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庆感言(通用32篇)

免费
关于校庆感言(通用 32 篇)
关于校 感言 篇庆1
1946 年秋,我考入湘东初中。当时学校以民主进步、教学质量高而驰名遐迩。我在这
“ ”“里接受过新思想的启迪洗礼,曾投身 六二 四.”二八 等学生运动,受到革命斗争的锻
炼。
解放后醴师、遵道、湘东三校合并,我编入陵醴一中高三班,至 1952 年上期毕业留
校任教,曾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政治课和班主任。1954 年与李传汉、吴达成
两位老教师一同出席过湘潭地区第一次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
1956 年上期,随着形势的发展,上级要求每所完全中学都得单独建立中共支部。当
时,一中校长兼文教联合支部书记欧阳文道当选为陵醴县长,一中新成立的党支部无人接
任书记,湘潭地委文教部于七月任命我为中共陵醴一中支部第一任专职书记,并立即把我
从借调去的县中学肃反办调回学校主持工作。随后,我参加了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文教系统
政治工作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中学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等问题。根据当时情况,省
委明确规定:中学党支部暂不实行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只对学校工作起监督保证作用。散
会回校,我马上找新调来的校长李岳传同志商量,按省委会议精神,明确党政分工,各司
其事。我们决定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党支部对学校工作实行有效监督。规定党员
校长必须定期向支部报告工作情况,特别是工作计划,学期总结及学校重大决策。党支部
则着重本身建设,统管全校政治思想工作。
由于党政任务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监督保证作用,学校出现了
可喜的变化。党支部深入具体掌握了全校工作动态,既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确方向,又大
力发动党群组织,给学校工作以有力支持。同时又着重抓了本身建设,大力开展了建党工
作,及时将一批已具备条件的教职工,如老教师李传汉、团专干李琳、职工林建湘及高年
级学生骨干林德生、刘国平、刘雪梅、易纪维等十来名同学先后吸收入党,大大地改变了
当时党支部力量单薄的状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多数岗位上得到了充分发挥,党支
部在师生中的威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工作领了先,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格局。工会、
团、队紧密配合,抓住学校阶段主要矛盾,召开座谈会、报告会、骨干会,组织黑板报、
广播等力量,有的放矢,开展宣传教育,收效显着。如对1957 “ ”年推行的 左的路线,及
时做了某些稳定工作,保证了校园的安定,夺取了高初中毕业学生参加统考的'胜利。那
年暑假,高三毕业班百来人赴长沙高考,在国家计划高校招生数额减少,毕业升学比例偏
小的情况下,仍有 70%以上的学生考上大学。其中北大、清华、人大各一人。少数没考上
的,也都高兴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各行业的骨干。
正当支部工作有了进展的时候,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急转,不少地方开始了反右斗
争。我则被派去省教师进修学院进修。两个月结束回校,县委整风反右工作组早已进驻学
“ ”校,并从教职工中揪出多名教师当作 右派 开始批斗,我这专职支部书记,已无独立工作
阵地。直到1958 年3月,我被调离了曾学习工作过长达十一年的母校,先后在湘潭、岳
“ ” “ ”阳工作,直至退休。回顾起来,不管是坐机关还是蹲基层,不管是当 官 还是为 民 ,我
始终没有忘记母校的教育,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洁身自好,默默奉献。终生虽无建树,
却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母校百年大庆之日,谨以拙文献给她,以表达学子感激她十
多年教育栽培之情。
关于校 感言 篇庆2
半个世纪了,但当年在一中就读的情景,那优美的校园、扑鼻的槐香、多姿的白鹭,
同学们友爱的面孔,老师们亲切的教诲,令人永远难以忘怀。每逢同学聚会,那陈芝麻、
烂谷子的故事,尽管重复多遍,仍回味无穷,倍感亲切。
中学六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长身体、长知识、长品德的关键时期。六年的中学
生活,为我在部队的提高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是 x年春,从完小考入第一中学
的,恰逢、三校合并,是合并后第一期入校的学生,编入初八班。x年又逢改制,取消春
季班,初八、九班提前半年,与初六、七班同期毕业,我升入高十班。由于春秋季同期毕
业,加上当时相邻的攸县、酃县等兄弟县和本县二、三、四中均未设高中,所以学生人数
较多,共招了5个班。一中初中毕业的,编为第十班和十一班。我们高十班又是年级排头
班,班主任帅万平是刚从一中高四班毕业留校任教的,相对讲,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既
是良师,又是兄长,还是益友,在同学中影响力大,号召力强,威信很高。在他带领下同
学们更是齐心合力决心为高十班集体争光。班级团结进取的风气都很不错。迄今几十年
了,同学联系仍很密切。记得 x年,大部分同学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大家集合起来,
聚首母校,在原来的教室,各自坐在原来的座位上,畅谈数十年离别之情,足以证明,师
生情谊何等笃深!
一中的老师都是同学们十分敬仰的好老师。担任我班课程的老师有:语文老师(高三
时还兼了一个学期班主任)、几何老师、代数老师、三角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地
理老师、历史老师、俄文老师、体育老师、政治、班主任。由于老师精心培育,同学们
德、智、体三方面都成长得很好。x年,高中毕业时,全班%的同学考取了大学。我被军委
炮校录取,先在郑州,后转南京即(即现在的南京炮兵学院)。考上炮校的高十班的只有
我一人,但其他班级则不少。我记得十一班有 4人、十二班 5人、十三班 7人、十四班 9
人,总共 26 人。当时,部队平均文化素质不很高,初中生都不很多。这批同学有较高的
文化基础,后来大多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
献。大家在一起时,也经常怀念母校的培养教育之恩。
在授课老师中,要特别提到的是 z老师,他担任我们高中三年的语文课,那诲人不倦
的精神感人至深。记得毕业时由他兼任班主任,我录取炮校就是他跟我谈的话,使我在走
向生活时无怨无悔地选择了从军之路。我调回湖南省军区工作后,于回母校看望了仍然健
在的几位老师,其中吴老师已从陵醴五中离休,住白兔潭老家。后因故又托一中周佩林老
师与他联系过一次。吴老师给我回了信,并赋诗一首,我亦步韵奉和了老师一首,没想到
这竟是最后一首,可随后老师不幸就辞世了。现将昌柏老师给我的信和本人的和诗抄录如
后,以纪念母校一百周年同时表达内心对老师们的崇敬之情。
关于校 感言 篇庆3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兴永中学 19xx 届毕业生,1974 年9月到母校任教至今,学习、工作时间算起来
整整四十四年了。我经历了潘光耀、陈宝迪、潘国琪、祝继尧、张国清、叶林忠、王奎
杰、王凌巧八任校长,算是元老级人物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勤劳、朴实、敬业、奉献,
尤其是陈宝迪、祝继尧校长对母校的贡献特别大。
陈校长水平高、能力强、特别善于沟通。他每天总是到校最早离校最迟,风雨无阻,
爱校如家。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后勤保障等方面,陈校长有一套又一套既先进又务实
的方法。没过几年母校就焕然一新,脱颖而出。
祝校长有魄力、敢担当。他教的数学课与张国祥老师的语文课,不知陶醉了多少学子
的心。难怪骆云启(骆寒超)教授(校友)夸他们的教学水平堪与名牌大学的教授相媲
美。
祝校长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他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中国象棋下的很好,会盲棋,
能赢许多民间高手。在他的熏陶下,我也很喜欢下棋。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我去跟高手
过招,如永强银行的老夏、永中皮鞋厂厂长姜进文、永中一小王祥挺、七甲项公浦以及温
州黄伯龙等等。
下棋如人生,棋风棋德很重要,无德之人不可能成为棋坛高手。祝老师坦诚厚德,决
定他一定会拥有灿烂、完满的人生。
祝老师特别谦虚好学。1976 年至 1979 年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每个星期六都要跑温
“ ”州,带着伴手礼 去温四中陈景明老师家求教。陈老师是国家级的数学名师,上世纪八十
年代为温州市数学教研员。当时,他的家住在广场后巷,一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破房
里。他们俩在床边的矮凳上,一坐就三四个小时,讲的听的都很认真,都忘了时间,早已
星转斗移、夜深更久。事后祝老师总能拿回许多数学资料,然后去住五毛钱一宿的澡堂旅
馆。第二天赶早回家。有几次,祝老师带我去,我是门外汉。陈老师讲的津津有味,我却
如坐针毡,巴不得快点结束,早点出去玩,但对他们的执着和投入深感敬佩。敬佩陈老师
的诲人不倦,祝老师的谦虚好学。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祝老师的奇思妙想颇多。每一届初三总分前五十名学生的情况
都了如指掌;定期召开座谈会,有针对性地找他们谈话,不时予以指导或鼓励;特别注意
家访,他那个班子成员集体家访的举措,真可谓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经常六七位班子
领导同班主任一起上门家访,家长、学生自然受宠若惊,热情款待,泡茶、烧点心忙个不
停,他们也不客气,喝着茶、吃着点心就现场进行评估、分析和指点。在这种气氛中,有
谁不为所动?所以每个受访者,事后都会更加奋发向上、拼搏攀登,都能顺利考上重点高
中。
我的女儿胜楠,读初三时学习成绩也不错。祝校长特别关心,经常找她谈心。每次考
“ ”试后总是第一时间问我或问班主任王勤福老师: 胜楠考得好不好,总分多少? 然后对症
下药、查漏补缺,同胜楠、仁爱、婕妤等一批学习尖子一起分析试卷,传授经验方法。最
终胜楠不负厚望,摘取了1998 届瓯海中考状元的桂冠,为母校争得了荣誉。
母校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每届的中考成绩都非常优秀。外地插班生如鲫鱼过江,数
不胜数,教师的福利也越来越好。这样一来,兄弟学校的老师就闹开了,多次告到区教育
“ ”局说:兴永中学班级人数严重超标,每班几乎都有九十多人 。上级领导就来检查。祝校
长是虎胆雄心,从容应对。他这个人很硬码、敢担当,凡是不利学校的事坚决不干,天王
“老子来了也没用。他不怕跟领导干仗说: 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要插入我校就读?这说明兴
永中学教学质量高,受家长欢迎,这是兴永中学的骄傲,是兴永人民的骄傲。你们不应该
”来查处,应该来表扬才对 。几句话平息了一切,让我们感到校长的魄力、母校的强大与
身为兴永中学人的自豪,同时也奠定了母校从此走向更加辉煌的基石。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校庆感言(通用32篇)关于校感言篇庆1 1946年秋,我考入湘东初中。当时学校以民主进步、教学质量高而驰名遐迩。我在这“”“里接受过新思想的启迪洗礼,曾投身六二四.”二八等学生运动,受到革命斗争的锻炼。 解放后醴师、遵道、湘东三校合并,我编入陵醴一中高三班,至1952年上期毕业留校任教,曾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政治课和班主任。1954年与李传汉、吴达成两位老教师一同出席过湘潭地区第一次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 1956年上期,随着形势的发展,上级要求每所完全中学都得单独建立中共支部。当时,一中校长兼文教联合支部书记欧阳文道当选为陵醴县长,一中新成立的党支部无人接任书记,湘潭地...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2 页
大小:90.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