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旁观者读后感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第一篇:《旁观者》读后感
读书笔记:《旁观者》
书评人: 仇勇
——我是一个保守派,总是抵制一切流行和畅销的东西,有时这会导致我错过一些好东西
好东西呐!
比如,我最近才看完德鲁克的《旁观者》,那知道原来写得这么有趣,这么好,立刻进入
我最喜爱的书籍的前 10 名?? 嗯。尽管它真的已经是一本很红很红的书,但我仍要记下我
特别有感触的部分,也推荐大家来读:
1 “奶奶还时常语重心长、若有所指地告诫孙女辈: 姑娘啊,出门时要换上干净的内衣裤
”——哦。天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多么懂得体面和体贴的奶奶啊,真是生动而严肃的人生
第一课!所以,真正的着装品质体现在内里。
2 他们的世界很小,但是自成一格、团结一致,而且敬业、自重,虽无财富可言,但都懂
——得中庸和节制。 这些形容欧洲 17 世纪纺织手工业者的词汇,是已经失传的可敬的职
业品德,不过我觉得,在我工作周围的媒体圈里,还是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
3 “ ” ——纳粹却是一股来势汹汹的 未来的浪潮 。 一般观点认为纳粹暴露的是人性中深藏
已久的恶的一面,是旧世界里的鬼魅阴影。但我亦同样确信,这其实是现代社会的现代
病,它是与工业时代的文明相伴相生,也是大众人的暴政力量的显现,即个人被集体所统
治,被吞没,和不得不屈服。
4 因为她的教导,使我一生都懂得欣赏工艺,看到干净利落的作品不禁为之欣喜,并尊重
这样的技艺。 最后我发觉,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让我学到:高品质的教导与学习,充
——沛的活力与乐趣,这些都可并行不悖。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吧,它不是让你学到具体
的知识,而是让你了解到如何去欣赏、接纳世界并与之互动。而所谓学习,并非是苦难的
行军,而应是学会如何生活。
5 千真万确的是:没有人忽略弗洛伊德。大家都很郑重地讨论他,然后决定加以排拒。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许知远,尽管有许多人崇拜他,也有许多人故意在提到他时表现
得不以为然,但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代言人,他的优点和缺陷都代表了这
们这一代人的特征。我相信,多年后,大家还会这样谈论他。
6 但我还是要说,这样的理论仍然非常迷人,透露出不少玄机,而且深深地触动人性。
——这句话仍是评论弗洛伊德的,尽管后者的学说有时代的局限,但仍是 19 世纪最重要
“ ”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而我尤其被最后一句触动人性 的评语所感。
7 那次战争带来的最大的伤痛,并不是毁灭了想要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希望,而是杀死了许
——多本来能拯救欧洲的人。 优美的贵族传承和文化积淀,如果你想找到同样的人一
叙,恐怕只能去那些沉睡着亡灵的墓穴中了。
8 那件事不提也罢。我们 5 ——年前就知道会发生了。 德鲁克在这里描绘了一位牛逼的杂
志主编,在 1927 年年底,这家名为《奥地利经济学家》的杂志在准备年终特刊,这位
波拉尼主编为此提出的 4个主题是:中国形势(张作霖、将介石们的军阀内战)、全世界
农产品价格滑落(意味着将面临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俄国的斯大林和共产主义革命、凯
恩斯的经济主义。编辑们纷纷表示不解,认为应该在年终特刊时塞入一篇论述当年夏天奥
地利进行的内战的文章,或是德国战后赔款的评论,但波拉尼先生的回答就是:这些我们
5 年前就知道会发生了。 所以,我们应该讨论更重要的话题,那些注定从现在开始到 5年
后会发生、会影响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事情。
9 一种没有糖分的男性魅力。他那无可比拟的风骨与内心的纯正比起学术分量所造成的冲
——击力要来得深远。说到糖分,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一位同学??号称小男子汉??
10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得考虑到傻瓜 因为事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
来完成。 好的商人,以及杰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的思考方式都像亨利伯伯,起自某一个
特定的、非常具体的东西,最后终于得到一个准则。凯尔斯达特之所以反对这个计划,
就是因为其中太过复杂、太多假设。 我们已经过度依赖没有经过试验的定量分析、倾向
对称而纯粹的正统模式、从假设而非从经验去推论,并且从一个抽象到下一个抽象概念,
离具体事物越来越远。从很早以前开始,我就不靠自己的小聪明赚钱了。我希望自己是
“ ” “ ”因为做 对的事情而获利。 我们已经把 符号看做是 真实 ,而所代表的物体却成了影
——子。 德鲁克在这里描述了他24 岁-27 岁时所服务过的一家神奇的公司里遇到的神奇
的人,并由此学到了商业的第一课。这里有很多条箴言我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但老实说,
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思索半天。
11 如果我们不用4个小时好好地安插一个职位,找最合适的人来担任,以后就得花几百个
小时的时间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我可没这么多闲工夫。你们说的这位史密斯先生的记录
可真是辉煌灿烂,但是,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会碰上这么多的危机,之后又处理得天衣无
——缝? 以上这两句话都出自通用汽车历史上最伟大的 ceo 斯隆。在我看来,摘自不同地
方的这两句话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我们总是看到危机出现才意识到制度设计的重要,而
好的制度设计的最大效用就是避免危机出现;同样的,我们总是看到灾难发生时的救火英
雄,却常常忽略那些把火苗歼灭于萌芽状态的优秀的日常管理者。
12 ——他在这儿树立了这么多的敌人,连我都看他不顺眼,这样他是无法发挥才干的。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且口没遮拦的小伙子提出了一项大胆而鲁莽的建议,结果惹恼
了包括斯隆在内的多位通用汽车的高层,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叫他滚蛋。但斯隆却把他调往
——另一个有上升空间而自己并不直接管理的部门,容人之量,爱才之心 看到这里,人人
都会心生敬服之意吧。
13 如果一个决策的层次高到要我亲自参与的话,最好多花一点时间。要是不值得这么做,
我们自会把这个问题丢回去。我们做的决策实在是不多,没有人能做出一大堆决策而做得
——好的。我们最好了解我们必须决定什么,以及关于这个决策的所有重点。 身在最高位
的领导者如何掌握细节,以及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细节。
14 “ ”常常有人问我,最佳管理工具是什么?答案就是:斯隆先生的助听器。
第二篇:旁观者:德鲁克大师管理回忆录书评
“ ” “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度洞察力的 旁观者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
”者亦是如此。 这在《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封面上的一句话。拿到这本书,
因为以前没有对这本书表示过太多的关注,便以为这和德鲁克大师之前的书籍一样,在直
白的教人们怎么管理。但是细看之下,原来这真切地德鲁克对于个人经历的回忆,只是讲
述了众多有趣的故事。当看到德鲁克在书中说到,这不是他最重要的一本书,却是他最喜
爱的一本时,我心里开始对此表示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怀着愉悦的心情看完第一遍时,
很多有趣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耐人寻味。但是为了找寻出德鲁克对于管理的蛛丝马迹,
我再次翻开了这本书籍。第二遍阅读,我从故事本身找寻到了很多东西,终于明白,这本
书不仅是德鲁克在默默回忆,也在向我们传达着管理的真谛。
《旁观者》这本书刻画的都是德鲁克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他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
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初读之下,我们首先是被
这些有趣的故事吸引的,无论是看是愚笨的奶奶,还是倔强固执的郝姆,亦或给予作者巨
大帮助的两位老师,当然还有给了德鲁克众多思考的名人们。这些,不仅是德鲁克带给我
们的有趣的故事,也让我在阅读中思考到了细微却又无比深刻的管理哲理。似乎德鲁克就
是用一个个看似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一条条管理思考当中,去寻找那些耐人寻味的
管理技巧。 读《旁观者》这本书,还应该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个深刻透彻的认识,才能
够逐渐从每一个故事中领悟作者那种细致入微、无孔不入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当然,德鲁
克这个管理学大师对于众多管理者来说,都是值得崇拜的偶像,他一生致力于管理学的研
究,写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管理的实践》这些管
理学上的著作。这些书籍,都让管理者们找到了众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但是,正如德鲁
克自己所说,在众多管理学的书籍当中,《旁观者》也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因为,
我从这里面读到除了生活,还有无比深刻的管理思想。
作为一个石化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一个党政工作的带头人,我深知管理工作的重要,在
团队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管理方法,都会给党政工作带来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孜孜
不倦地寻找着能让我做好党政领导工作的方法,这些,在
我看完《旁观者》这本书后,终于有了一些看似模糊却又清晰的认识。
将一个个看似奇特、不且实际的故事讲述出来,却让读者在深思之后,发现其实这些故事
都与自己的生活或者管理工作有着出奇的相似,透过这个相似点,读者可以清晰地从故事
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点,受到启发,让思维豁然开朗,这就是这本书的一个独到之处。
正如大多数的感受一样,做管理,首先就要学习德鲁克这样的做人方式。在《旁观者》
中,我们看到了德鲁克讲述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对于我们认识德鲁克
而言,这只是一个表象。为什么德鲁克能够有着这么多多姿多彩的回忆,并且把每一件不
同寻常的事情都经过了深层次的思考和解释。就像是在奶奶的那个故事里,奶奶那些愚蠢
的举动在于我们看来,似乎是很搞笑的事情,但是,细想之下,诸如奶奶要银行存一堆杂
物而言,这切切实实在现实当中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奶奶是一个不折
不扣的神经质人物。而奶奶的众多行为如果搬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不被人们理解的,但
“ ”是,德鲁克却没有单纯的叙述这些 可笑的故事,而是在一笑置之以后,展开了更加深刻
的思考,当我们都为德鲁克的这个本奶奶感到莞尔时,德鲁克偏偏从他这个笨奶奶这里领
悟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而德鲁克回忆的关于奶奶的这些故事,又让我对德鲁克细致入
微,深刻透彻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深深折服。他的这种洞察力,正是如今众多管理者们需要
的东西。这个故事的关键就在,如果我们每一个领导都对身边的同事和下属们保持密切的
关注,观察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并且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找到一些自己该学习或者该指
正的东西,这样的领导关系似乎会很快成为一种融洽的伙伴关系。这种管理方法,才可能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一篇:《旁观者》读后感读书笔记:《旁观者》书评人:仇勇——我是一个保守派,总是抵制一切流行和畅销的东西,有时这会导致我错过一些好东西好东西呐!比如,我最近才看完德鲁克的《旁观者》,那知道原来写得这么有趣,这么好,立刻进入我最喜爱的书籍的前10名??嗯。尽管它真的已经是一本很红很红的书,但我仍要记下我特别有感触的部分,也推荐大家来读:1“奶奶还时常语重心长、若有所指地告诫孙女辈:姑娘啊,出门时要换上干净的内衣裤”——哦。天晓得会发生什么事。多么懂得体面和体贴的奶奶啊,真是生动而严肃的人生第一课!所以,真正的着装品质体现在内里。2他们的世界很小,但是自成一格、团结一致,而且敬业、自重,虽无财富可...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8 页
大小:48.6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