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通用3篇)

免费
介绍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通用 3篇)
介 山西李家大院的 游 篇绍 导 词 1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以北 38 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西
临209 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
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 1000 余亩,建筑面积 10 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
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笑话博览园六大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吃、住、游、娱乐、购
物、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胜地。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 200 年。原有院落 20 组,现存院落 11 组,另有
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
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 ,用材肥阔 硕;结构严谨,坚
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
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及铁
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
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另因西院院主李
“ ”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 哥特式 建筑风格,从而又呈
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是全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义制利,利义相济。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
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经商史及
“ ”其数代人遵古忠恕 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他们历世乐善好施的义举更让人肃
然起敬。走进李家大院,尤如投进吉祥的怀抱,那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青砖
高墙、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各式各样、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千姿百态、无所不备的字
画、碑帖;展室里的创业、经商、善举史等等,既让人大饱眼福,又令人回味无穷。李家
大院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中外游客展示其永恒的魅力
介 山西李家大院的 游 篇绍 导 词 2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
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 其设计思想真绝,
其建筑艺术真高。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
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
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
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
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
1420xx 年。 代都重修,但原来的 构都没有改 。历结变
“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 凿石为基,
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
进寺后,有楼梯可攀登上楼,这里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
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
“ ”里地势已相当高。往上望,上载危岩 ;“ ”往下看, 下 深谷 ,脚下的楼板又有晃 的感临 动
觉,真是惊心动魄,惊险之至。 建在崖壁上的殿堂进深都较小,殿内的塑像形体也相对
缩小,但比例适度,表情丰富,很有艺术价值。寺中共有殿堂40 余处,都是木结构,其
位置部署,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游人们在廊栏间行走,如如迷宫,甚至会找不
到出路。 正是其建筑构思的一个特色,既不呆板,又不零乱, 人以曲折玄妙之感。这 给
“ ”在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 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公输就是鲁
班,也叫公输班,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
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
“ ” 当地有一句形容此寺惊险的民谣: 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明代大旅
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将悬空寺称为天下巨观,并对整个寺庙建筑、部署作了极高的评
价。
介 山西李家大院的 游 篇绍 导 词 3
天龙山既是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自然保护区。
山势险峻,奇峰兀立,沟壑深邃,山路回转,松柏相拥,葱郁苍翠,有蟠龙松、凤凰松、
松抱柏、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风景十分秀丽,气候凉爽宜人。其人文景观,除天
龙寺和天龙石窟外,还有漫山阁、龙潭灵泽、高欢避暑亭、石刻题字、观音塔等。1620xx
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晋藩靖安王 有天 八,即重山 秀、佛 停云、 潭灵 、虬柏蟠题 龙 环 阁龙 泽
空、鼎峰独峙、石洞栈道、高欢暑宫、柳跖旗石。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风景
名胜地。
佛教石窟
天龙山东、西两峰南坡的山腰间,共有25 个佛教石窟,即东峰 12 个窟,西峰 13 个
窟,其中除第11 窟面东外,其余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异,大小不一,
计有造像 500 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 尊(幅)。它以精炼、细腻而又富有感情的特
殊艺术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龙山石窟中时代最早的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开凿的东峰第2、3号窟;到北 又开齐凿3
窟,即东峰的 1号窟和西峰的第 10、16 号窟;隋炀帝在584 年(开皇四年)开 了 峰第凿东8
号窟;其余为唐代开凿的19 窟。共跨越 4个朝代,历时近 520xx 年,反映出各个 期的不时
同风格和艺术成就,却又有着一脉相连的传统关系。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楼阁日渐破损,虽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
往日的 煌。辉20 世纪初,外国学者涉足天龙山石窟,并相继发表天龙山石窟图片和文章,
遂使它名播海外。20 世纪20xx 年代始,灾 降 石窟,外国文物窃 与当地劣僧勾 ,难临贼结
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盗凿劫往国外,散布在日本和欧美各国。据国外有人统计,被盗石像达
150 件,它是国内石窟破坏最严重的一处。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有关部 部分石窟开门对
始修复。
天龙山石窟依山开凿,此处岩石易雕凿,也易风化,属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艺
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以贴壁圆雕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萨像;浮雕多用于建
筑构件、羽人、龛楣花纹等。造像大至数米,小仅盈寸。从佛像到花凭?约记?的成熟、饱
满、洗练和表现感情的细致,接近劳动者的生活气息,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为其特色,
“ ”以小而精 著称,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它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因而被誉
“ ”为 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
天龙山石窟除东峰、西峰 25 窟外,还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个唐代石窟,南坡柳
子沟滩地悬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时期的5窟(其中3窟无佛像),总计33 窟,其中有佛像的
30 窟。只是由于南北两处路线不顺,崖壁险要,又是较晚的作品,故鲜为人知。
东魏石窟
532 年(北魏永熙元年),东魏高欢消灭盘踞在晋阳(今太原市)的北魏权贵尔朱氏,同
时在晋阳建大丞相府,直到547 年(东魏武定五年)前后近20xx 年的 ,他坐 晋阳。时间 镇
曾建避暑宫于天龙山。据此推测,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应在这一时期。
位于天龙山东峰的第2、3窟,即为东魏后期高欢摄政时期所开凿。东魏石窟造像题
材范围比较狭窄,是北魏云冈石窟模式的延续。一般多以释迦牟尼的说法像为主尊,两侧
分 是禅定像和 侍菩 造像,是一佛二菩 的 合造像。其形制 方形, 出 花藻别 胁 萨 萨 组 为 凿莲
井,窟内四周底部凿出沿着壁面下部的一个低坛,坛上正壁、左壁、右壁各开1龛,是 3
壁3龛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 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属 壁结贴
圆雕和浮雕技艺结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线长清晰,浮
雕中的树下菩萨、维摩、文殊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体现了东魏继承北魏的传统雕刻
技法,结构紧凑,刀法纯熟,简洁明快,朴实庄重,具有强烈的写实性。以第3窟为例,
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像,龛外雕二供养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体修长,着褒衣博带式袈
裟,衣纹平直阶梯形;菩萨袒上身,下着长裙,披巾于腹部穿环;飞天发髻作双结,上身
直,腿弯屈,着紧身裤;供养人举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态喜悦。石窟造像风格与云冈三
期(494 年~520xx 年)、龙门二期(520xx 年~520xx 年)、敦煌北朝三期(520xx 年~545 年)
相近,早于安阳宝山灵泉寺 魏武定四年东(546 年)大留圣窟。
北齐石窟
550 年(东魏武定八年)“ ” “ ”,高欢子高洋废东魏而自立,国号齐,史称 北齐,仍以晋
阳为陪都,崇尚佛法,于晋阳大兴寺塔,开窟造像。551 年(北齐天保元年)至561 年(皇建
二年),先后 建晋阳开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 石室,其 模宏 ,间兴凿 规 伟
为当时罕见。天龙山石窟北齐造像主要开凿于这一时期。
北齐开凿的石窟共有3窟,即东宓?号窟和西峰的第 10 号、16 号窟。北 石窟仍以北齐
魏流行的前后室方形窟为主,3壁3龛,造像题材为释迦多宝、交脚弥勒和倚坐佛。前室
廊凿八角柱,刻仰莲、替木,承接替木的额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别为一斗三升和人字
”形 ,构造尺寸与实际建筑相近,代表了北齐的木构建筑风格,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窟门
两侧雕力士像,窟顶雕飞天。譬如,正面坛基上镌刻释迦多宝说法像为主尊,坛前正中刻
摩尼珠,侧面浮雕二蹲狮奉博山炉。两侧一佛二立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坛前刻乾
闼婆伎乐人像,细腰鼓、都昙鼓、琵琶、瑟等乐器清晰可辨。门内左右两侧雕持叉二天神
摘要:
展开>>
收起<<
介绍山西李家大院的导游词(通用3篇)介山西李家大院的游篇绍导词1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 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笑话博览园六大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吃、住、游、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胜地。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3.9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