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屯溪老街的导游词(精选10篇)

免费
徽屯溪老街的导游词(精选 10 篇)
徽屯溪老街的 游 篇导 词 1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
终年如蓝的新安率水。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 832 米,宽 5~8 米,是目前中国保
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
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
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
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
“ ”被称为 宋城 。元末清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 47 所店铺;清朝初期,老
“ ”街发展到 镇长四里 ;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
街的规模。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
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
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
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老街境内宽窄不
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
但是内有天井采光。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
“ ”为 宋街 。
“ ”如今老街恢复了原有的老字号店铺。如 同德仁 ,是清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开设
的药店,至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开辟了古董一条街、文房四宝一条街。 徽州四
”雕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等随处可见。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展现
着它耀眼的光彩,老街的魅力倾倒了国内外的旅游者和影视界,老街成为天然摄影棚。
俗称老街。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镇海桥,东止
牌坊碑记,全长 1273 米,宽 4.8--7 米。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保存完好,店铺鳞
次栉比,房屋檐口挑出80--100 厘米,可避雨遮阳。
这里全是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
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别致,热闹繁华,显示
“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别有情趣。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在专辟的一段 古
”代街 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
物。
屯溪老街起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徽州物资集散中心。老街店铺,密集紧凑,店
“ ” “ ”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 前店后坊 或 前铺后户 的经营格局和特色。建
筑高仅两三层,多为木穿榫式结构,石础、砖砌、马头墙、小青瓦、徽派木雕、金字招
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老街路面宽 5至8米,均用赭色的大块石条铺成,
雨后纹理清晰,洁净如画;人行其上,无喧无扰,空灵悠远,俨然回到古时,引发无尽的
……遐思 屯溪老街商贸城入口图片
“屯溪老街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被誉为活动着的
”清明上河图 。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整个老
街古色古香,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兴造了 47 所店铺,除部分自营业外其
余作为客栈,招徕客商,存放货物,促进了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清朝初期,老街发展
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
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国初年,黄山屯溪老街已
有"沪杭大商埠会"。
徽屯溪老街的 游 篇导 词 2
大家好,我是屯溪老街的导游张丽,希望我们一路合作愉快!
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屯溪老街: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
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绿水。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
长832 米,宽 5~8 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
业街。细心地朋友一定发现了,这里全是马头墙、小青瓦;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
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别
致,热闹繁华,显示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真是别有情趣啊。当我们踏着青石路漫
步屯溪老街,是不是仿佛突然间置身于明清徽州呢?古意盎然的茶楼酒肆、店铺字号、书
场墨庄迎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大家一定有种感觉:屯溪老街犹如一幅精巧典雅、古朴
“ ” “ ”徽韵的 清明上河图 。老街的当铺也是一绝。如 同德仁 ,是清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
开设的药店,至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开辟了古董一条街、文房四宝一条街。
“ ”这家名为 万粹楼 的博物馆,位于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面积20__多平方米,糅合了
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的风格。馆内陈列着主人收藏的大批文物,以及500 多件当
代名人字画、900 “ ”方珍 台。其中一方号称 歙 之最 的 台,重达贵砚 砚 砚 25000 多斤;而一般
的砚石最重只不过六七百斤,这块砚石出自婺源的龙尾山。万粹楼是国内少有的古建筑形
式的私人博物馆。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购物了,我们一个小时候见,祝大家逛的愉快!”
徽屯溪老街的 游 篇导 词 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张飞。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
码头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今天屯溪老街所在的位置。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
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这里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宋都大兴土木,大
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运输和征调到杭州。后来,这些工匠归返家乡后,便模似宋
城的建筑风格建造店铺,所以这些沿袭宋代风格的建筑被称为"今日宋城"。
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和水运交通的发展,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的商业街。元末明
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兴造了 47 所店铺,除部分自营业外其余作为客
栈,招徕客商,存放货物,促进了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
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
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国初年,屯溪老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传统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
派建筑特色。建筑体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朴。即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构成了徽
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
走向。
为了使街道与山水及后街等生活环境相沟通,老街有一些宽窄不一与街道交叉的巷
弄。
老街店屋多为单开门,一般为两层,少数三层,且都是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外
实砌扁砖到顶,每座楼两旁都有高封火墙,墙上盖瓦;店面门楣上布满徽派木雕,戏剧人
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隐现;楼上临街木栏与裙板,并安置有各种花窗,十分典雅;建
筑平面有沿街开敝式和内开天井式,即临街为可灵活装卸的排门,卸去排门,店堂全部展
开,便于营业;“内开天井即用天井采光,天井四周房顶的雨雪水均归落天中,谓四水归
”堂,是经商人图聚财之义而产生的。
老街街面的房屋均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由于老街保留
了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徽屯溪老街的 游 篇导 词 4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它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条河水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头发展
“ ”起来的。今天屯溪老街所在位置,开始时只是一段尺形的 八家栈 ,伴随着徽商的发展,
“ ”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的商业街,清朝康熙年间,老街已发展到 镇长四里 ,本世纪二
“ ”三十年代,已俨然有 沪杭大商埠风 ,其繁荣兴旺可见一斑。
老街从街东牌坊算起,向西绵亘 1.5 公里,路面全用浅赭色的大 条石 砌而成,块铺线
条方正清晰,街宽度至7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数为两层楼面的砖木结构,一色的徽
派建筑风格。白色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山墙前后长出房檐,店房廊庭前伸开
阔,门楼窗棂、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
“挂灯,飘拂着的犬牙形字号旗幡,无不透溢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因而,被誉为活动着
”的清明上河图 。
老街店面一般不大,但内进较深,有一连二进或三四进的,用天井连接,采光、通
“ ” “ ” “ ”气、排水都用内向构建手法,形成 前店后坊 、 前店后库、 前店后户 的特殊结构,更
“ ” “ ”为老街增添了 老滋老味。老街有老字号店铺数十家,其中同德仁 ,是清同治二年开设
“ ” “ ”的中药店,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饮誉世界的祁红、屯绿,多集散于屯
溪;“ ” “ ” “ ”徽墨、歙砚更是琳琅满目、 徽州四雕 ( 砖、 木、石、竹)产品及徽派国画、版
画、碑帖、金石、盆景、根雕随处可见。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现它那迷人的风采,
堪称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长廊。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徽屯溪老街的导游词(精选10篇)徽屯溪老街的游篇导词1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率水。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元末清...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0 页
大小:45.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