成员、国旗护卫队成员、各班团支部书记及委员、部分班干部代表、部分
团员。
五、活动主题:
弘扬先烈遗志,增强爱国情感。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由学生会负责,通知各班负责人;
2、学生会各个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把名单交到团总支;
3、活动当天上午 800 在校门口集合,学生会负责清点人数。
七、活动议程:
1、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
2、向革命烈士默哀;
3、团员代表讲话。
4、宣誓;
5、学生会代表发言;
6、学校政教处李主任就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
7、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
8、活动结束,集合返校。
9、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返校后各写一份活动总结,上交到团总支。
八、注意事项:
1、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由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班负人推选,人数控制在 40 人以内。
2、由于学校距目的地较远,为了安全考虑,决定乘坐汽车去,坐车时注意乘车安全。
3、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务必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后果自负。
4、若遇到紧急情要及时向老师反映
5考虑到活动的特殊性,此次活动经费由团总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对队员进行革命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通清明扫墓这一活动,
使队员磨练教育,学会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唤醒他强的
望,从而使学生继承先烈遗志,树立大理想
二、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继承统放飞梦想
三、活动时间:
43(星期四)下1300—1500
四、活 地点:
红色泥城主题
五、活动对
二、三年级师
六、活动安排:
1国旗,
2、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
3、教代表发言。
4、向烈士墓碑三鞠躬
5、二年级部分队员仪式(每6
6、家代表发言。
7、瞻仰参观红色泥城主题
七、活动要
1、各参加人员着严肃,队员必着校服,佩戴红绿领巾;教不要穿颜色太鲜艳
服装。
2、对队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发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有组织、有纪地活动。
3、在墓地范要内维恭维谨,要怀着敬的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
4、队员活动期间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说笑(尤其是在默哀时
5、不在主题乱跑,行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6、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务必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行动,活动结束队回校,
不得单行动。
7果遇天,活动顺延
八、后勤保障
1策划
2音乐准备:
3材料准备:
4摄影拍照
5、讲解员队:
6、二年级入队负责:
7、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清明 方案 篇二节扫动
一、活动目的:
“ ”祭扫 烈士墓 ,抓住契机青少年进行革命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
学生对革命先烈们的深深怀念之情,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从而更
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牢固掌握科学文,深刻领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
繁荣强作献的意义。
二、活动地点:烈士陵园
摘要:

【前言】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方案【新版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清明墓活方案篇一节扫动一、活动目的及意义: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日,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苏集中学政教处、团总支特举办此次清明节祭祀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4日。三、活动地点:四九烈士陵园。四、活象:动对苏集中学学生会成员、国旗护卫队成员、各班团支部书记及委员、部分班干部代表、部分团员...

展开>> 收起<<
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方案【新版多篇】.docx

共9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