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5篇)
免费
高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25 篇)
高中家 教育心得体会 篇长1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
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 20 名以内。
——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 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 半截歇了,
—— ——高中时吹葫芦丝 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 铅笔画、圆珠笔画,
——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 法国《虎口脱险》,喜欢 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
喜欢 F1 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
拖全家到上海看 F1 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
“ ”各科要 闭门思过 。
说说课外学习,所有校外补习班,包括学校自己办的,不管花钱的免费的,孩子从不
参加,即使今年寒假学校高考班加课,也是这样,挑 2天顶不过去的上上。孩子认为,只
要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记住知识点,做好作业,就行了。可能我们觉得这说起来简
单,结果能是这样吗?我想这还要检查几段式的成效:预习中的问题课上能否讲到?讲到了
能否听懂?听懂后能否能记住?记住后能否能举一反三?讲不到和听不懂的,课后还要问老
师同学,记不住的和举一反三的要常练习。孩子不想听已经掌握的课,认为耽误时间。其
——实这不能怨老师,现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 因人施教,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来掌握
“ ”教学进度, 快 的同学就要将就一下,所以,补习班的事情随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记得我在这里某个帖子曾说过,务必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成果跟学
习时间没有绝对正比关系,但也不会出现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内心在外,稍有风吹草动
心就跑了,这点,要学习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读经的功夫。更有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学
“不上来,听读练习左进右出,模样正确但做功无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应该要当事演
” “ ”员和家中 观众 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 21 点左右睡觉的习惯,有 F1 “ ”——直播的时候夜里都起来 值班 有国外时
差,但这情形不多(去年 12 月底舒马赫退役了,赛车就从此不看了)。春节后到高考前也
没有睡觉超过22:30 的,这样会保证白天上课的精神。早睡不会失眠?习惯了就好了,失
眠是因为我们大人心事太多,脑子里天天上演无穷集的肥皂剧,一桩桩一幕幕的循环放映
没完,小孩子没那么多事儿。
“ ”关于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 放 ,放不是放纵,管也不是管死。这样管理的理由
是源于孩子的自觉性非常强,对事物的看待比较理性。我们在学习上没有管理过孩子,凭
其自觉,即使功课上有小过失,也没有在过错上责备过,相信孩子自会吃堑长智的。我也
劝各位千万不要用过重的言语教导孩子,例如说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试
卷低级错误而影响成绩时,可以说:你如果做对了,考分还会更高之类的话,其实提醒的
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挫伤和戳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时
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刀子嘴后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从小学习不错,也从没给其设立过学习上的榜样如向某某学习之类的,我们
认为没必要,徒增压力。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之所以选择经济,可能是
因为我经常看些经济类文章和报道,孩子也跟着看,潜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课外读物,
孩子都看,只要感兴趣的,全捋一遍,高考冲刺阶段,也每天看书报杂志。当然太专业的
就看不懂了,连环画现在还看呢,倒是不喜欢电脑游戏。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顾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学校不教的
中国传统文化,全是修枝剪叶的小活,没操什么太大心,移桩伐干的动静不曾发生。学校
家长会 12 年来我从没去过,都是爱人代劳,回来沟通一下。记得今年初,家长会后爱人
听取某老师意见时,其反映,虽然孩子历来是学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时他任教的这科作
业完不成,我知道后即刻与孩子沟通,委婉的问各科作业多不多,做得完吗?“当得知在 雪
”片飞舞 时偶有舍弃,我问:会影响自己什么?回答是:做不过来就挑着做,一看就会,纯
属耗时走流程的,没时间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点儿时间也认了。我没有过多
责备,只是说要尊重老师,要给人面子,今后尽量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关于社会:孩子们像破茧而出的幼虫,不谙世故,学校闭门造车的事又太多,学生极
度缺乏社会实践课,关心关怀他人的机会根本没有(独生子女原因),现在的思品课政治课
都是应景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家长看看都觉得空洞,再加上现今社会礼崩乐坏,
也根本指望不上学校除书本以外能给孩子们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来只能靠自己言传身教
了。如今的学校除了竞赛就是评比,一切围绕着书本,围绕着升学,不让学生带上眼镜誓
“ ”不罢休,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这是缺德 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时纠正,日积月
累就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改起来就费劲了,一旦习惯变成了习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还会
通过基因遗传下去。
“ ” “ ” “ ”上面提到了 德 ,关于 德 的品行教育有很多内容,单就 积德二字,我是这么给孩
——“子讲的:听到过老北京骂人你就积点儿阴德吧!” “ ”这样的咒人 教诲吗?知道什么是
积阳德、积阴德吗?来来补课。
什么是阳德:自己的善行让人知。如署名的赈灾募捐、落款的筑路建屋等等,这些他
人都可对号入座的感恩戴德。
什么是阴德:自己的善行未人知。如隐名在街头献血、埋姓于贫困助学等等,这些他
人不晓只有天知的无量功德。
阳德主外,阴德主内,阳德有荣,阴德有寿。培养人的慈悲心,还要先从积阳德这初
级阶段开始做起,要想让凡人抛弃世俗间的功名束缚,还要有相当的修行积累才行。当然
了,积阴德的法力是最大的。在现实生活中阳德和阴德表现形式互补,各显其功。古人
“ ”说: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意思是说:品德高的人不会执着功德和名利,品德差点儿的
才会计较。不过初学的人行善,难免会执着善相。我们要想脱凡入圣必须勤阳德,重阴
德。
“ ” “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 ,民间有语: 相随心变,说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转。这善能使
鬼变成人,恶也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是其脸
上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其面部各
“ ” “ ”细胞间善的组织液都透出来了。
这是我给孩子发的一封邮件,我看到孩子读了,不知小小年龄是否理解,但我觉得够
浅显了,但愿今后能知行合一。
“ ”总之,学习没有太多捷径,要靠积累。什么叫积累,就是 累的聚积。我孩子握笔的
中指一侧有个硬结,肯定永远不会消除了,虽然这与一贯的不良持笔姿势有关,但这也从
一个侧面体现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不良习惯的形成。
最后谈一下对知识、学问、文化、智慧这几个合成词不严格的浅显理解:
“ ”什么才叫知识,它是人们通过日常的 见闻觉知 逐渐积累起来的大百科常识。它跟上
学与否没关系,再粗俗的人都会有很多知识。
什么才叫学问,它是将人们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它跟读书多少没关系,有一
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他们可能是文盲,但手艺出众,这就是学问。
“ ”什么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学到的 文 修正自己的行为,化掉自己的禀性,变化自己的
“ ” “ ” “ ”气质。没有化的人应该叫文人 ,而不是 文化人 。它跟教育程度没关系,这样的人太
多了。
什么才叫智慧,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只是更进一步地认识事务,
“ ”还是在 知 的层面上,慧是相应的提出解决方案。它跟学历高低没关系,我们平常要只有
智没有慧也不圆满啊。
人拙手笨地写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想事成,课本以外的千万不要忘
记教,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
高中家 教育心得体会 篇长2
今天不用学舞蹈,也不用出去串门,儿子可睡了一个懒觉。起来吃了早饭,和妹妹两
个人开始玩,姑姑家的妹妹一年回来一次,去年回来的时候两个小孩还没有更多的共同语
言呢,今年回来两个孩子明显都懂事很多,共同语言也多了。
中午吃完午饭休息一会,自己就开始写作业,写了一会,让我带他去公司玩一会,路
上还不忘记收集各种树叶,老师放假的时候布置的作业说要收集树叶,粘贴起来。看到孩
子现在每天都有进步,也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作业,对于上小学前从来不拿笔
写字的他到现在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的他,我的担心也一点点消失。
教师点评:加油!成长是人生得必修课,引导和鼓励让我们做最好的陪伴,加油!
作者|陈富永
高中家 教育心得体会 篇长3
古往今来的有关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人成
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长的影响。因此,做家长的平时必须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望自己的
孩子茁壮成长,有所作为。
我们家孙悦今年三年级了,他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帮助下,很快的适应了
学校生活,渐渐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着 3年多的时间里,我
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
好的习惯,他将使人终身受益。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5篇)高中家教育心得体会篇长1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内。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时吹葫芦丝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铅笔画、圆珠笔画,——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法国《虎口脱险》,喜欢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喜欢F1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26 页
大小:73.8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