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26篇)

免费
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 26 篇)
岳阳楼的 游 精 范文 篇导词选 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 岳阳楼 三字横匾,是 1961 年毛泽
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 21.35 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
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 12 “ ”根 金柱 作为内围,支
撑二楼,外围绕以 20 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
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
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
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
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
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
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
“ ”古就享有 岳阳天下楼 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 ,既然是天下名楼, 什么只建了三 呢问 为 层 ?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
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
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
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
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
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 里首先映入我 眼帘的便是在神 已久的《岳阳楼 》雕屏,它由这们驰记12
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
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
登楼 眺,泛舟洞庭, 笔 。们 远 奋 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
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
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
“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 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
”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
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
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
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
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
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
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 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
“ ”锵,其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
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
“ ” “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昭示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
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
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
“ ”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文以楼存,楼以文名 。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
“ ” “ ”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 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 四绝匾 。它早宋神
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
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
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 12 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 20 根木柱,彼此牵制
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
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
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 然涕下。怆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 ”上联以 一楼何奇 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
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
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
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
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
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
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
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
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
“ ” “ ”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 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 120 纹银从渔民手中
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
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20xx 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
120 “ ”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 。至于一楼那
副,虽是赝品,也有120xx 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
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
“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
”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
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这是 1964 年秋天,毛主席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
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
“”“”“”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 ,下联是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 。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
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
“ ”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吗?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
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
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
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岳阳楼的 游 精 范文 篇导词选 2
岳阳楼坐西朝东,构造古朴独特,
岳阳楼的各种图片(22 张)
岳阳楼台基以花岗岩围砌而成,台基宽度17.24 米,进14.54 米,高度为0.65 米。岳
阳楼高度19 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
顶。岳阳楼是纯本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
“ ” “ ”四柱 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 通天柱 从一
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廊柱有 12 根;檐柱是 32
根。这些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又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由于古代中国建筑中房檐挑出很长,斗拱的基本功能
“ ” “ ”就是对挑出的屋檐进行承托。这种方木块叫做斗 ,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 ,二者合称斗
拱。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几非人力所能为,当地人传说是鲁班亲手制造
的。斗拱承托的就是岳阳楼的飞檐,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
“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 如意斗拱 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
——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顶就是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
盔顶结构。据考证,岳阳楼是中国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
岳阳楼采用纯木结构,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梁柱、构件、装修具有线条优美的表现力,
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岳阳楼的 游 精 范文 篇导词选 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 游 。岳阳楼是国家重欢观览
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 4A 级旅游区。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 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 即公元
214 年), 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西晋南北
“ ” “ ” “ ” 朝时称 巴陵城楼 ,初唐时称为 南楼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 岳阳楼 。现在我们
所看到的呢,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岳阳楼。 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
“构成。正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描写的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摘要:
展开>>
收起<<
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26篇)岳阳楼的游精范文篇导词选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7 页
大小:66.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