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档案管理 为部门赋能增效
VIP专免
3.0
2024-08-17
999+
39.61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民政事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是民政事业有序发展的关键。做好档
案工作能提高民政工作效率,保护好民众的利益,不斯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合理引用新科
技技术,为民政工作的稳步开展助力。
一、实施背景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贯彻中央档案局国家档案馆和省、市精神,
“ ” “ ”紧紧围绕存史资政育人和四个 好 、两个 服务 目标任务,做好档案管理,为部门赋能增
效。让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更加简单便捷,构建档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成立由民政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
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实行民政局重要档案资料集中统一管理。建立了专门
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管理设施,保证重要档案材料不散存于智能科室或工作人员手中,
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二)构建档案管理体系。一是注重建章立制。建立以综合档案室为核心,涵盖全科室的档
“ ”案馆网体系,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 的基层档案工作格局。依据《档案
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各科室负责人担
“ — ”任本科室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 局 科室 二级档案管理网络,确保层层有人负责、
级级有人落实。二是加强督导考核。把档案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并与科室负责人年终
绩效直接挂钩。建立档案动态检查督导机制,列出问题清单,逐项跟踪督导整改,以点带
“ ”面促整改提升。三是提升专业水平。坚持 一年一大训、半年一小训 ,通过专题培训班、
线上视频等方式积极组织民政局及下属单位全体成员,进行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全员档案
意识和业务素质,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员成为档案收集的参与者,
确保档案 料的 全完整。将档案工作培 入民政局年度 培 划,加大培 力资齐训纳 业务 训计训
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累计培训 600 余人次。
(三)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一是做实档案征集。一方面,把好数量关。进一步明确各类档案类别和时间,拓宽收集渠
道,丰富收集内容,特别是养老服务、区划地名、志愿者服务、低保等事关民生的文件材
“ ” 料,做到 应收尽收、应归尽归 。 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组织爱心人士、社工、志愿者先
“ ”“ ”“ ”“ 后开展了 春节送温暖 幸福敲响五保老人门 金晖助老献爱心 全国扶贫日 金秋慰老
”“行 结对+”接力 等活动,进行动态拍摄记录,进一步丰富了民政档案资源信息库。另一方
“ ”面, 把好质量关。按照 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要求,推动声像、
文件、实物等多方面档案收集机制。二是做强档案保护。坚持适度超前、安全可靠原则,
大力推进综合档案室建设,每年组织开展 2 次档案安全隐患集中大检查活动。三是做优
“ ” “档案管理。做到科室档案互联互通,打造 一站式服务 ,实现查档随时随地、阅档打印
”相结合 ,打破科室壁垒,实现档案利用服务跨科室共享,实现了档案更好服务群众的初
衷。今年以来,已为干部群众提供工作查考、退休待遇等档案资料查阅服务 200 余次。
(四)提升档案服务效能
“ ”一是服务科室发展。紧扣民政服务特色,围绕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做文章,针对低保、
区划地名、养老服务和社会组织等科室,形成完成的档案管理链条,真正做到用档案记录
民政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对档案数据的进一步梳理,极大地提高了各个科室的工作效率,
提升了民政服务水平。二是服务文化赓续。紧扣新时代民政服务主体,围绕文化记忆主
体,以档为媒留住文化记忆,抒写美丽篇章。深挖档案价值,植入文化和传承融合发展的
“档案元素。不断加大档案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注重地域档案的展示和传承,逐渐从 村民
” “ ”要求查阅 转向 主动展示档案 ,将乡村自然风光、乡村记忆档案、乡贤名人档案、口述
“ ”历史档案等反映乡村特色的档案门类,通过文化作品编研、送档案下乡 等系列工程送到
村民身边。不断推动档案工作向乡村延伸,让档案成为展示乡村内涵、乡村文化的重要内
容。三是服务民生保障。落实省市县有关民政服务精神,留档相关低保、特困供养、临时
救助、基层治理和慈善组织等档案资料,为基层治理、低保申请等提供查询和留档,指导
民政相关科室规范整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基层治理等 10 类、86 盒(卷)档
“案。为民生保障提供了及时的档案服务。四是服务基层治理。探索建立 村村有档、户户
”可查 的全域档案体系。通过挑选家庭档案建档示范户,由点及面,推广户户建档,积极
探索区域内档案资源整合利用新模式,引导具备条件的镇街建立档案服务中心,将区域内
各层面的档案进行集约化管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将档案端口延伸至村(社区),实现
政策档案宣传入户、民生档案门口可查。通过收集整理农村宅基地、承包果园、婚姻、户
口等民生档案为村民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提供第一手信息,通过查阅村级档案,
直接解决土地、合同等纠纷 8 “ ”件,村民逐渐形成 跑信访办,不如查档案 共识。
四、效果及影响
民政局档案管理以专业完善档案工作体系,以特色集聚档案发展功能,实现从传统档案管
理向现代档案治理的转变。
(一)档案完整规范,为科室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及早介入。将民政档案工作与民政工作紧密结合,
实行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验收,做到民政工作实施到哪里,档案工作就
跟进到哪里,从源头上把好资源建设关口。二是及时跟进。民政档案组建了工作专班,定
期或随时到有关科室、镇街民政办指导、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纠正,对没有按时收
集整理的,深入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即刻整改,达到标准统一、资料完备、索引准确、
查阅方便的效果。三是适时移交。对收集整理的文书材料、业务材料,特别是照片、音视
“ ”频、实物等档案资料,进行集中检查验收,按照 一年一归档 的要求,及时集中管理。
(二)档案详实完备,为科室提供有效途径
依托民政档案体系,将1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养老、区划地名、基层政权等核心档
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所有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有效提升了档案的查询效率和现
代化管理水平。档案室保存的档案详实完备,使相关科室在解决低保、养老、区划地名、
基层政权等问题时有据可查、有根可循,相关档案资料均进行阳光公示,消除了群众疑虑
和上访苗头。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整合档案资源, 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把档案
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让人民群众成为档案利用的主体。
标签: #部门
摘要:
展开>>
收起<<
民政事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是民政事业有序发展的关键。做好档案工作能提高民政工作效率,保护好民众的利益,不斯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合理引用新科技技术,为民政工作的稳步开展助力。一、实施背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贯彻中央档案局国家档案馆和省、市精神,“”“”紧紧围绕存史资政育人和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做好档案管理,为部门赋能增效。让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更加简单便捷,构建档案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二、主要做法(一)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成立由民政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实行民政局重要档案资料集中统一管理。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