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免费
我们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 我们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当这个问题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以下一些画面,譬如孩子上学前自
己会整理好书本和校服,放学后第一件事是能自觉的完成作业,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身
心健康,学习成绩好,为人处世懂礼貌有爱心,乃至于我们还会畅想将来他们考上好的大
学,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合适的年龄找到另一半然后结婚、买房生子等等。一句话概
括起来,那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听话、懂事、省心的孩子,他的人生将会一帆风
“顺。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好管教的时候,最常出现的口头禅不就是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
不听话呢,这件事说过几遍了?;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吗,难道爸爸妈妈不是为了你好
” “吗?;一天到晚就是替你操心,能不能让我歇会? 看来大部分时候我们真的很想要个 听
”话、懂事、省心 的孩子。但是当我们真的把培养孩子的目标不知不觉的往这三个关键词
——上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三个词全是作为家长的需求,听话 意味着事情说一遍就记住
——了,不用扮演唐僧了,天天唠叨;懂事 意味着不用我天天给你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自
——己会明辨是非了;省心 意味着开始有主见了,学会独立处理问题了,不用事事来麻烦
我了。这样的孩子堪称完美,还需要父母的教育吗?显然在现实中,孩子不可能是十全十
美的,这样的目标只是我们家长的需求,是家长逃避现实的表现。所以我们得想一想:孩
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下面我想把我们家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我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分享,看看能不能为上
述的问题找到一些答案。
“ ” 一、 听话 和良好习惯的关系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认同,孩子应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饭前洗手,按时上学,遇
人懂礼貌等等这些在卫生、守时、礼仪上的习惯。同时肯定都认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如果方法错了,往往在我们坚持培养孩子这些所谓的好
习惯时,在把孩子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时,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 比方说,我们
家孩子小的时候,我和他妈妈就希望他早点养成一些好习惯,这该怎么样,那该怎么样。
天天会说给孩子听。所以经常出现,他一犯错,我们就制止他,告诉他这不对,那不该,
搞到最后他还没尝试过的行为,刚一出手,就被我们反对了、否定了。时间长了,孩子觉
得他自己做什么都容易错,做什么都不对,那就开始变的不那么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了,不
那么自信了。本来好奇心驱使孩子探索这个世界是天性,却被我们一次又一次为了培
“ ”养 好习惯 的管教中,被扼杀了。以至于到了孩子 4岁的时候被爷爷带去玩具店,却不敢
面对老板说出自己想要什么玩具,只敢躲在爷爷身后指一指的时候,我是真的内心很难
受,同时意识到我们做错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被初为人父的我一点点给消磨掉的。从那
件事以后,我和他妈妈都努力改变之前的做法,首先肯定他的想法,肯定他的行为,那怕
是错的,也先鼓励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再替他做决定,不再替他规避风险。等他做完
了,尝试过了,再找机会和他一起讨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在外活动时,有机会
都鼓励他和陌生人交流;放学后陪着他,鼓励他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玩。这样,他在父母的
肯定中,在和陌生人接触中,在和同龄人的交流中,逐渐的胆子变大了,孩子才开始慢慢
的有所转变,性格也逐渐偏外向一些。恢复了自信心。可以说这是我和他妈妈在养育孩子
过程中最痛心的一个教训。当别人夸我们家孩子好听话的时候,对于我和他妈妈而言真的
“ ”只能是苦笑。因为这样 听话 的孩子,对孩子而言有什么好处?孩子不需要事事替他想
好、安排好的父母,他更需要自己尝试、自己学习,这个过程对于他的成长十分重要。
所以简单的要求孩子听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不听话才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要按照自
己的思维去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将来独自走向社会的必经阶
段。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学会接受和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自己承受犯错的代
价,从而学会辨认对错,最终从正确的行为开始走向拥有良好的习惯。父母在这个过程
“ ”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放手,不能越俎代庖。因为比起一个 听话 的孩子,我们更需
“ ”要培养的是一个 自主性强 的孩子。
“一般自主性强的表现有 1,积极主动,情商高;2,语言发达,善于交际;3,思维好有创意,有
探索精神,爱实践;4,自我要求高,自律性强;5, ”能够独立自主专心的去完成某件事 。对
比这些特点,晗烨在这个方面有些地方表现还不错,从一年级开始每天自己收拾好第二天
“上学的东西,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先写作业,去年开始每天自己的袜子自己洗。但是离自
”主性强 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是我不再焦虑和着急了,因为我相信目标正确了,再加上
正确的方法,孩子们的成长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哪怕他差一点,达不到,我也能接受
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儿子。
“ ”二、 懂事 与说教时机的关系
孩子不懂事,我们就反复的说教,甚至气头上还动了手。但是事后发现于事无补,孩子依
旧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父母双方互相看着对方,眉头紧锁,心想这打也打了,骂也骂
了,道理也讲了,到底我们该怎么做呀?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家,有时候会产生深
深的挫折感,深感当父母不容易,我们当的是不是很失败呀。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感
觉如果对孩子说教的内容没错,却迟迟看不到效果,原因可能在于说教的时机不对,正确
的时机是产生教育效果的关键。
首先孩子屡教不改,当我们发现他再一次犯错的时候,怒不可遏,声音提高了八度,甚至
直接一巴掌过去了。大声的质问,为什么又犯错,没跟你说吗?想象一下那时候自己的表
情,在孩子眼里,他会是一个什么感 。我想他首先感 到的 是害怕,有恐惧的情觉 觉 应该
绪,再加上强烈的质疑否定他,孩子还会产生抵触的情绪,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又恐惧又
抵触,他脑海里根本不会去思考犯错的事情,他只会本能的想尽快离开这个场景。那么在
前面酝酿了一个这样的气氛后,后面父母再选择按下心头的火气,耐心的说教,讲道理,
我想这个时候孩子是蒙的,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的,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效果。
也就是说,要想我们的说教产生效果,首先父母的情绪得稳定,然后得建立在孩子愿意接
受的基础上。带着恐惧和抵触的情绪时,是没有效果的。那么时机的选择上何时才是好的
时机呢?我的理解从本质上讲,好的时机一定是父母真正的从尊重孩子开始,一定是从充
分的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开始。甚至有时候家长要善于创造出这样的时机。谈到尊重孩
子,我们挺难做到和孩子之间真正平等的对话,因为平等意味着父母也要承认有时自己也
会和孩子一样会犯错,通常一句这是为了你好,就毁掉了所有的说教,孩子需要的是感受
“ ”到 你为了我好 ,而不是单纯的从耳朵听到这句话。不让我玩游戏,不让我买新玩具,这
怎么说是为我好?我想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玩游戏这件事上,曾经我就粗暴的狠狠的打了孩子一顿,从小到大少有的几次挨打,这算
一次。打完的结果是没过多久孩子依旧很爱玩游戏,同时知道爸爸会严厉的惩罚玩游戏的
人。由于害怕被发现,就自作聪明偷偷的玩,可见打孩子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我再次发现
他玩游戏的时候忍住怒火,没有打他,等我平静下来以后告诉他,小孩子玩游戏本身不是
一件坏事,我并不反对玩游戏。但是要建立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前提
下。跟他商量以后每天作业都没有差错,每天完成一定的家庭劳动,那么周末可以获取一
定的时间玩游戏。这个时候,孩子是放下了抵触的情绪的,因为他获取了最重要的信息,
爸爸不反对玩游戏,玩游戏不是一件坏事,然后充分尊重了他想玩爱玩游戏的意愿,给了
他机会看到能玩的希望。所以后面这个措施激发了他改进作业每天都有错的毛病,但是这
还没完全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自制力特别差,经常玩的忘乎所以,忘了时间。而且逐渐
出现为了达到玩游戏的目的,对家庭劳动敷衍了事。后来我又跟他讲,你也知道沉迷游戏
是不好的,会把人玩废掉。孩子说废了是什么意思?我说废了就是只想玩游戏,什么都不
会,什么也干不了,一辈子成为游戏的奴隶。别的词可能不敏感,但是奴隶这个词,孩子
反应很大,他说不好,我不想当奴隶。我说那好,我们再想办法学会控制自己。他表示愿
意接受建议,没有那么为难的表情。试想一下,当我们再次发现他玩游戏时,又是打又是
“骂,结局会是什么?或者直接一通说教 作业做完了吗?老师教的都会啦?怎么又想着玩
”游戏,多想想怎么读书啊,玩游戏将来有什么出息? 等等。可以想象,这么大的孩子肯
定不会再继续听我们说了,甚至会有些烦,或者干脆不理我们。因为你让他产生我是一个
玩物丧志的坏孩子,我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我是一个让爸爸妈妈失望的人,孩子被否定
的这么厉害,心理本能的是会抗拒会抵触的,那后面再说什么都不会有效果的。当然玩游
戏这件事,在我们家孩子身上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过程中甚至还有反复,这也是考验我
们家长的时候,你是否有耐心一直关注着他,你是否能坚持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你是否创
造和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去和他沟通,我只能说,教育从来不会给我们来一个一蹴而就的快
感,它只能是折腾和煎熬中静待花开。
另外一件事也说明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我们家孩子很胖,按医学上的指标属于肥胖儿童,
作为他的父母内心是很着急的,前 2年这种情绪我们是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孩子了。现在孩
子自己就认为他是个大胖子,不健康,会被人嘲笑。所以当我们限制他饮食、提高他运动
量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他强烈的反弹。事后想想,我们提要求的时候太强硬,太不顾
“ ”及他内心的想法了,一句 这是为了你好 你就得听我的,不听就是太不懂事了。意识到这
个原因后,我和他妈妈开始委婉多了,更多的是商量的口气。上周,他上完篮球课,跟着
有个作文班要上,中间来不及回家吃饭,以前通常都是带点蛋糕之类,上周我同样带的这
类食品。一接到他,他就问吃什么,我说蛋糕啊,他满脸的委屈道,我以为可以吃学校旁
边的煎饼呢。换做以前,我就会说煎饼里有肉,晚餐少吃肉,不然又长胖了。那么他也一
定会不开心,但是这次我说煎饼也可以,我怕来不及,先预备点蛋糕给你。他一听首先就
放下抵触的想法了,因为他感受到我尊重他的想法了,接受他的提议了。事后的结果,让
“我很欣慰,我把车开到煎饼店,他一看人很多,主动说 爸爸,算了吧,人太多,待会上
”课要迟到了,我就吃蛋糕吧 。从这以后,我愈发体会到,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孩子是
“ ”多么的重要,因为当我们真正把他们当做是一个通情达理, 懂事 的孩子去沟通的时候,
“ ”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是一个惊喜,他们就真的是一个 懂事 的孩子了。
三、 省心不等于成功,有爱方能致远
前面我们畅想孩子的未来,可以看到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校=好的工作=好的将来=幸福的
人生。可以说拥有了好的成绩的孩子会让父母省很多心。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都很无
奈,突破不了成绩至上这种观点的束缚。我们家也一样,我也不是让大家不关注学习成
绩,而是想强调一下除了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培养,还应该逐渐让他们懂得,内求梦想、
摘要:
展开>>
收起<<
我们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我们希望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当这个问题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以下一些画面,譬如孩子上学前自己会整理好书本和校服,放学后第一件事是能自觉的完成作业,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好,为人处世懂礼貌有爱心,乃至于我们还会畅想将来他们考上好的大学,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合适的年龄找到另一半然后结婚、买房生子等等。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听话、懂事、省心的孩子,他的人生将会一帆风“顺。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好管教的时候,最常出现的口头禅不就是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件事说过几遍了?;这么大了还不懂事...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5.0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