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力调查报告范本多篇

免费
[导语]就业力调查报告范本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
助。
就 力 告篇业 调查报 1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
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 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
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
上问卷调查,共有 548 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
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
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
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 ”一、多数学生对于 务实 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
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 ” “ ”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 先就业后择业 、 先择业后就业 、 继续深
”造 ,它们分别为 41.76%、28.57%、27.84%。 示,在面得就 力 ,多数学生表调查显 业压 时
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 继续深造 ,这选项占 27.84%,有过四分之一
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
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
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
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
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
“ ”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 非风险化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
出,22.92% “ ”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 不容乐观 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
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
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 66.54%。 明两个 :这说问题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
“ ” “ ”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 自我发展 、 自我实现 的需要密切相关。二
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
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 ”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 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
”或事业单位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 “ ” “ ”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 、 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重点考虑。两
项占的比例分别为 36.62%、26。
与学生 就 考 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 和能力的体 作 重点考 因这 实际 业时 虑 值 现 为 虑
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
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
“”“”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 自我 而非 社会 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
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 44% “ ” “ ” “的学生认为 经验及实践能力 为最重要的因素。而 学历、毕
” “ ”业院校或专业 、 应聘技巧 则各占10.48%、10.34%、12.69%。 可能与用人 位在招聘这 单
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 就 素 的 价都有比 明确的 ,明确自身的 与劣 。对业质评 较认识 优势 势
(1) “ ” “ ”多数学生的优势为 理论基础 、师范技能 。
(2) “ ” “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 实践能力 、 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
别达到了33.07 和30.69; “ ” “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 创新能力 、 实践*作能
” “ ”力 、 专业知识与技能 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 7。其 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总
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 方面学校教育滞后,
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
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
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
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就 力 告篇业 调查报 2
超三成自考毕业后才参加工作的自考毕业生工资在 xx 元以上;六成自考毕业生在国家机
关、企事业单位就业;xx 年自考毕业生就业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省自考办
昨日向媒体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悉,这是我省首份关于自考毕业生就业的
调查报告。
自考后就业三成月薪超 xx
调查数据:多数自考毕业生工作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工作后选择自考的被调查者
中,40%月收入在 1500 元以上,46.44%月收入在 1000 元至 1500 元之间,月收入在1000 元
以下的仅占13.7%。自考 后才就 的自考 生收入情况比在 自考 生更毕业 业 毕业 职 毕业
好,18.5%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上,月收入 xx 元以上的占 34.8%,56.17%的被调查者的月收
入在 1000 元至 xx 元之间,而月收入在1000 元以下的仅占9%。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分析认为,在目前大学毕业生起薪越来越低的现实下,自考生的工资
水平却出现了增长。这是因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后,去考取更
高的学历。在拥有了经验和学历之后,他们肯定会选择高于原来岗位工资的目标跳槽,工
资也就实现了步步高。
就业状况好于科班生
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我省xx 年毕业后才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绝大多数在毕业当年就实现
了就业。95.2%被调查者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3.3%于xx 年就业,1.5%于xx 年实现
了就业。
部门分析:根据调查数据,省自考办分析认为,xx 年我省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明显好于
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少自考毕业生原本是专科在读生,在学校里一边上大专课程,一边通
过自考拿本科文凭,毕业时就有了两本文凭。这是不少自考毕业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
一。
近两成毕业后得到升迁
调查数据:18.3%的被调查者自考毕业后在工作职务上有了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由
前的毕业0.7%上升到 1.9%,中级管理人员比例由毕业前的 14%提高到毕业后的 22.3%,一
般员工由毕业前的 79.1%下降为69.6%。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有关人士认为,现在不少自考生来自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自考所
学专业对个人的就业或职务(职称)升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调查数据:在 47.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看法的同时,有 16.5%认
为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依然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普通高
校毕业生。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毕业生的当前的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
度不如全日制重点大学毕业生。
就 力 告篇业 调查报 3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将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充
分就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总
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我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
施,根据省政府领导意见,由省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
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的平稳发展
根据中央部署,自 xx 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
“优先战略,确定了 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
标签: #调查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导语]就业力调查报告范本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就力告篇业调查报1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共有548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3 页
大小:52.7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