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精选29篇)

免费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精选 29 篇)
关于内蒙古的 游 篇导 词 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
——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
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儿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
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夜以继
日,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
朵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
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
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
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
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片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实际上,呼
伦、贝尔都是蒙古语,分别指以鱼为食的雌水獭和雄水獭,两个湖缘此得名,两湖周边的
草原和地级市遂分别得名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市。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
草原。你我远离了城镇,远离了闹市喧嚣,走进了草原。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
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之前,我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不管您来
到哪座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
“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 赛白呶!”(您
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
“ ”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 手扒肉 ,同时,还会向您献
“ ”上哈达 ,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云、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
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过程中,辅佐美味佳
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
人,或者说当一回蒙古人。
然而,长期以来养育了这个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强筋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熬煮,待茶水卷着茶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
奶反复熬,闻着香,奶茶即成。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中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
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熟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
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酪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用肉食与面食调剂。来到
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遗憾呢!手扒肉是把宰杀、剥皮后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
清水里煮,开上两滚即离火起锅,持蒙古刀,手把着带骨肉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
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的鲜嫩和营养。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蒙古袍。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
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驰宽展,既能马上运
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脚腕不受风寒。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和勒勒车。可是,你知道蒙古包的历史和勒勒车的构造
吗?根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 北地 ,穿
“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 天似穹庐,笼盖四
—— “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 那达慕。 那达慕 蒙古语是娱
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
久,早在 720_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 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
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
因草原辽阔,牧民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
“ ” “ ” “ ”会。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 祭敖包 。 敖包 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
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
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
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热烈的祭祀活动。祭祀
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传统的祭祀礼仪一般有4
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人们
都要从左向右顺时针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
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乐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赛马、摔
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
“ ”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 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游客们参与
“ ”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举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淌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河长
319 公里,流域面积4987 平方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流域内地势平坦
“ ” “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道异常弯曲,似九曲回肠,因经著名作家老舍品题为全国第
” “ ”一曲,遂有 天下第一曲水 之美誉。游呼伦贝尔草原,不可不来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噢!
旅游区建有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可容纳 600 人同时就餐,另外还有大小蒙古包几十顶,供
游人住宿。设有射箭、摔跤、骑马、访问牧民家庭、观看驯马、套马表演、祭敖包、篝火
晚会、乘船游湖等活动项目。该旅游区(中心地带),1997 年被评为内蒙古十佳旅游景点之
一,现为国家3A ——级旅游区。游牧圣地金帐汗部落草原旅游区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
“ ”游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有 中国第一曲水 之称的莫尔格勒河下游东畔,是呼伦贝尔惟一以
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区。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马背民族
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的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生活的蒙古
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增进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
草原上的人也很喜爱大家,欢迎大家的到来,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能有机会再次相会在呼伦贝尔草原!
关于内蒙古的 游 篇导 词 2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丰州故城西北角,距市
区17 公里。约建于辽圣宗时(983 一1031 年在位),历代都曾维修。近年又经修缮,恢复
了塔刹,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 米。基座
为束腰须弥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
像,转角倚柱为砖雕蟠龙柱,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
“ ”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字篆书 万部华严经塔 六字。
每层设腰檐和平座,腰檐下砌出斗拱承托。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至第
七层远眺山川景色。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6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
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
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 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明各代题记
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关系及社会状况,是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
方史的重要史料。
关于内蒙古的 游 篇导 词 3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Desert),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
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
经98°30’~104°,面积4.43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
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
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
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 多米,必鲁图峰海拔 1617 米,垂直高度约435 ”米,堪称 沙
”漠珠穆朗玛峰 。处于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移动速度
较小。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 200~300 米,最高的达500 米。以复合型沙山为
主,为北30°~40°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
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 20~50 米。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
沙拐枣、籽蒿、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等逐渐减少。边缘生长
芦苇、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巴
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 平方公里不到 1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
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中国各旗县之
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
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
酸钠的沉积。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地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
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
积。
“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 五绝 。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
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 200~500 米,
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 200 多米,峰峦陡峭,沙脊
“ ”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 世界鸣沙王国 之美称。沙漠中的湖
泊星罗棋布,有 113 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 个,淡水湖 12 个,总水面4.9
“ ”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
“ ”沿,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 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7.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栖息着2.4 万各族儿女,而在境内的 2.8 万
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着 24 户100 多个牧民,他们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
漠也给他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人与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态文化。一个湖
泊、一个沙窝就是一个生物圈,就是一个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自1984 年以来,先后有
法、日、美、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1993 年,中德联合考
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了鸵鸟蛋和恐龙化
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经考古分析,这里在 3000~
5020_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1996 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
书,轰动了欧洲探险界。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内蒙古的导游词(精选29篇)关于内蒙古的游篇导词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儿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夜以继日,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0 页
大小:68.4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