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精品多篇)

免费
导语: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
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事 位 位 置 施方案 篇一业单岗设实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xx]70 号)和《山东
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根据《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要求,结
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岗位设置的总体要求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岗
位设置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
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
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
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创造性,增强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岗位设置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
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和完
善岗位管理制度。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意见,
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
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三、岗位类别设置
4、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种类别的岗
位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5、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
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 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
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 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
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 50%。事业单位设置的主
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
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
高层次人才。
四、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
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 10 个等级。我县事业单位管理岗
位分为 5个等级,初次设置按现有县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
别对应六至十级职员岗位。
9、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
领导职数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
10、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
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 13 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 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位包
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 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
分为 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
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1、根据国家规定的 1:3:6 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
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县属事业单位 1:3:6,乡镇属事业单位
0.5:3.0:6.5。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县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
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 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 2:4:4;八级、
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 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 5:5。
12、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每个事业单位确定一个为主的专业技术
职务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 80%。辅系
列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3、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 5个等级,即一至五
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般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
的5%左右,主要在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
领域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置;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
勤技能岗位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5%左右;四级岗位按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 40%的比例
设置。
15、各乡镇、各单位在设置具体岗位时,可根据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功能、规模、
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在不超过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国家和省颁布的行业岗位结
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设置。
16、经批准设置的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
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由核准机关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岗位基本条件
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
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8、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
以上文化程度,六级、七级、八级管理岗位,还须分别在七级、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
作三年以上。
1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
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
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
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职
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
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2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职。其任职应具备下列条件之
一:
(1“ ”)入选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
才。
2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摘要:
展开>>
收起<<
导语: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事位位置施方案篇一业单岗设实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xx]70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根据《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岗位设置的总体要求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通过实行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等级控制,组织引导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9 页
大小:58.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