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与青城山导游词(通用3篇)

免费
都江堰与青城山导游词(通用 3篇)
都江堰与青城山 游 篇导 词 1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 68 公里,是邛崃山脉的分支,独特的地理位置、湿润的气候使
青城山林木茂盛,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胜地。青城山也 是著名
的道教名山,自东汉以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
国。20xx 年11 月,它和都江堰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 遗产名录》。
都江堰位于成都西北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距离成都市 56 公里,是世界上迄今
止留存下来的唯一一 古代无 引水工程,堪称我国古代水利工 程的典范。自建成以为 项 坝
后,它就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并专设堰官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两千多年来历代堰
官的不懈努力,它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
今天 的青城山、都江堰各守一方幽静的天地,一个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一个是中
华文明的代表。一个以幽的境界甲冠天下,一个以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国。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成为了人们寻古探幽时响亮的口号。
“ ”青城山风景优美,以幽静著称。这里饮食美味与众不同,并有 四绝 之称,即一
“ ”绝 洞天贡茶 ,茶质优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 ” 二绝 白果烧鸡 汤汁浓白, 鸡肉异常鲜
美;“ ”三绝 青城泡菜 ,脆嫩清鲜,深有回味;“ ”四绝 洞天乳酒 ,酒味浓而不烈,甜而不腻。
前山后山都能吃到。但后山多有山乡风味菜馆,加上醇厚的山乡民俗,使人留连忘返。
都江堰的美食区域可分为三个,一是城区;二是都江堰及青城山沿线及山区;三是虹
口。都江堰城内的夜啤酒广场一定要去,这里的炒龙虾,炒田螺及香辣蟹,特色火锅都极有
风味;城里还有尤兔头, 重庆毛肚王火锅及离堆公园的白果炖鸡等特色餐;都江堰及青城山
沿线的农家小餐众多,最有名的是罗鸡肉,还有豆花饭,野生河鱼等.青城山的名吃有鹤翔山
庄的长生宴,天师洞的道家素宴,青城山农家院子的老腊肉,雪水泡菜及野菜.虹口的冷水三
文 也是成都人追逐的美食鳟鱼 ,三文鳟刺身,鱼头汤,烧三文鱼,烤三文鱼完全可以做成一桌
席。
“白果炖鸡:白果炖鸡,白果即银杏果实,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 熟食温肺益气,
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 生食降痰,消毒杀虫 。青城山盛产白果,采用传统方法以白
果炖仔鸡,再以猪肘相合加少许食盐、冰糖即成,汁鲜味美,清香不腻,具有食疗价值。
青城老泡菜,又称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生长的鲜黄瓜、豇豆、水红辣椒、萝卜、仔
姜、大蒜等为原料,经严格挑选、清洗、晾晒后,放入泉水、精盐、花椒等 配制而成的
特殊汁液中泡制而成。泡菜保存十数年仍色鲜质坚,脆嫩酸甜,是一种开肠胃、增进食欲
“ 的佐餐佳品。赵朴初《调寄忆江南》以 青城好,泡菜冠全川, 清脆姜芥夸一绝,芳甘乳
”酒比双贤,吾独取椒盘 赞美青城老泡菜。
道家泡菜:俗称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产的鲜黄瓜、豇豆、水红辣椒、萝
卜、大蒜、白菜、仔姜、良姜等为原料,经严格挑选、清 洗、晾晒后,放入用山泉水、
精盐、花椒等配制而成的特殊汁液中,专室、专具存放,专人管理。青城泡菜脆嫩酸甜,
保存数年仍色鲜质坚,是一种能解腻、开胃、增进食欲的佐餐佳品。赵朴初食后赋《调
寄忆江南》一首:"青城好,泡菜冠全川。清脆姜芥夸一绝,芳甘乳酒比双贤。吾独取椒
盘。"
这里气候温和,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物产丰饶,百业兴旺,世称天府。青城山的特
主要有:青城老泡菜、洞天乳酒、青城茶等。都江堰的特 主要有:青城 毯、青城雪产 产 丝
芽、猕猴桃等。
都江堰与青城山 游 篇导 词 2
青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 公里处。因为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
“ ”青,故历来享有 青城天下幽 的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
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 余座。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 年) ,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 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
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 394 “ ”字的对联,被赞为 青城一绝 。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
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年。里景间这风优
“ ”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 天然 画 。为图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
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
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
“ ”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 墨宝 ,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
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
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
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
公元前256 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 ,率 当地人民 建经验 领 兴
“ ”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 天府之国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
“ ”发挥着作用,被称为 活的水利博物馆 。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
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
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
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
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此外,都江堰一带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
494~498 年)“ ”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 崇德祠 。宋代(公元960~1279 年)以后,李冰父
“ ”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 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
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
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xx 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
——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 ” “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 、夫妻桥 。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
“ ”中国古代五大 梁 ,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 。索 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 横挂为桥观桥 缆
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 米。明末(公元17 世纪)毁于战
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
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
20xx 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
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都江堰与青城山 游 篇导 词 3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
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
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
“ ”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四川的经济
文化有很大 展。其最 大之 是建堰两千多年来 久不衰,而且 着愈来愈大的效发伟处 经 发挥
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
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
“ ”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 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都江堰与青城山导游词(通用3篇)都江堰与青城山游篇导词1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8公里,是邛崃山脉的分支,独特的地理位置、湿润的气候使 青城山林木茂盛,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胜地。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自东汉以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20xx年11 月,它和都江堰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位于成都西北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距离成都市56公里,是世界上迄今 止留存下来的唯一一古代无引水工程,堪称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自建成以为项坝后,它就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并专设堰官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两千多年来历代堰官...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0.7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