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免费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范文海网的会员 cnpecwangjie”为你整理了 10 篇学习《中小学教育
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学 《中小学教育 戒 ( 行)》心得体会习 惩 规则 试 1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试行)》(教育部令第 49 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
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
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
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 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
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
”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
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强调,
“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 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
”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
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
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
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
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
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
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
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
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
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同时,《规
则》也强调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教师无过错的,
不得因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规则》还明确了教育惩戒的
相关救济程序,并鼓励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规则》将于 20xx 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
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
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
良好教育生态。
学 《中小学教育 戒 ( 行)》心得体会习 惩 规则 试 2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
行)》自20xx 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
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
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
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
“ ”助,甚至 谈管色变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
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
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
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
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
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
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21 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
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
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
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
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
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
对和思考的问题。
“ ” “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 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 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
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
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
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
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
”室 。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
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
“ ”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 破罐子破摔 ,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
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
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
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 ” “ ” “ ” “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 耐心 、 感化、 引导 、 说服 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
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
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
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学 《中小学教育 戒 ( 行)》心得体会习 惩 规则 试 3
“ ” “ ”学校教育要强调 以人为本 ,但也必然强调 师道尊严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
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戒!
爱和惩戒,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
戒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就不是
完整的教育。
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必要的惩戒,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必
要的惩戒,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成就孩子最好
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吧!
学 《中小学教育 戒 ( 行)》心得体会习 惩 规则 试 4
20xx 年12 月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9 号令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
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
站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学校规范办学
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接地气的要求: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
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是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惩戒规则也是给家长
的一把保护伞,是促进家校共育的一盏指明灯。
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龙成凤,光耀门楣;每一位老师更是对自己的学
生倾注心血:学有所成,为国争光。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无疑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又搭建
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空。
城南小学副校长:陈嫄
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
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在使
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
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
“ ”伤害了自己。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 戒 。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
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
效果。
摘要:
展开>>
收起<<
【概述】“结合当前工作需要,范文海网的会员cnpecwangjie”为你整理了10篇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正文】学《中小学教育戒(行)》心得体会习惩规则试1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11 页
大小:48.9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