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意识

免费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意识
云南省南华第一中学 李菊香
新课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航标。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我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
笔者以为,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需要有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生命意识、效
率意识等。
一、课程意识
“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有事有物,更有人的存在。即课程不只是 文本课
” “ ”程 ,更是 经验课程 ;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
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
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课程也因此成为开放的、动态的、不断生长的
综合系统。在这种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
断提升与建构的过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触及教育的内核,课程改革才能获得最终的成
功。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教师首要的是树立课程意识,学习课程理念,从传统教学观的束
缚中解脱出来,把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使之成为课改的前提和基础。
二、资源意识
许多教师把教科书看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殊不知,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中的一种,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系统给师生提供了不可限量的资源,当然还有其他形态的资
源,如社区资源等。因此,树立资源意识,选择、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是教师必备素养。
除了常规的校内、外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外,广大教师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种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第一是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教师是重要的课程
资源,如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学修养、个人素质等;第三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
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性向、兴趣动机等;第四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和
开发。
三、生命意识
关注、改善、提升学生和教师在学校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是新课程改革亮点之一。首
先要改变传统教学心目中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的状态,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
命个体来看待,促进学生发展,宽容个体差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适合学
生特点,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呈现生命态。其次要改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变知识的传授
者、各种教育要求的执行者操作者为教学活动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使教师在教育
实践中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欢乐,体验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因此需要教师树立生命意
识,从生命的高度关照教学生活,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成
为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四、对话意识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尊重主体、体现创造性、
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显然,对话教学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意味着教学从传递
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知识不再是教师以独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静态的书本内容,而是
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广大教师应树立
对话意识,将对话教学理念贯穿到自己教学实践中去,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互动交流
的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生生对话以及反思重建的自我对话。
五、效率意识
新课程改革对革除传统课堂积弊效果明显,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缺乏
本质上的认识,许多课堂只是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并未真正触及实质,课堂教学效率低
下。因此广大教师应树立效率意识,进行有效教学。新课程观认为,所谓有效教学,是为
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说来,有效
教学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
“ ” “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能简单的把 效益理解为 花最
”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与学习过
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科学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
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关注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
日常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有效。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一直都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座右铭,所以笔
者坚信,树立了以上几种意识,加上教师充分准备、有效引导、及时测评、反思提升,在
新课改大潮中脱颖而出就会成为必然。
标签: #教师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几种意识云南省南华第一中学 李菊香新课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形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航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我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笔者以为,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需要有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生命意识、效率意识等。一、课程意识“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有事有物,更有人的存在。即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经验课程;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课程也因此成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8.4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