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景点导游词(通用21篇)
VIP专免
3.0
2024-08-18
999+
69.44KB
1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魅力安徽景点导游词(通用 21 篇)
魅力安徽景点 游 篇导 词 1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而茶文化也是一支奇葩,太平湖茶
文化具有独特性。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介绍的是采茶习俗
1、看戏:
茶区有采茶前看戏的习俗。20 世纪 30 年代,太平、石埭一些大茶庄,于每年春茶开
“ ”园前举办 财神会 ,从芜湖、南京请来戏班演戏,茶农过足戏瘾后,背篓上山采茶。丰
年, 于茶叶采制出售后, 班演 或自演自 ,以示 祝。还 请 戏 娱 庆
2、购物:
茶区多为深山区,长期交通闭塞。茶农每年于采茶前,往返数十里路,备足整个茶季
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后再开园采茶。馄饨挑子,货郎担子也于茶季纷纷到茶区赶场做生
意。备足生活用品再采茶的习俗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70 年代。
3、采茶:茶区学校还有放茶假的惯例。从旧时的私塾、学堂,到建国后的公办学
校,每逢茶季放假 10—15 天,每逢茶季,茶农不仅约请亲戚朋友协助采茶,还从皖北、
沿江的贵池、青阳、枞阳等地雇佣年轻女子帮助采茶。长此以往,每到茶季,帮工采茶的
客籍姑娘结伴来茶区采茶。茶农于开园的第一天,备足酒菜,置办开园酒,招待采茶人。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平湖人的饮茶习俗
1、清饮绿茶:境内居民自古习惯清饮绿茶。史载,三国时县境属吴地,境内居民始
饮茶,至唐,饮茶之风兴起。至宋,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历
经元、明、清,直至 20_年,除 乱重灾年份外, 茶之 , 久不衰。战 饮 风 经
“ ”旧时贫穷人家饮粗茶,谓之 老瓜片 ,富裕人家用细茶。20 世纪 80 年代后,尖茶、
细茶、名茶进入平常百姓家。粗茶汁多味浓,惯以壶沏之;细茶味淡香浓,多以杯泡沏,
“ ”民间谓之 粗茶细吃,细茶粗吃 。
夏季饮茶,以清饮绿茶为主,兼饮菊花、麦冬凉茶,防暑降温。农民上山下地耕作更
离不开茶。农村饮茶大多习惯茶壶沏泡,少数人家沏泡杯茶待客。
冬季饮壶茶者,常以火桶煨之或茶桶焐之,以保持热量,随喝随倒。
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 逐步改 杯茶。 境有喝大碗茶的 俗,多 于 站 、乡饮镇习见 车 码头
田间劳作、施工现场、茶棚茶摊。喝大碗茶,方式虽较粗犷,但它简便易行,贴近生活,
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与称道。
境内有以茶代酒习惯,一些因病、因量或忌酒之人,在酒席上为不失礼节,以茶代酒
应酬。
2“ ” “ ” “ ”、饮茶健体:境内人有饮 朝茶 、 午茶 、 夜茶 的习惯。清早洗漱后,沏上一杯
高山茶,茶香扑鼻,佐以生姜、大蒜、面食等茶点,细品慢咽,情趣盎然。此乃健身之妙
“ ”道,民间故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饮 之说。有时午饭后,浓茶一杯,可消食健胃,夜幕降
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昼劳作的疲倦顿消,取而代之的是逍遥,轻松与惬意。冬夜,热
茶伴火炉,融融暖流弥心田。饮夜茶,讲究个舒适随兴。
3、施茶行善:唐天宝年间(742~755),境内居民就把施茶作为行善积德之举而为之。
行善之人多在山岭关隘和路口要津建茶亭,设茶棚,供过往行人休憩解渴。后人一直传承
施茶行善之美德。不论是茶摊、茶棚、小吃、店铺,还是平常人家,只要有人寻茶解渴,
一概施予。
20 世纪 80 后代后,境内旅游快速发展,旅游景区施茶卖食的去处随处可见。
4、逢事必饮:亲友聚会聊天要饮茶,家族议事要饮茶。田区插秧要吃开秧开门茶;农
村建房要吃上梁茶;“ ”乔迁新居要吃乔迁茶;“ ” “ ”举行婚礼,夫妻要喝 交杯酒 、 和气茶;生
子添口亲朋贺喜要吃口子茶、满月茶;老人做寿吃面饮寿茶;老人辞世,都以茶烟敬谢前往
悼念者和助事者;酒席前后主人要摆上茶点、茶具,供客人饮茶。
中国是礼仪之邦,黄山人也十分注重茶礼
1、客来敬茶:客气人家还配以水果、瓜籽、花生等茶点。若是远客、稀客,主人还
“ ”要用鸡子茶 (糖水蛋)“招待。贵客临门,正月来客,举行婚礼,亲女婿上门,讲究吃 三
”茶 ,即枣栗茶(蜜枣煮板栗下茶)、鸡蛋茶(以五香蛋下茶)和清茶。春 期 , 友串节间 亲
“ ” “ ”门,总要先泡一杯茶,然后端上内盛茶点的 七子盒、五子盒,(均为糕点盒、前者分 7
格,后者分 5格)“品茗叙谈,相互祝愿新年幸福,恭喜发财。大多数人家还给客人端上 茶
”叶蛋 (又名五香蛋)“ ”,谓之 端元宝(祝客人发财意)。
2“ ” “ ” “ ” “、以茶纳聘:订婚称 下定、定事 ,又称 吃茶 。古代黄山脚下订婚叫 纳
” “ ”聘。 吃茶 一语可追溯至元代。男方送往女家聘礼中的茶叶或茶籽,其意为借茶树不可
移植,象征婚姻坚定不移。所以在彩礼中回送茶叶或茶籽,成为农村订婚一大习俗流传下
“ ” “ ” “来。建国后,茶纳聘的习俗逐步淡化,但还有人称女子订婚为 吃茶 、 受茶 。姑娘 受
” “ ”了茶或吃了茶 ,即言其已订婚。
3、借茶行礼:旧时,晚辈对长辈往往以茶行礼敬孝。婚嫁新娘,第二天清晨向双亲
行跪礼敬茶,表示尽孝的开始。同时,还为住在家中的亲戚中的长辈敬茶,先敬舅舅(民
“ ”间称娘舅大似天),然后按辈份大小、依次进行。长辈受茶后,要掏出红包放于新娘托
的茶盘内。晚辈与长辈之间,发生口角或闹出矛盾,调和人嘱晚辈或欠理方端上一杯赔理
茶,跪敬长辈,主动认错,以求亲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若长辈接杯饮之或置
之,即表示长辈原谅晚辈,重新和好。
4、用茶祭祀:境内以茶祭祀大致有祭祖、祭神两种形式,以祭祖为多。清明、冬至
上坟或除夕吃年夜饭前,祭祀者备以糕点、米饭、菜肴,配以茶水、酒水,上坟或在家祭
祀祖宗。有的地区老人辞世设灵堂时,桌上除摆设菜肴、米饭外,还摆上茶水、酒水这类
的祭品。用茶作祭大多在茶碗、茶杯中注入茶水,也有的只置茶壶、茶杯作象征,还有生
前嗜茶的忘故者,其后人将他生前用过的茶壶、茶杯作为陪葬品置于寿材中。早在宋时,
黄山僧人就开始植茶,用途大体有三,一曰自饮用于提神咏经;二曰创收,用于置办香火;
三曰祭神,用于祭祀佛祖,此习俗一直传承于世。
5、以茶相赠:两晋时,江南地区流传以茶相赠。人际交往,茶属馈赠佳品。给长
辈、师长赠茶,表示敬重;给领导赠茶表示尊敬,无阿谀奉承和行贿受贿之嫌;给同事好友
赠茶,表示友好,友谊长存;给晚辈送茶表示关爱;相互赠茶,还能起到宣传促销作用。境
内人们将茶作为土特产品相赠历史悠久,且源源流传。
魅力安徽景点 游 篇导 词 2
踏上火车,直去芜湖。物转车移,车内的气息虽然让人窒息,但窗外急速变换的风
“景,足以让你抗拒睡意的侵袭。快看,青山!”生命在那刻惊艳,对于一个平原长大的孩
子,这无意是最大惊喜。山虽然不高,但它具备山所有的一切要素:时而平缓时而陡峭的
走势,山中炊烟缭绕升起的人家,遮天蔽日的郁郁丛林,这一切都在眼底掠过。
“夜幕笼罩下的芜湖长江大桥,即便你看不到它宏伟的体魄,但也足以感受其宏大 一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师大校园跟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坐落在市中心似乎少拉点半山半校的氛围,炒的火
热的情人坡也没有太多的浪漫与唯美,到是树木参天,郁郁葱葱,廊腰缦回给拉丝丝慰
藉。
清晨登山倒是别有风味!占据半个赭山的师大后山,是那样的幽静,走着曲折漫长的
石级,捋过茂密葱茏的林子,那刻你会误入庐山或黄山仙境。在突然与必然之间传来几声
鸟鸣,仰面过去,鸟儿已在透过层雾的阳光下嬉戏。伴着几片秋叶的落下,微风拂过脸
“ ”“ ”旁,那刻你会为 鸟鸣山更幽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局叫绝。
翻过围墙也许对我是一个大的挑战,但是赭山公园的魅力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在巨大的空对地的撞击之后,惊喜也是让人承受不了的。看看这些高入耸天的老树,
足以让人乱想:该有几百岁拉吧!纵横交错的石道,一直延续到山顶:那不是醉瓮亭吗!当
年的白 老 儿 在发 头 还吗?“ ”野芳发而幽香,嘉木秀而繁阴 ,一路嗅来,到没有登百级而腿
‘ ’ “ ”酸的感觉。站在醉瓮亭上,那刻才领会 一览众山小的深意,芜湖的繁华尽在眼底:今
日明月照古人,鸠兹繁华却续今。
沉睡的赭山也伴随着雾散日烈被慕名而来的游客吵醒。
“ ”坐落在市中心的镜湖倒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质,清澈如镜的湖水,
岛中的林阴鸟鸣,让你感觉独处与相容是那样的完美。夜幕下的镜湖并不寂寞;划船嬉戏
的闹声,波光闪动下城市夜景。此刻荡舟湖心,你会有审视世人与社会的感觉,似乎繁华
与梦幻就在一水之 ,你恰就是申 度世之人。间 时
到芜湖如果不去长江那可是一大憾事。
穿过大学城来到江南小村,有着跟北方不同的淳朴民风。沿着长满灌木野草的菏塘,
翻过第一道河提,扑入眼帘的是广阔无垠的柳林草地。此刻你会感叹路在何方,踏着厚厚
“的草地,倒是有种红军过草地的意境。 看!”还有沼泽浅塘,大家可小心拉,跟着我走。
摘要:
展开>>
收起<<
魅力安徽景点导游词(通用21篇)魅力安徽景点游篇导词1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而茶文化也是一支奇葩,太平湖茶文化具有独特性。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介绍的是采茶习俗 1、看戏: 茶区有采茶前看戏的习俗。20世纪30年代,太平、石埭一些大茶庄,于每年春茶开“”园前举办财神会,从芜湖、南京请来戏班演戏,茶农过足戏瘾后,背篓上山采茶。丰年,于茶叶采制出售后,班演或自演自,以示祝。还请戏娱庆 2、购物: 茶区多为深山区,长期交通闭塞。茶农每年于采茶前,往返数十里路,备足整个茶季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后再开园采茶。馄饨挑子,货郎担子也于茶季纷纷到茶区赶场做生意。备足生活用...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