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兵马俑的导游词(精选27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陕西秦兵马俑的导游词(精选 27 篇)
西秦兵 俑的 游 篇陕 马 导 词 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号称 世界第八大奇迹 的秦始皇兵
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陵的一个陪葬坑。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想应该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始皇这个人。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创立者,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于公元前
259 年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他 13 岁时就继承了王位,但是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直到
22 岁的时候才举行了加冕仪式,开始正式亲理国事。他执政以后,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
——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 秦
朝。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思想政治领域内的统治,他还设立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而
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法律制度。他认为自己功过三
皇,德高五帝,又因为是第一个皇帝,所以便自称为始皇帝。他在统一全国以后,对内发
展农桑,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同时,他为了抵御
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在当时,修筑长城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
是今天它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秦始皇身材魁梧,大腹便便,同时也是非常残忍,暴
“ ”虐,冷酷无情的。他 焚书坑儒 这一专制举动,使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受到严重的摧残。他
“ ”为了自己享乐,曾征集了几十万刑徒为自己修建了 覆压三百余里 的阿房宫。但是他到死
也没有住完那里所有的宫殿。他大兴土木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历史上也称秦始
皇为暴君。不过,秦始皇也是非常勤勉的。他曾经五次出巡天下,于公元前 210 年的 7
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于河北的沙丘,终年50 岁。死后葬于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秦陵的地宫现在虽然还没有发掘,但是已经发掘了秦陵的一个陪葬坑,那就是被誉
“ ”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坑是 1974 年时,由西杨村的几个农民
在抗旱打井时以外发现的。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
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
“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即时对秦军的气势作了生动的
描写。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 230 米,
南北宽 62 米,深 5米,面积14260 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它为坑道式土木建
筑结构,在东西两端各有 5个斜坡门道,还有10 个2.5 米 的夯土隔 ,隔 上架有粗大宽 墙 墙
的横梁,底部都是以青砖墁铺。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所谓军阵就是部队在
作战或驻守时的一种排队的方式。一号坑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
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
而立的武士俑是 翼和后 ,他 是 了防止 人旁敲 和从背后 。中 有侧 卫 们 为 敌 侧击 偷袭 间 38 路
面东而立的纵队,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构成了整个军阵的主体。从这里也体现了古代兵
“ ”书中所讲的 前后整齐,四方为绳的军阵。《孙子兵法》中曾经讲到,古代兵阵布阵的一
“ ”个重要原则就是 前锋必锐,整体必宏。 他把一个军阵比喻成一把剑,如果一个军阵没有
精锐的前锋,那么这个军阵就像是一把无锋的剑,便失去了杀伤力,可见前锋部队的重要
了。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号坑的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 70 件,共210 件。这
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强弓劲弩,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
头盔本来是作战时的一种最基本的防护装备,但是秦国军队规定一律不准戴头盔。所以历
“ ” “ ” “史上称他们为 科头 。由于科头 不戴头盔便敢杀入敌阵,史籍上也称他们为 科头锐
”“”士 。从这些 科头锐士 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秦军的勇猛和善战了。
在一号坑以北20 米 ,是秦始皇兵 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处马积为6000
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和兵种组成的军阵。他一共由四个小的单元构成。
这四个单元可以有机的构成一个大的军阵,也可以分开成四个独立的小的军阵。它能攻能
守,反应迅速,自我保护力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在二号坑中
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鞍马俑等。我们现在所看
到的就是一个从二号坑中出土的将军俑。将军在军队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处处显得
“ 与众不同。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冠带在颈下结绳并下垂胸前。将军俑所戴的冠叫
” 冠 冠上两边本来插有两支黑色的尾,因为据说 是一种性情勇猛、善斗的鸟。将军俑身穿
双重战袍,战袍外面的铠甲形制特殊。双肩及前后胸用彩绸扎成的花结,象征我们现在所
说的军工章。这个将军俑胸前佩带着两朵花结,就表明他曾经立了两次功。他所穿的铠甲
以肚脐眼为界,肚脐以上是上片压下片;肚脐以下是下片压上片。这样是为了弯腰方便,
便于指挥作战。这个将军俑的腹部微微隆起,说明秦军中将军的待遇还是相当好的,也反
应了早在秦代时,男子就有了将军肚。这也就是将军肚的起源了。从这个将军额头上深深
的皱纹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指挥官。他手指前方,仿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
如何作战。
三号坑位于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 米 。它的面处 积为520 平方米,平面呈凹字
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一共出土了四马、一车和 68 个陶俑。这些陶俑的排
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 是面向内相则
向夹道式排列。他们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长射兵器
和短射兵器;——但在三号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 铜殳。铜殳是一种用于仪仗的兵
器,证明这里可能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三号坑如果从它的建筑布局来看,主要由车
马房、南北厢房组成。车马房位于俑坑的中部,面对坑道的东门,这样便于车马进入。而
北厢房位于俑坑的北部。在北厢房内发现了朽骨一堆,残鹿角一件,证明它是一个活动前
占卜或祷告的场所。南厢房位于俑坑的南部,它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廊坊、俑道、正厅和
偏房。它们都有武士俑分立于两边,其中以正厅的警卫最多。这里可能是召开军事会议的
——场所。这一点也就完全证实了三号坑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 军幕。秦俑坑当中既
“ ” “ ”有 决胜于千里之外 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 的将领,可见当时思虑严密,布
局严谨了。
秦俑坑不仅是一座不朽的艺术宝库,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当时青铜铸造
业已是十分发达,制造出了各种精良的武器装备,这也是后来秦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 ”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就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铜剑了。 青铜就是
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这把青铜剑已历经了 20xx 多年,但是表面并没有生
锈,至今仍然是锋利无比。在它刚刚出土时,专家们曾经用它一次划透了20 张纸。即使
现在的玻璃刀想做到这一点也决非易事。经过鉴定,发现它表面有 10-13 微米的铬盐氧化
层。它采用了铬盐氧化技术。铬盐氧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镀铬,在 20 世纪30 年代
由德国人发明。另一种是化学镀铬,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这一点实在是
令人叹服!
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些兵器,有相当一部分显示了当时兵器制造标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
先进的水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东西叫做铜簇,也叫做铜箭头。它就是秦代兵器制造
标准化的一个代表。它同一棱的三个面误差不超过0.15 毫米,而不同簇之间也不超过0.2
毫米。这一点可以使我们看到,并不只是现代的许多行业中讲求标准化、规范化,其实古
人在很早就有了形范正的观点。这些铜簇主要可分为大型与小型两类。大型铜簇的铤特别
长,而铤首也很大;而小型的 簇它的 是 形或三棱形的,将它 放入箭槽中便于瞄铜 铤 圆 们
准。而且在空中呈流线形,阻力特别的小,还具有很强的平行性和稳定性,是秦代主要的
兵器之一。
我们以上所看到的这些雄辩的说明了:在20xx 多年前,中国的冶炼金属加工工艺以
及技术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了。好了,秦俑坑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
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铜车马展厅。
“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二号铜车马了。这辆车叫安车 ,因为乘坐这辆车温暖舒适而得
名。这辆车长 3.17 米,高 1.06 米;铜马的高度为 65-67 厘米左右,身长为 1.2 米,重量各
不同,最轻的为 177 公斤,最重的达到了 212.9 公斤;车马人的总重量为 1243 公斤。这辆
铜车马的主体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共有金银饰件1720 件,总重量达7公斤。其制作工艺
之高超和造型艺术之精妙令人赞叹不已。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拉车的四匹马个个耳若削竹,
“ ”目似悬铃,头方肚圆,胸部肌肉发达,四条马腿也稳健有力。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马 ,两
“ ”边的两匹马是拉车的叫骖马 。马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马的项圈是由42
节金与42 节银焊接而成。它的焊接点用 24 倍的放大镜才可以清楚的看到。金和银的熔点
不同,能把着两种金属焊接在一起,表明秦代的工艺也是相当高的。马的笼头是用一根金
管与一根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的形式制成的。在笼头上有一根削子,将这根削子拔下,就
可将笼头完整的取下。我们再注意看一下,在右骖马的头上有一个穗形的璎珞,它叫
“ ”做 翥 ,这是皇家车队的特殊标志。由于是皇家车队,因此要求它们行走起来必须平稳,
“ ”于是在马身之间以胁驱 相隔。这样,可使马匹保持一定的间距,如果它们离的太近,胁
驱就会扎疼它们。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的面积为2.3 平方米,最厚处为
4毫米,最薄处为2毫米。发现它时,它已碎成了 199 块。但在修复时,发现华盖是一次
“ ”烧铸而成。这个华盖就像一个龟壳一样,俗话说的好: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这表明
秦始皇希望自己永远长寿。这个车厢是由前驭式与后乘式两部分组成。后乘式里边非常宽
敞,人在里边可以坐卧凭依,非常舒适。在后乘式前面以及左右两侧各有三个车窗,门开
在后面,门窗都是可以灵活启闭的。车窗上有许多小孔,这样不仅可以用来调节空气,而
且可以在车内看到车外的景物,在车外却无法看到车内的情况,设计科学、合理。车轮上
的辐条共有 30 根,象征一个月的 30 “ ”天。我们再来看一下安车上的驭手。他头戴 冠 ,表
明是一个将军级的人物。1984 年邓小平阅兵时,为他开车的就是一个中央首长。因此,安
车上这个驭手的身份也就勿庸置疑了。这个驭手俑身后佩带着一把剑,剑鞘与剑是连在一
起的,拔不出来。这是因为秦始皇生性多疑,特别是荆轲刺秦王以后,他更害怕有人暗杀
他。因此驭手俑佩带的是假剑,一方面可以不失其威严,另一方面呢,也不必担心被暗杀
了。这辆车的时速可达每小时35 公里。当 秦始皇的 是虎 开道,豹尾在后,气时 车队罴势
浩浩荡荡。但是秦始皇当时乘坐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安车。据史书记载,秦始皇
“ ”的车队共有 九九八十一 辆车,而秦始皇乘坐的,则是由六匹马驾辕的一辆纯金的金根
车。它可能也被作为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品埋在了秦陵的附近,说不定到不久的将来便会
发现。希望到时候各位能够再来一睹皇家车队的迷人风采。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陕西秦兵马俑的导游词(精选27篇)西秦兵俑的游篇陕马导词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遗址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想应该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始皇这个人。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创立者,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于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的都城邯郸。他13岁时就继承了王位,但是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直到22岁的时候才举行了加冕仪式,开始正式亲理国事。他执政以后,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9 页
大小:5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