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优质精品多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编辑:新版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优质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
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
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优质优秀 5篇,希望能够帮
助到大家。
高一 史会考知 点 篇一历 识 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
“ — — — ”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
——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赢政规
“ ” “ ” “ ”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 皇帝 ,自称 始皇帝 ;秦始皇规定:皇帝称 朕 ;秦始皇首创的皇
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
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唐朝时:中书省掌决
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
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
“ ”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
直接管理)。
5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北宋初年,宋太
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
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
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
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
度从此被废除。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
“ ”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 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 、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
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
专制制度达到顶峰,8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
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消极:皇帝既
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
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
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
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
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 ”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 黄金时代 。公民大会
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
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 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
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对外扩张的
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
内一切自由民);
6①、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罗
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
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
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
袖担任。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
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
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3、美国1787 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 年;地点:费城 主要内容:规定联邦的行政权、
立法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 “ ”年宪法体现了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联邦政
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
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美国的最高司法
机关是联邦法院。
5、美国联邦制的实行,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的过于集中,既团结
了各州,又给各州一定的自治权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行政权力归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
两院制议会。
7①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皇帝拥有
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
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 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 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
①史实 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③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1894----1895 甲午中
④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
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2、1842 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
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
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1895 年《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④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
国的侵略要求(开设工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 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 ”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
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
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
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到 19 世纪80 年代,俄国共侵占我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4、1840
年至1900 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显
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台湾人民的
“ ”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反
封建)5、1851 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
国政权的初步建立;1853 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
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1856 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 年天京陷
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
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
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1859 年洪仁王干提出了《资政新
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
标签: #总结
摘要:
展开>>
收起<<
编辑:新版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优质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优质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一史会考知点篇一历识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32 页
大小:72.2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