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河南红石峡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3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有关河南红石峡的导游词范文(精选 23 篇)
有关河南 石峡的 游 范文 篇红 导 词 1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
“ ”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 塞上碑林 。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
点之一。1992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 年申报国家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 年3月27 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
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
“ ”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 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
育家王森然先生 89 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
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
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 12 米,长 250 米;对面西崖高 18
米,长 248 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
“ ”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 文革 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 33 处,大
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 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
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 160 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
存大小题刻 120 余幅,其中东崖 85 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
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
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
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
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 ” “ ”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 地门 。从 天
” “ ”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 地门 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 1487 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
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
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
间开凿修建的。1673 “ ”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 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
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
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 ”河山千古 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
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 ” 功在名山 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李棠所书。李棠,14 岁时在榆林考中秀
才,18 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
“ ”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 。1899 “ ”年,书写 功在名山 ,赞誉刘宗周、高折
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 ” 大漠金汤 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
地险,坚不可摧。
“ ”力挽狂澜 ,这块石刻为 4月 林中学丁 班学生 刻 念。当 正 于大革命榆 级 毕业题纪时 处
“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 力
”揽狂澜 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
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 “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 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
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
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
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
“ ”有一年三月十六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 ,捐资金装圣母,粉饰
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
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有关河南 石峡的 游 范文 篇红 导 词 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榆林。我是夕阳红国际旅行社的金牌导游胡姐,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我们一起观赏古城榆林的胜景 红石峡。请随我来!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东西对岸红岩对峙,
“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的红石峡。《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 山皆
” “ ” “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 , 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 , 峡中榆柳荫
” “映,凫鹭唼呷 。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 长城
”第一胜景 。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
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
“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 西夏王李
”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 现碑已毁。
另一种说法是,1472 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
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
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
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
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叫广泽渠。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
“ ” “ ”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 天门 、 地门 各一,都是隧
“ ” “ ”道。 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
“ ”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 地门 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
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
“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 红山夕
”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
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 160 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
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
“ ” “ ” “ ” “ ”采飞扬,堪称壮观。 大漠金汤 、 长天铁垛 、天边锁阴 、 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
的险要;“ ” “ ” “ ” “ ”天外奇峰 、 翰海蓬莱 、天开画图、天成雄秀 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
的优美;“ ” “ ”中外统一 、 汉蒙一家 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
“ ”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 力挽狂澜 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
“ ”军驻榆时亲笔写的 还我河山 ,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
“ ” “ ”领左宗棠所题 榆溪胜地 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
“ ”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 红石峡 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
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红石峡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
浏览胜地,是塞上明珠。
各位游客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亲眼目睹了红石峡的人文奇观。此时你对红石峡更加
了解了吧。欢迎再次游赏,再见!
有关河南 石峡的 游 范文 篇红 导 词 3
“何年鬼斧劈层崖,鸦翼分来一线开。高挂珠帘飞乱雪,直垂银柱吼千雷。神龙爱僻
”潜还见,好鸟依人去复来。斜日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 这是明朝良吏怀庆知府
徐以贞笔下的云台山红石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又勾起缠绵缝绻之
意。
红石峡,古称温盘峪,是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最知名的景点,峡中的红石
碧水漫曲桥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心生向往,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云台山景区经典
的宣传名片。若从高空俯瞰,这里就是一个峡涧盆景,大自然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珠联
璧合,将山川精华荟萃于尺寸之中。悬崖陡峭,红岩绝壁,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
貌景观。彤翠横立的伟魄,陡峭挺拔的雄姿,兼容北雄南秀之美。丹崖碧岭、奇峰幽谷构
“ ”成了独特的山岳景观。加之潭溪泉瀑的映衬,更使其藏奇纳胜,故被称为 云台一宝 。
“ ”红石峡以 三奇著称于世。一奇在小中见大。它南北长约20xx 米,东西宽约30 多
“ ”米,最窄处仅有数米,号称 一线天,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观于一涧,融
奇、雄、险、秀、幽、奥诸美色于一峡。二奇在深于地下。峡谷深达68 米。山,为高山
下的高山;水,为水平面下的美水。千种美景,万般风情,皆藏于地面之下。三奇在四季
如春。峪中炎夏凉爽宜人,寒冬青草不枯,一草一木一石都徜徉在大自然的温润之
“ ”中, 温盘峪 的古称也是由此得来。
“ ”所谓红石 ,不同于百家岩的红石,更不同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红石。那些红色
的悬崖和山体,或赤或赭,颇为壮观,但色彩枯燥单调,不免有些乏味。红石峡因深藏地
下,得益于水的浸润,同样的红石,在这里就红得鲜艳、红得润泽。不论细观还是抚摸,
如同红色的美玉,被赋予了更多生命的灵动和质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河南红石峡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3篇)有关河南石峡的游范文篇红导词1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 “”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7 页
大小:65.2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