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24篇)

免费
美丽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 24 篇)
美 山西景点 游 篇丽 导 词 1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 20 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 1325 米,蒙山
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
凿了高 200 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
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
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 25 米,高 17.5 米, 部直径 五米。目前做颈 宽 为
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
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
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
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 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
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
高二百尺(合今制 59 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 30 米,按比例估
计原来的佛头高约 10 米,加上后世重修 筑的基座高时补 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
为46 米。20_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
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 12 米的佛 。头20_年10 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 559 年),北齐文宣帝
“ ”高洋赐额 开化寺 。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
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
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
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
“ ”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 说的就是蒙
“ ”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 晋阳西山大佛 。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
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
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
“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 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
”通蹊,依山刻像 ,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 559 年)。研究者据《北史》
“ ”中后主高纬 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 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
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
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
天统五年(公元 569 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
29.60 米, 深进17 米,平面大 半 形。佛像 部已 失,山与 部平 ,研究者约为 椭圆 头经遗 颈 齐
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
“ ”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 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 的断碣。蒙山大佛为
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 5米,高 2米余,有三条阴刻 。 部至腹部高项线 颈22 米,两
肘间距22.70 米。两肩平而 ,胸胛肥厚宽,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
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
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 12 米、宽2.80 米,保存 完好。佛像施禅定印。较为
右手长 3.10 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 3米, 跏结
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
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
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
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
“ ”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 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
冈石窟第 20 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 30 米。研究者按照双肩 度宽18 米估 佛像 部高度大计 头
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 40 米,加上后世重修 增砌的时6米高的基座, 高度大总
约46 米。 与史籍的 有所不同。唐代的《冥 》 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这记载 报记辑书 记载
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 0.295 米,唐代 中蒙山大佛的高度记载 为 59 米,比蒙山大佛的实
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 米 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计 为 66 米;也
有媒体计算为63 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 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 ”米 。 些媒体由此这 认
定,蒙山大佛比 55 米高的阿富汗巴米 大佛 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 山扬 还 乐
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 66 米)将蒙山大佛称
“ ”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 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
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
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
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 2.50 米,宽1.85 米,是预
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
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 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
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 2.97 米, 深进2.99 米,高 2.94 米,四角 尖 。 方形攒顶长
的窟门高1.74 米、宽0.97 米、深 0.52 米, 两 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 斗, 斗之上门 侧 栌 栌
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
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
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 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 年)建,赐额
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20_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
年(620_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 年)佛阁废毁,
乾宁二年(895 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 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
(1368 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 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 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
”阁 ,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 200 “ ” “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 雁塔蜂台,修 鹿
”苑鸡园 。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 ”庄严阁 等建筑塌
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
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
知。
1980 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 “年顺势探索 大
”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 8丈,头部尚未找
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
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
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美 山西景点 游 篇丽 导 词 2
各位游客:
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中国台湾,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
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倘若您是一位历史、文学、绘画、雕
刻、书法艺术爱好者,来西安而没去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将会十分遗憾。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 15 号,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
起来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陈列为主,并进行综合陈列的历史文化宝库。西安
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 1087 年),历经900 多年的
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 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
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1961 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
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文庙的历史沿革】
各位游客,前面已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 和西安碑林经说过 庙 ;日址上建立起来
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也就主要分成两部分。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
也就是文 ,参 里就像是 看主 前的序幕。庙观这 观 戏
文庙就是孔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游客
们还在车上时就能发现这里是一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式的古建筑群,不亲历这绿树成
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谁能相信在繁华的闹市区竞有如此幽静的场所?
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建有孔庙,规模最大的要算山东曲阜的那座了。我们面前这座西安
孔庙始建于宋徽宗赵信崇宁年间(公元 1102—1106 年),由唐长安国子监旧址,也就
是今天的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一带,移建于此,历经元、明、清各代,屡屡修葺,依然保
“ ”留着其巍巍雄姿。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 孔庙,
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墙根下那几棵古槐有人说是唐朝末年所植,距今已有
1100 多年历史,被称为太庙古槐,而今也按重要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三学街—孔庙大门—木牌坊】
横在大家面前的这条路,叫三学街。三学街不长,却能引发怀古之幽思,常令游客流
连忘返。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西安府辖的长安和咸宁二县的学府,相继迁移至文庙
两侧,遂有一庙(孔庙)三学(咸宁学、府学、长安学)之称。三学街的称谓也就一直延续下
未了。今天,这里已成为西安古文化艺术的集中地之一,文房四宝、文物古玩应有尽有。
摘要:
展开>>
收起<<
美丽山西景点导游词(精选24篇)美山西景点游篇丽导词1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部直径五米。目前做颈宽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6 页
大小:101.9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