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精选33篇)
VIP专免
3.0
2024-08-17
999+
72.66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精选 33 篇)
感 中国人物朱彦夫先 事迹 篇动 进 1
“ ”身穿开线的毛线背心,披着薄棉军大衣, 穿 着解放鞋的两条假肢并立床前,端坐床
“ ”上的朱彦夫,似乎随时都会披衣下地,抬 脚 出门。
“ ”很想回去看看。 4月1日,朱彦夫说,想去曾经热闹一时的张家泉村夜校旧址走
走,去流水淙淙、繁花朵朵的大寨田逛逛,去看看乡亲们。只是看看。
乡亲们也惦记着他。从张家泉村嫁出去的蔡淑英一直念着朱彦夫的救命之恩。她
“ ”说, 最近老是从电视上、报纸上见老书记,特别想亲眼见见他。
朱彦夫不当村支书有 32 年了,大伙儿为啥还惦记着他?
“为群众做事,干不干,实不实,带头不带头,境界不一样,影响不一样,结果更不
一样!”沂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黄雪颂说,朱彦夫干村支书 25 年,光假肢就磨坏了 7
副。他带领乡亲种植苹果和花椒,绿化荒山近千亩,在贫瘠的山地上造出一块块旱涝保收
“ ” “的 小平原 。至今,当年种下的果树还在开花结果,造福村民。 朱彦夫心里装的都是群
”众,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样的人,过上一百年,大伙儿也能记住他。
“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没有脚,却为群众趟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他与群众
一 苦、一 、一 干,以 行 践行了一名基 干部冲 在前、 民的 任担块 块过 块 实际 动 层 锋 务实为 责
”当。 黄雪颂说,朱彦夫值得沂源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桑梓店村村支书滕长利了解到朱彦夫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他告
诉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朱彦夫刚回村当支书时,每月拿 36 元的伤残补助金,是乡
“ ”里唯一吃 皇粮 的,可他竟然也是全村欠债最多的人。
钱都去哪儿了?
1956 年,朱彦夫倾尽积蓄凑了172 元,在沂源农村办起了第一个图书室;大女儿朱向
华出嫁时,村里打井修渠正到关键时刻,他把手里的钱都贴到工程上,没给一分钱嫁妆;
村民蔡淑英 10 岁时,先天性心脏病发作,他揣上抚恤金及时送医,蔡淑英得以脱险。
群众有苦,他自己难甜;群众受穷,他心里难安;群众有难,他慷慨相助。滕长利说,
朱彦夫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关心群众胜过自己,赢得了父老乡亲发自肺腑的拥护
“和爱戴。如果我们所有的村支书,能做到像朱彦夫这样,一心为民、从不为己,学习他
真正植根人民、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的崇高品质,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我们广大的
农村基层,会不会比现在更有凝聚力?” “滕长利又仿佛是喃喃自语,哪怕,只是做到一部
分呢?”
“什么是幸福?”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朱彦夫的热潮之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
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发出这样的疑问?毫无疑问,朱彦夫用一辈子的实际行动作出了他
的回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群众着想、为百姓谋福。
“现在有些价值观认为,幸福就是房大不大,钱多不多,为追求幸福不择手段,甚至
”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也如此。这是享乐主义的幸福观。王忠武认为,当今中国,亟需补
“ ”足 精神的短腿 。
“要像朱彦夫那样,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
帮群众所需,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不图虚名,不辱使命。如果没有奉献精
神,作为执政党就没有感召力,作为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和前途。要实现中国梦,广大党员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朱彦夫奉献本位的价值观。王忠武说。
感 中国人物朱彦夫先 事迹 篇动 进 2
29 日下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济南
军区政治部和淄博市委共同举办的朱彦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济南举行。
报告会前,省委书记姜异康亲切会见了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一行。姜异康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朱彦夫同志就是其中之
一。朱彦夫同志的先 事迹,体 了一名共 党 的 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进现 产 员坚 现
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
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让我们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
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
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姜异康强调,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兰考的重要
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以先模人物为榜样,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宣传好、学习好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要求,精心
组织开展好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要把学习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各项工
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朱彦夫同志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
文化 省的 大 力。经济 强 强 动
省及济南军区领导高晓兵、孙守刚、孙绍骋、吕民松参加会见。
“ ”报告会上,沂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黄雪颂,济南军区 沂蒙旅 一营教导员汪祥松,
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大队长张茂兴,朱彦夫同志的女儿朱向欣,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
长于涛等 5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朱彦夫的感人事迹。报告感人肺
腑、催人奋进,会场一次次响起热烈掌声。
孙守刚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朱彦夫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
“ ” “的精神追求,像他那样,不断强化精神之钙,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
”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去拼搏、去奋斗;要学习朱彦夫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
高尚情怀,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与群众一块苦、一
、一 干, 苦 ,不辱使命块过 块 艰 创业 ;要学习朱彦夫同志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奋斗精
神,像他那样胸怀远大的理想抱负,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书写精彩人生。
感 中国人物朱彦夫先 事迹 篇动 进 3
“ ”缺胳膊缺腿但从不缺 钙 ,残躯不足30 公斤却意志如钢。济南军区原某师战士、一
级伤残军人朱彦夫谢绝特级护理,在沂蒙山一个异常贫瘠的小山村干成了一番事业。3月
下旬,记者采访时,人们用3句话概括他的传奇人生:参加战斗上百次,失去四肢和左
眼;担任村支书 25 载,治山治水拔穷根;宣讲千余场,著述两部书。
朱彦夫出生于1933 年7月,14 岁入伍,16 岁入党,先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中参加战役战斗上百次,3次荣立 功。战1950 年12 月,在异常惨烈的 津湖 役中,朱长战
彦夫所在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全连仅剩下一个弹伤遍体的朱彦夫。历经47 次手
术、93 天昏迷后,朱彦夫虽然醒了过来,但膝盖以下、肘部以下和左眼珠全没了,成了一
“ ”根名副其实的 肉轱辘 。
重度伤残,信念依旧。1956 年初,刚学会穿戴假肢行走的朱彦夫,毅然回到家乡山东
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第二年,朱彦夫被推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 25 年。
期间,他带领群众在石山中打出3眼深水井和 3个大口井,修建引水渠,彻底解决了祖祖
吃水辈辈 难问题;带领乡亲填平3条大沟,平整出近 200 亩旱涝保收的小平原,年增产粮
食数万公斤;带领群众种树、种果,绿化荒山 800 余亩,经济效益持续释放。现任党支部
“书记刘文合对记者说:老支书是个大能人,在他带领下,俺们村在全县第一个有了拖拉
机、第一个实现平均亩产300 ……”公斤、第一个通了电
1982 年,身患多种疾病的朱彦夫辞去村支书,乡亲们以为他要颐养天年了,不料他又
开辟了另一个战场:传播我党我军光荣传统。14 年间,他到军营、企业、学校,作传统报
告1000 多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期间,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朱彦夫,翻烂 4本字典,阅
读大量经典名著,用嘴含笔、用残臂夹笔,撰写出版了33 万字的自 体小 《极限人传说
生》。1996 年,他作传统报告时突发脑梗塞,从此半身瘫痪。出院后,他又口述了24 万
字的传记文学《男儿无悔》。
81 “ ”岁高龄的朱彦夫曾有多个身份:战士、支书、作家,而他最看中的是 战士 这个身
“ ”份。他说:战士就意味着冲锋,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今年 3月, 南 区党委和山 省济 军 东
委分别作出《关于深入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感 中国人物朱彦夫先 事迹 篇动 进 4
苏炳添,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打破10 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
4×100 米决赛中,代表中国队以38 秒01 勇夺亚军,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
男子100 米,9秒99,亚洲本土选手首次进入世锦赛决赛。
男子4X100 米接力,37 秒92,决赛获得银牌。20__年8月,在北京 巢 的世界田鸟举办
径锦标赛上,以往在世界大赛上默默无闻的中国男子短跑选手迎来爆发时刻,连续创造历
史。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角,苏炳添成为继刘翔之后中国田径的又一个标志性人物。
“ ”田径,一向被称为 体育运动之母。而在田径的各个项目中,男子100 米的地位堪称
“ ”第一,因其代表着人类在速度上的最高极限,被称为竞技体育皇冠上的宝石 。尽管中国
田径在女子中长跑和竞走等项目达到过世界领先水平,刘翔在男子110 米栏项目上的一度
摘要:
展开>>
收起<<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精选33篇)感中国人物朱彦夫先事迹篇动进1 “”身穿开线的毛线背心,披着薄棉军大衣,穿着解放鞋的两条假肢并立床前,端坐床“”上的朱彦夫,似乎随时都会披衣下地,抬脚出门。 “”很想回去看看。4月1日,朱彦夫说,想去曾经热闹一时的张家泉村夜校旧址走走,去流水淙淙、繁花朵朵的大寨田逛逛,去看看乡亲们。只是看看。 乡亲们也惦记着他。从张家泉村嫁出去的蔡淑英一直念着朱彦夫的救命之恩。她“”说,最近老是从电视上、报纸上见老书记,特别想亲眼见见他。 朱彦夫不当村支书有32年了,大伙儿为啥还惦记着他? “为群众做事,干不干,实不实,带头不带头,境界不一样,影响不一样,结果...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