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

免费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范文海网的会员 s99”为你整理了这篇 20xx 年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
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xx 年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
现将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20xx 年,对我们来说是极不平凡、极其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大战大考、砥砺初
心使命,任务之重、强度之高、挑战之大前所未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疫
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事业发展不动摇,全心全意护佑群众健康、用心用情服务民生发
展、外引内育推动产业升级、因势利导促进化危为机,为我市首位度支柱产业高质量发
展、经济社会快速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筑牢了基石、提供了保障。在省对市综合考评
“ ”中,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获评优秀档次; 世界中医药之都 规划年度任务 110 项除 4项因疫
情影响未完成外,其余 106 项全部完成。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应势施策,慎终如始抓实抓细疫情防控。
“ ”按照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的总要求,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工
作,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是迅速打响阻击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同时间
“ ” “ ”“赛跑、与病魔较量,严格落实 四早 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创新实行 五集中 六个一
”律 ,在全省最早改造建成市级集中救治医院、最早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最早成立大数据
比对专班、最早建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制度,广大医护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
而上,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 1个月的时间控制住疫情蔓延,用 43 天时间实
“ ”现住院患者 清零 ,全市 108 个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康复,自去年2月15 日至今未有新增确
“诊病例。二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坚决落实 外防输入、内
”防反弹 策略,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面摸排管控重点人员,对排查出的1334 名入境
人员和 120xx 名中高 地区人 , 真落 健康管控措施; 格 口冷 食品和高风险 员认实 严 进 链 风险
“ ”非冷链货物监管,实行 批批覆盖 核酸检测,累计采集检测样品 14.37 万份;加强涉疫物
品管理,及时有效处置了厄瓜多尔南美冻虾、4S 店外包装、山东奶枣等涉疫物品输入事
件。严格大型活动监管,取消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扎实做好医院、学校、商场超市等重
“ ”点场所防控工作。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 邻长制 基层防控体系,编制《亳州
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和12 个操作手册、制作实战视频教学
“ ”片,并纳入全市 一月一课一片一践 观看学习。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规范发热
门诊设置,持续加强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能力建设,建成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全市日检测
能力按 10:1混检可达 110 万份,累计核酸检测 115.97 万人份。四是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
“ ”作。按照国家 三步走 方案要求,千方百计采购疫苗,着力提升接种能力,持续加快疫苗
接种工作,共到货疫苗307480 支、接种 299340 剂次,其中第一批重点人群除有禁忌症等
“ ”不适宜接种的情形外、实现了 应接尽接 。
二、坚持加大投入,多措并举补齐卫生资源短板。
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公共
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 63 “亿元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 三年提
”升、两年巩固 行动,加快推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截至目前,筹建的 84 个项目中已开
工建设77 个,其中县区级筹建79 个、开工建设73 个;市级项目中市妇幼保健院已投入使
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市中医院二期等项目已开工建
设,全年新增医疗床位7060 张、总数达 29547 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55 张,完成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补短板任务。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持续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
准化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达到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和省基本公
“ ”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其中符合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 基本标准 的 12 “ ”家、 推荐标准 的 4
家。谯城区古井镇中心卫生院、涡阳县石弓镇中心卫生院、利辛县王人镇中心卫生院创成
二级综合医院。三是加大卫生人员补充力度。深入推进编制周转池使用,加大公立医疗机
构招聘力度,加快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工作,扩大本地高校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年底全市执
业(助理)医师、中医师、注册护士分别有11350 人、2269 人、12757 人,每千人口分别
为2.14 人、0.42 人、2.39 “ ”人,超额完成 十三五 规划目标。
三、坚持纵深推进,蹄疾步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紧盯医改各项重点任务,深化综合改革,不断释放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动能,14 项重
点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71.82%、县域内就诊率87.11%,均居全省前列。
一是持续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利辛县和谯城区启动实施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
县区建设全覆盖,全市共有县域医共体12 个。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均与省属公立医院建立
了医联体,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共建立松散型医联体41 个、紧密
型医联体2个、专科联盟 30 个。二是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加强党对卫
生健康事业的领导,全市 12 家公立医院全部完成党组织书记、院长分设,并将民营医院
党建工作纳入管理指导范围。主动将政治监督谈话向基层延伸,实现政治监督谈话全覆
盖。依托市人民医院,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着力提高综
合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依托市中医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打造省级中医
“区域医疗中心。三是加快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亳州市促进 互联网+医
”疗健康 发展实施方案》,接入医疗卫生机构1564 家,日均抽取数据 230 万条,电子病历
数据库汇集就诊数据 15.92 亿条,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向群众开放、开展精准
扶贫和医保智能审核试点等提供数据支持。20xx 年共为基层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 11.59
万例,发放使用电子健康卡100.58 万次,智医助理建设并列全省第一。
四、坚持绣花功夫,精准发力决胜脱贫攻坚。
围绕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少生病,持续深入推进健康脱贫工程,为全面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了卫健力量。一是深入开展基本医疗有保障专项行动。组织近
6000 名基 工作人 聚焦八个方面 困 逐一核 ,共排层员 对贫 户 查 查问题 15011 条并全部整改到
位;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在岗村医养老保险
待遇。20xx “ ”年市卫生健康委被评为亳州市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争当十大工程先锋 先进集
体。二是积极开展慢病、大病分类救治。加大贫困户慢病证办理鉴定力度,做到有病办
“ ”证、无病结论。在全省率先开展贫困人口慢性病用药 长处方 、行动不便慢病患者送药上
门、严重精神障碍关锁患者解锁救治等工作,20xx 年共救治34 种大病 46903 人。5年来,
亳州市因病致贫返贫人员核准率、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四种重点慢病患者应签尽签率、
大病专项救治率均为100%,均在全省排名第一。三是深入推进乡镇敬老院医养结合。出台
《农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规范》,推动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连通、特困养老与社会养老连
通,提升特困老人供养标准,保障医护人员收入待遇和敬老院经费投入,实现 137 家公办
敬老院与乡镇卫生院融合发展。目前全市集中供养五保老人6671 人,其中全失能868
人、半失能844 人、全自理4959 人,有意愿入住率和满意率均为100%,集中供养率位居
皖北和皖中第一。
五、坚持强基固本,扬亳所长锻造产业优势长板。
依托道地药材主产区、饮片加工核心区和药材交易集散地的优势,加强中医药产业的战略
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市现代中医药产
业规模达 1450 亿元。一是规范中药材种植。建成中药材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中药材
“初加工产业园,探索 公司+”“基地 公司+合作社+”农户 等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
集约化、绿色化发展。20xx 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1.3 万亩、约占全省的 60%,标准
化种植面积38.2 万亩;现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 余个、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433 家。二
是做精中医药制造。以省级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主阵地,推进医药制造集聚发
展,持续做大产业集群、提高集聚度。20xx 年,基地产值348 亿元、增长 14.2%,税收
7.3 亿元、增长 20.8%,总投资 20 亿元的太阳升国际医药产业园等25 个亿元以上重大药业
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项目37 个,新增规模以上药业企业24 家。巩固提升全国最大中药饮
片产业集聚区的影响力,积极发展精制饮片、配方颗粒等,现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70
家、年产能 100 万吨;6家企业进入省级配方颗粒试点,已完成 1602 个标准制定,992 个
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积极引进优势药品品种,113 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
性评价合作协议、3个品种正在办理上市许可持有人变更;引进创新药品种 3个,22 个药
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支持饮片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现有药品生产许可企业203 家,
成药生产企业21 家,在建、续建成药生产线企业39 家,中成药、提取物、保健食品等生
产企业占比50%以上。三是壮大中医药贸易。抢抓首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
机遇,持续壮大有形市场,积极培育无形市场,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
地和中医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xx 年,我市线上线下中药材交易额达 1060 亿元,
线下市场约787.4 亿元,外贸进出口实现 3“亿美元;N+50”交割仓布局已在20 多个主要
药材产区开展交割交易服务;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年成交总量 30.2 万批、成交总额7.3
亿元。20xx 年药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共签约项目95 个,总签约金额达 657.6 亿元。
六、坚持协同联动,千方百计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聚焦我市中医药产业在科技创新、健康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短板不足,深入挖掘中医
药独特的卫生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潜力,推进创新、协调、
融合发展。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加强平台建设,完成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并加
快市场化进程,启动建设亳州高新医药公共研发平台,新增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现
有涉药类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 27 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2个、省级企
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9 个、CNAS 认证检测中心 2家,高新技术企业61
家、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6家,离岸孵化中心 4家。着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建成亳州市网
上技术大市场,推介10 “ ”项科研成果在 抓创新、抗疫情、促发展 科技成果展示发布暨项
目转化交易会上发布。着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的亳州学院中
“ ” “ ”医药学院正式启动筹建。二是努力补齐 药强医弱 短板。强力推进中医药 三名工程建
摘要:
展开>>
收起<<
【概述】“结合当前工作需要,范文海网的会员s99”为你整理了这篇20xx年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正文】20xx年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现将全市卫生健康及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关工作总结如下。20xx年,对我们来说是极不平凡、极其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大战大考、砥砺初心使命,任务之重、强度之高、挑战之大前所未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事业发展不动摇,全心全意护佑群众健康、用心用情服务民生发展、外引内育推动产...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作者:shokzz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4.5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