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须弥山石窟的导游词(精选5篇)

免费
固原须弥山石窟的导游词(精选 5篇)
固原 弥山石窟的 游 篇须 导 词 1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须弥山欣赏石窟艺术。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城北 55
“ ”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须弥山中的 须弥 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
“ ”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 宝山 诸峰的
峭壁上。须弥山山基由紫色砂岩、砂砾岩及页岩组成,海拔 20___米。这里峰峦叠嶂,怪
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
景区。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 477—499 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
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
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
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成为中国古代长安至关外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
院,历时已有 1500 多年。须弥山现存石窟 150 多座,分布在连绵 2千米的 8座山峰上,自
南而北有: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 8区。
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 年被国务
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_年被评定为全国 AAAA 级旅游景区。
固原 弥山石窟的 游 篇须 导 词 2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须弥山人口处的大佛楼(第五窟),请大家看窟内,高
达20.6 米的弥勒大坐佛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公元 849 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我
们如果要拍照请到下面的观景台上去拍,那里拍到的大佛像的效果很好,只见在朝阳照耀
下的大佛身披袈裟、头梳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更加神奇的是大佛散发
着金光,看起来更加雄伟、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
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较大的造像之一。将长焦镜头拉近观察,只见弥勒佛祖高大
魁梧,仅耳朵就有两个人高,眼窝直径 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
这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雕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髙超技艺和雄伟气
魄。据说,在明朝前曾建有三层楼阁对大佛进行保护,楼阁建筑的气势宏伟、壮观,故称
大佛楼,后来毁于1920___年海原 8.5 级地震中,现在仅能看到原来阁楼的木构洞眼儿。
除大佛楼外,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 14、24、32、33 窟为代表,多是 14.5 米见方
的中心塔柱式窟,也都值得大家细细欣赏。
各位游客朋友,须弥山石窟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须弥山佛教石窟艺术兴盛与古丝绸之
路关系密切。须弥山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
“ ” “ ”战略要地。 丝绸之路 开通后这里又成为 丝绸之路 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
“ ”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 石门关 ,
“ ”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 之称。石门关,是隋唐前后
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二是须弥山石
窟的分布格局与众不同,国内大多数石窟都开凿在一座石崖上,而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
相隔的八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
便游览。
固原 弥山石窟的 游 篇须 导 词 3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须弥山博物馆参观。该馆位于宁夏固原市,建筑面积
5558 平方米,陈展面积4500 平方米。博物馆由序厅和尾厅加上五个单元组成。第一单
“ ”元 路开通 。从公元前丝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始,通过场景复原、文物陈列手段展示了
“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给固原带来的文化经济繁荣。第二单元 佛教东传 运用场景复原、文物
陈列和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佛教从印度诞生并东传进入中原大地的历史进程。第三单
“ ”元 弥之光 再 了 之路上古原州商 如流、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须 现 丝绸 贾r展示了须弥山从
石窟初凿、兴盛、高峰期到衰落几个部分,反映了须弥山石窟发展的全过程。第四单
“ ”元 佛国众生 运用 版、石窟雕像复原、文物 列和多媒体演示等手段系 介 了佛国世图 陈 统 绍
“ ”界各类形象,是专题的佛教知识单元。第五单元 佛窟集萃 用图片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系统
地介绍了印度阿旅陀、阿富汗巴米扬和中国各具特色的 18 处著名石窟。陈展中运用科技
媒介、艺术创作、文化象征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丝绸之路文化和佛教石窟艺术,将游客带
进了全景式的探秘丝绸之路、欣赏佛教石窟艺术的殿堂。
固原 弥山石窟的 游 篇须 导 词 4
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
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
须弥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区入口处的弥勒大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 米
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
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
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 窟大坐佛
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
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
衣薄透体,自然流畅。
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
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
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固原 弥山石窟的 游 篇须 导 词 5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节日。开斋节,顾名
思义,即斋月期满后的第一天。古尔邦节在开斋后70 “ ”天,阿拉伯语 古尔邦 是宰牲的意
思,故又称宰牲节。圣纪节,每年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
诞生而举行。
回族在出生命名、婚嫁、丧葬等方面,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的小孩出生后,
“ ”要阿訇命名,谓之 经名 。回族青年的婚姻,在履行法定手续后,由阿訇主持仪式,诵读
“ ”《古兰经》,为其证婚。三天后,新郎新娘回娘家,叫做 回门 。回族丧葬为土葬,主张
素葬,不用棺木,遗体净洗后以白布包裹,埋于土穴中。亲人先逢七、后逢年祭之。回族
“ ” “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礼拜前要进行沐浴,小净 用汤瓶洗头、手、脚等处, 大净用吊罐
洗浴全身。回族庭院整齐干净,井然有序。挑水用的桶倒扣在石板上,从井里提水用的桶
挂在墙上,不能落地。
回族忌偶像崇拜。禁食自死物、血,猪、马、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回族以习
武健身为美德,故多高寿者。
在服饰上,回族男子多戴无沿小白帽或黑帽,称为礼拜帽。女的一般戴无沿撮口白帽
或盖头,将头发遮掩起来。盖头,少女一般带绿色,已婚妇女则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
回族妇女喜欢佩戴耳环、戒指、手镯和头饰。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固原须弥山石窟的导游词(精选5篇)固原弥山石窟的游篇须导词1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须弥山欣赏石窟艺术。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城北55“”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须弥山中的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须弥山山基由紫色砂岩、砂砾岩及页岩组成,海拔20___米。这里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0.3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