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调研报告多篇
免费
[寄语]乡党委调研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 1篇】 党委 关于 展的 研 告乡 书记 农业发 调 报
作为乡一把手,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严
格按照市、县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各村进行多次调研走访,就我乡发展旱作农业、促进
农民增收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一、**乡现状
**乡属**县西北部丘陵区,位于**山下,**北畔,距县城 55 公里。东与**县相邻,南与
**镇、**乡接壤,西与**县相依,北与**乡交界。全乡辖 18 个行政村、45 个自然
村、5192 户、14312 人,其中劳动力 9469 人,年均输出劳务近 6000 人次。总土地面积
307050 亩(204.8 平方公里),土质以沙质栗钙土为主,其中耕地面积 61258 亩,水浇地
面积 1600 亩,林地面积 86281 亩,草场面积 44229 亩,全乡退耕还林面积共 34057 亩,其
中草带面积 17028 亩。
**乡属坝上小气候乡镇,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适宜土豆、莜麦、
胡麻、小麦、甜菜、青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该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
力低下,十年九旱,种植业收入微薄。全乡农村经济收入以牛羊育肥和劳务输出为主。上
年度,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 2180 元。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自然条件差。一是地处偏远,二是立地条件差,三是资源稀少,四是劳动力缺乏。
地处偏远。**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 55 公里,处于**,尚义,康保三县最贫
困区域,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立地条件差。土地瘠薄,降雨稀少,地上水、地下水匮
“ ”乏,草场 三化严重。可以说发展高效种植业缺水,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缺草;资源稀
少。地上树少、草少、石头多;地下水少、矿产少,目前除发现有硅藻土矿以外,还没有
发现探明有其它矿藏;劳动力缺乏。全乡 14000 多人,外出8000 多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
上。劳动力缺乏,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力更少。在家的主要依靠传统粗放低水平种养方式
维持生活,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
经济发展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乡村干部群众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经
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其它乡镇比还有很大的差
距。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我们现在仍是以农业
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到 80%以上,而工业、服
务业等二、三产业的比重只占 20%左右,特别是立乡项目、生产性项目、对财政贡献大的
项目,数量少、规模小。这是我们最大的差距,也是我们乡穷、村穷、人穷的根源。二是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仍旧
是靠天吃饭。农村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甚至看电视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三是农业增长方式落后。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以分散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粗放低水
平的生产经营方式,投入少、科技含量低、产出少,效益差。规模经营少,产业化水平
低。
思想不够解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作存在不少差距,确实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有客观的因素,但主观上和我们的思想解放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一些干部群众
至少有两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一是悲观消极,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自然条件差,要人
没人,要水没(!)水,要资源没资源,能干什么,能发展什么,就这样啦!缺乏工作动
力,满足日常应付,加快发展的斗志丧失了,干劲不足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下降了,悲观
消极,得过且过,一天一天混日子。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我们不少的干部群
众对经济发展现状、农村的贫困、农民的贫穷,已经麻木不仁,熟视无睹,认为是正常的
事。发展中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想问题办事情,没有用超常规思维去谋发展,超常规
举措去干事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穷而不思变、不思进。
三、突出重点工作,科学引领发展
针对我乡地处偏远、立地条件差、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要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把劣
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引领发展。
1、落户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百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
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们要超常规思维去谋项目,超常规的举措抓项目,以脱皮掉肉的
精神跑项目,必须在项目建设上有大的突破。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 真 划。 我 的土地 源 ,比 充裕的 畜 品,人力 源 划 模认 谋 围绕 们 资 优势 较农产资 优势谋 规
养殖场以及农畜加工项目。围绕上级政策,谋划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目前
我们已经谋划了**村硅藻土项目包装和招商、明喜营肉羊养殖、什巴台肉驴养殖加工、满
德堂生猪养殖、少道尼肉鸡养殖加工等重点项目。还谋划了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旱
作农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村各部门要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挖掘优势,深入研究
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拓宽渠道。要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渠道。一
是乡村干部要充分利用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深入接触广泛联系,招商引
资。二是各村要对外出务工人员摸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系,鼓励回乡创业,并通过他
们介绍投资者来投资置业。三是推动全民创业。在家有能力的村民,要教育引导鼓励他们
带头创业。关于项目落地建设,可以落户到**,也可以落户到**镇及其它乡镇。这样,招
“商引资项目建设内容扩大了,资源利用范围更宽了。三是优化环境。要树立 人人都是招
”商环境,人人都是项目建设环境的理念。要建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制度,对每个项目要
实行专人负责,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为投资者提供一切方便。重
招商更重亲商、安商、富商。对存心刁难,阻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人,不管是谁,是
什么部门,包括驻乡单位,我们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四是强化责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
人有责,乡领导负责联村包片至少完成一个50 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每一名乡村干部都
要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工作,每一个人至少联系一个项目,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等等,形成人人关注招商、人人争跑项目的良好氛围。五是制度保障。我们要严格按照乡
制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惠办法,对引荐者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无所作为者,年底
不能评优、评先、晋升。
2、树立一个典型,带动一方群众。要牢固树立,没有典型就没有效果,没有规模就没有
效益的思想。一是抓好奶牛小区建设。紧紧抓住奶站整改圈舍改造的政策机遇,努力争取
圈舍补贴资金,通过奶站补贴承建、奶农享用的办法,大力实施奶牛养殖小区扩模工程。
建成饲养、生产、销售集聚区,养殖入小区交奶不出院,夯实奶业发展基础,迎接奶业市
场复苏。二是抓好甜菜种植园区。甜菜是立县富民的龙头产业,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夯实甜菜产业基础就牵住了农业经济的牛鼻子。今后我们将利用扶贫资金在西水泉、大恒
城一带,继续开发高标准节水农业园区,建设成甜菜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闫家坡村在深入
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调整、转租、转包等形式整合资
源,加大集中连片种植甜菜规模。各村都要从本村的实际出发抓出一批养殖大户、养殖场
和规模种植区,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
3、做好土地流转,推进农村改革。(一)抓好土地流转。受外出人口增多和旱灾频繁等
因素的影响,我乡土地弃耕撂荒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今后
确定在西水泉、徐大保、大恒城、南号人口稀少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分合
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上千亩,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集约
“ ”化农业的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各村也要结合实际在土地流转、 三荒 开发、水利改
制、新型合作组织建立等方面做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尝试,深化农村改革。(二)抓好土地
复垦。针对我乡外出人口多,不少村庄土地闲置的实际。今后我们将争取土地部门支持,
大力实施搬迁复垦,为全县项目建设提供用地置换招标。
四、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
如何加快乡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是摆在我们干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突出
实践特色,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争当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的旗帜和标杆。
(一)争当发展旱作农业的排头兵。我乡地处**西北部丘陵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是
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占80%以上的耕地面积为旱地是我乡农业生产的实际。针对我
县特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
视旱作农业,坚持走节水农业与旱作农业并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
发展旱作农业,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
1、落实工程生物措施,建设旱作基本农田。要继续坚持开展以土地保持为重点的农田基
本建设,加强工程措施责任,中部平川区,西部丘陵区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建设
和完善旱作农田。同时,要适当落实生物措施,抓好原有农田林网的植网补带、坡梁地的
防护林营植和旱作农田生物埂建设,形成防护体系。
2、落实农艺措施,转变生产方式。一是推广抗旱良种,要在对现有马铃薯、莜麦、亚麻
等旱地作物品种加快科研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单产水平。同时,要引进
试验、示范、推广一些耐干旱、耐瘠薄旱地优良品种。二是优化作物布局。根据不同的立
地条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布局,形成区域规模。三是科学配方施肥。采取农家肥
和化肥混施,以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和化肥配施的办法,大力推行泥土配方施肥技术。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寄语]乡党委调研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党委关于展的研告乡书记农业发调报作为乡一把手,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严格按照市、县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各村进行多次调研走访,就我乡发展旱作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总结如下:一、**乡现状**乡属**县西北部丘陵区,位于**山下,**北畔,距县城55公里。东与**县相邻,南与**镇、**乡接壤,西与**县相依,北与**乡交界。全乡辖18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5192户、14312人,其中劳动力9469人,年均输出劳务近6000人次。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7 页
大小:46.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